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崇祯的计谋(第2页)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正卿凌义渠也是大忠臣,城破之后,他们双双自缢而死,为大明帝国殉葬,尽了一个臣子的大节。 

 他们三人,都是崇祯眼里的大忠臣。 

 看着满头大汗,一身疲惫,抱着玉玺大印的王承恩,崇祯竟然莫名有些感动。 

 “大伴,辛苦了。” 

 “皇爷,为了大明,老奴不辛苦。”王承恩急忙下跪。 

 “平身吧。”崇祯一把拉起王承恩。 

 “陛下,不知通知臣等到齐化门,所为何事?”张忻官最大,率先开口问道。 

 “张尚书、施御史、凌爱卿、孟侍郎,朕有一个绝密计划,事情紧急,就长话短说了。” 

 “朕今日在彰义门方向,与流贼大打出手,吸引流贼,其实就是为了今时。” 

 崇祯停了停,指着旁边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马车:“朕想明白了,必须趁这最后的机会,将太子送出去,送去南京。” 

 “啊……太子……” 

 “嘘……保密……” 

 几位大臣,想要去拜见太子,被崇祯制止住了。 

 “几位爱卿,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也是忠义之臣。有你们护着太子,朕一百个放心。” 

 “啊……”张忻和几位大臣面面相觑,感觉太突然。 

 兵荒马乱的,崇祯放心,他们不放心呐! 

 “不知几位爱卿,可有难处?” 

 “陛下,臣年老体衰,恐经不起长途折腾。” 

 张忻跪地请求:“陛下,臣恳请留在京师,尽老臣最后一丝气力,誓与流贼抗争到底。” 

 “臣愿带家丁,持刀上城杀敌。” 

 崇祯冷冷一笑,他知道张忻的心思。 

 什么持刀上城杀敌,说得冠冕堂皇,他就是上炕都费劲。 

 要说年纪大,施邦曜比他大5岁、孟兆祥比他大16岁,只有凌义渠比他小1岁。 

 其实,他就是想留在京师,投降李自成,换个皇帝、换个主子罢了。 

 “也罢,也罢,张尚书一片赤诚,朕心甚慰。” 

 “朕就依你所请,留在京师,随朕杀敌吧。” 

 “谢陛下……”张忻急忙跪地谢恩。 

 “呵呵……张尚书,记住了啊。明天一早,流贼还要攻彰义门,朕就在彰义门等你。” 

 “啊......”张忻有点懵,更有点后悔。 

 他就是随口一说,崇祯怎么当真了? 

 不过,事已至此,没有退路了,大不了装病。 

 不得已,张忻只得无奈的,再次跪地领旨谢恩:“谢…陛下。” 

 崇祯没再搭理张忻,转头看向施邦曜、凌义渠、孟兆祥。 

 “三位爱卿,你们可有难处?” 

 “陛下,臣无难处,臣愿往。”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开口道。 

 “陛下,臣也愿往。”大理寺正卿凌义渠也跟进表态。 

 “陛下,臣愿护卫太子南下。”胡须发白的刑部右侍郎孟兆祥也愿同去。 

 “好……”崇祯感动地吼了一声。 

 有如此忠臣,他也不算太失败。 

 “诸位爱卿,你们放心,朕会派人负责你们的安全。” 

 “成国公朱纯臣忠心耿耿,朕这就拟一道旨,让成国公亲帅一军,护送太子和诸位爱卿南下。” 

 闻听此言,施邦曜、凌义渠、孟兆祥三位忠臣竟然眼睛红润。 

 他们知道,君臣这一别,或许永远也见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