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不好,有埋伏!(第2页)

 这是发自将士们心底的支持,这是最忠诚、最朴实的忠心。 

 兵部尚书李邦华更知道,崇祯皇帝的决定,对这些大头兵,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参军、还是退役,这些将士都有会一个好的归宿。 

 如此一来,就将这帮将士的利益与大明江山牢牢捆绑在一起,这些将士,将永远为保卫大明江山而浴血奋战、不惧生死。 

 此政策一出,那么,大明所有想当衙吏的有志青年,必将踊跃报名参军,为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兵源。 

 毕竟,不从军,连个衙吏都混不上啊。 

 李明睿以及一众翰林院学士、博士、修撰、编修、检讨......大约明白了崇祯的意思。 

 “陛下......臣等,都教他们些什么呢?” 

 “大学?中庸?孟子?春秋......” 

 李明睿回过神,试探着问。 

 崇祯摇摇头,“这些典籍,对他们来说,不大合适。” 

 “这样,先给他们讲故事吧。” 

 “啊......讲故事?”李明睿有点懵。 

 “对......讲将士们爱听的故事。” 

 “就讲精忠报国、卧冰求鲤、桃源结义......这样的故事,讲关羽、赵云、岳飞、辛弃疾、于谦、徐达、常遇春......这些华夏的忠臣猛将。” 

 “讲完一个故事,再带他们背一段《论语》,背一段《孙子兵法》。” 

 “朕觉得,这就差不多了。” 

 李明睿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了崇祯皇帝的良苦用心。 

 很快,李邦华吩咐下去,兵部训练营4万将士,立马集合成20个方阵,每个方阵2000人,每个方阵两名教员。 

 整个兵部训练营,立马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 

 每个士兵都很认真,因为,他们都盼望着入戚家军、都盼望着衣锦还乡当衙吏呢。 

 当夜,整个京师,就在这整营朗朗读书声中,落下了帷幕。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 

 清晨。 

 天津城。 

 安西门。 

 城门大开。 

 左都督骆养性全副盔甲,一大早就守在安西门门口。 

 他身后,两名高大亲兵,抬着一个大木盘,盘中堆着满满当当、金灿灿的金元宝。 

 这些,只是一个象征。 

 他们身后,还有四个打开的大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金灿灿的金元宝,拢共足足三万两。 

 清晨的阳光照过来,金元宝的光彩,犹如佛顶金光,令安西门顿时金碧辉煌。 

 远处,一大队红彤彤的军马,红色旗纛,红色甲胄,红红火火,正向着天津城的安西门,缓缓而来。 

 骆养性清楚,这队长长的军马,就是大顺军右营大军。 

 而红色大纛旗下的、那匹枣红马上的大将,就是右营制将军刘希尧。 

 骆养性微笑着迎上去,拱手道:“刘将军,本都督率天津军民,请降刘将军,请降闯王。” 

 刘希尧翻身下枣红马,紧紧握着骆养性的手。 

 哈哈笑道:“左都督的忠心义举,本将军已快马传报闯王。闯王很高兴,命左都督继续统领本部兵马,巡抚天津。” 

 “谢闯王,谢刘将军。” 

 骆养性笑道:“刘将军,这是三万两黄金。城内粮库,还有一万石军粮,恳请刘将军笑纳。” 

 “哈哈……左都督果然大手笔,敞亮!” 

 刘希尧从没见过这么多黄金,一时见钱眼开、眉开眼笑。 

 所有大顺军将士的眼睛,也都被金灿灿的黄金,吸引了过去,仿佛被施了魔法。 

 “轰隆轰……” 

 突然,天崩地裂的声音炸响。 

 刘希尧、骆养性、唐通、白鸠鹤、刘体纯大惊回头。 

 远处,万马奔腾,冲刺而来,犹如狂飙突进。 

 突然,马上勇士,齐齐抽刀!前指! 

 呐喊:“杀……” 

 “不好,有埋伏......”刘希尧嘶哑大吼,面如土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