睡觉会变白 作品

第1023章 1989(第2页)

 

会议结果上报各处,也报到真理部一份,王领导看了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胡闹!这个方案就不应该提出来,作为一厂之长,党员干部,连基本的政治性都丢了!”

 

他越看越生气。

 

王领导是保守派。

 

“把他调过来是看中他的经营能力,目前看来毫无起色,当然客观讲也不能全怪他,北影厂的窟窿太多,这个问题得马上解决了。”

 

宋充上任才不到一年,虽然要犯错误,但被及时制止了,如果直接拿掉有点不太好。调动的话,也没啥合适的岗位,好歹是个厅级干部。

 

“小陈几时回来”王领导问。

 

“陈奇同志春节前肯定赶回来。”秘书道。

 

“好!回来马上告……”

 

正说着,咚咚咚的敲门声,一位工作人员走进来:“领导!香港有一份急件。”

 

“拿过来!”

 

王领导戴上老镜,一瞧是香港东方公司报上来的,心脏忽然有点砰砰跳动,拆开档案袋,迫不及待的扫了几眼,旋即开怀大笑:

 

“好!好小子!这真是最好的一份喜报!”

 

平时不苟言笑的王领导,竟然乐的满脸褶子,比过年还高兴一百倍的事儿。

 

“莫非是”秘书也惊喜。

 

“不错!那笔大生意成了!”

 

…………

 

就在1月份。

 

即索尼下定决心收购哥伦比亚之后,双方很快谈妥了条件:索尼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收购,同时承担十几亿美元的债务,总价是50亿美元!

 

但这只是大概,收购前后还有一些官司的费用,索尼也全接下来,反正总计60亿美元左右。

 

好莱坞可是美国意识形态阵地!

 

消息爆出,引起了一片恐慌,舆论吵吵嚷嚷:

 

“这是日本文化的战略入侵!他们先收购唱片公司,又收购电影公司,早晚会把白宫买下来!”

 

“政府应该出台法案,限制这种行为!”

 

“今年是哥伦比亚成立70周年,日本人送了一份大礼!”

 

“好莱坞要完了!”

 

《新闻周刊》封面甚至给自由女神换上了和服,标题就是:日本入侵好莱坞!

 

面对汹涌澎湃的舆论浪潮,盛田昭夫亲自发声:

 

“这不是日本文化的入侵,我们不想把日本的管理人员送进哥伦比亚。我们会坚守全球本土化的座右铭,哥伦比亚不会凸显日本公司的特点,它会保持着美国特色。”

 

意思就是,他们不会空降日本管理层,让美国人管理美国人。

 

99%的员工都被留下,最大的倒霉蛋就是普莱斯,他早有心理准备,拿了一笔赔偿金去了拉美,找他最喜欢的拉美嫩模去了。

 

最乐的是乔恩彼得斯。

 

不愧是神奇中国人,完全说中了,他已经在跟舒尔霍夫套近乎了。舒尔霍夫还挺高兴,因为好莱坞不待见他们,乔恩彼得斯好歹是著名制作人。

 

索尼从去年初开始张罗这件事,历时近一年,终于拿下了哥伦比亚。

 

在整场故事中,少有人知道那个中国人也谋取了不小的利益。

 

随之而来的又有一个问题:陈奇与哥伦比亚合作结束了,他早就公开宣称,希望与下一家达成一份五年的深度合作协议。

 

目前正是商谈的时候,陈奇却拍拍屁股回国了。

 

他春节还是要回去的,过完年马上就跑。

 

(晚上还有……

 

本书有三星徽章了,我第一次拿到三星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