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流贼,不足惧!

 巍巍北京城。 

 李自成头戴金色龙纹范阳毡笠,看着血战过后的彰义门,一片浓浓血腥味。 

 一夜的雨,也洗刷不净万一。 

 护城河的水,在阳光下,泛着鲜艳的红光。 

 笼罩京师头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仇恨。 

 城头大明士兵,第一次看见如此严整的大顺军军容,也都吓了一大跳。 

 原先,他们骂的流贼、盗贼、流民、民军,居然能有如此齐整的旗帜甲胄? 

 这……哪是流贼? 

 这明明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 

 彰义门守将贺珍大急,亲自动手,奋力拉响警铃。 

 “叮铃铃……叮铃铃……” 

 一阵阵急促的警铃,惊得城头将士,个个慌张。 

 流贼,终于来了! 

 彰义门全体士兵,全部站上城头,个个手持火铳、背负弓箭、长矛…… 

 一双双恐惧的眼睛,警惕地看向护城河对面,那漫天的、与青天相接的百万青衣大军。 

 给人的压迫感、恐惧感,前所未有! 

 城头几门红衣大炮,炮口正对着流贼大军的方向。 

 可惜,炮弹已经不多了。 

 做个摆设,吓唬吓唬人罢了。 

 万幸的是,经过崇祯、首辅范景文、兵部尚书李邦华连夜督战,京师军民连夜奋战,北京城13个城门,终于是全部砌死了。 

 不怕流贼偷袭城门,只要不让他们爬上来就行。 

 用长矛捅,流贼再凶,城头明军还是有优势的。 

 三大营也在新任兵部尚书李邦华的带领下,作了初步整顿、重新编伍。 

 李国祯任命的将领,该撤的撤,该换的换,绝不含糊! 

 十三门的守城提督,在崇祯上帝视角的指导下,也都换上了一些忠勇敢战之将。 

 虽然一切都还很混乱,还处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但好歹有了敢战之将,有了听令之兵。 

 彰义门守将贺珍,就是崇祯帝亲自选定的敢战之将。 

 他可是大明王朝末日,为数不多的、血战而死的京营将军,崇祯特意把他放在了流贼耿耿于怀的彰义门。 

 听到警铃,崇祯眨着血红眼丝,急忙带着新任兵书尚书李邦华、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以及随时负责传旨的王承恩,匆匆登上彰义门。 

 崇祯身着金黄色鱼鳞叶明甲,遥看远处青色大纛之下,一个绣着金龙纹饰、头戴范阳毡笠、皮肤黝黑、浑身精悍的威武汉子。 

 他知道,那就是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身边的将士,个个黝黑健壮,生龙活虎,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与城头这些大明养尊处优的兵油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崇祯暗暗惊叹:如此军容军阵,李自成也算是一号英雄人物! 

 呵呵......要是能为自己所用,岂不妙哉? 

 崇祯惊叹完,又一阵感慨,要是没及时砌死13道城门,北京城哪哪都是漏洞啊! 

 他可没有十三个死战不退的李若琏和贺珍将军,万一哪个守门提督被吓破了胆,或是受到高官厚禄诱惑,不战自溃,献门投降。那么,所有的努力,岂不是要统统白费? 

 崇祯突然发现,流贼大军突然动了。 

 “来人呐,给额填......” 

 青色大纛之下,李自成一声怒吼。 

 令旗手快速挥动手中的令旗。 

 彰义门外,顿时青旗招展,漫天飞舞,几十万大顺军士兵瞬间开动起来。 

 人走马踏,却秩序井然! 

 响声震天,犹如山崩地裂! 

 他们居然排着队,从城外一个小山包挖土,取土,随后一袋一袋运过来,全部丢到彰义门下的护城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