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2367 作品

第597章 京师保卫战

昭熙十六年十月初二,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孙承宗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大乾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

孙承宗在宁远得知皇太极进攻北京,当机立断,即刻带兵救驾。与此同时,龙小羽将京师防务交予辅国大将军秦良玉。此后,龙小羽密切关注局势发展。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

城外,八旗大军营帐连绵不绝,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寒风凛冽,吹过军旗发出猎猎声响,似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造势。

秦良玉身披银甲,站在城楼上,神色凝重地望着城外敌军。她深知,此次京城保卫战,关乎大乾国运,不容有失。城下,皇太极策马而出,身后跟着一众八旗将领。他抬头望向城楼,目光与秦良玉对视,高声喊道:“秦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乾气数已尽,你又何必为这将倾之厦陪葬?”

秦良玉柳眉倒竖,大声回应:“皇太极,休要胡言!我大乾根基深厚,岂容尔等蛮夷觊觎。尔等犯我疆土,烧杀抢掠,今日便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皇太极闻言,非但不怒,反而仰天大笑:“好一个巾帼英雄!但凭你一人之力,又能抵挡我八旗雄师多久?”言罢,他大手一挥,八旗军顿时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如潮水般向北京城涌来。

城上,秦良玉迅速指挥作战。“弓箭手准备,听我号令,放箭!”随着她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八旗军前排士兵纷纷中箭倒下,但后续部队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与此同时,孙承宗率领的援军正日夜兼程赶来。孙承宗深知京城危在旦夕,一路上不断催促士兵加快行军速度。他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默默祈祷能及时赶到京城,与秦良玉里应外合,击退皇太极。

而在城内,龙小羽身着龙袍,腰佩宝剑,亲临城墙督战。他望着城下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眼神中既有担忧,又有坚定。他深知,这场战争将是大乾的生死考验,自己必须与将士们共进退。“朕与京城共存亡!众将士务必奋勇杀敌,保卫我大乾江山!”龙小羽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守军的士气。

八旗军攻势凶猛,很快便将云梯架上城墙。八旗士兵顺着云梯攀爬而上,与城墙上的守军展开激烈的近身肉搏。秦良玉见状,手持长枪,亲自带领一队白杆兵冲向云梯。白杆兵们长枪舞动,如蛟龙出海,将攀爬上来的敌军纷纷刺落。一时间,城墙上鲜血四溅,喊杀声不绝于耳。

然而,八旗军源源不断地涌来,局势对大乾守军愈发不利。秦良玉一边奋勇杀敌,一边思考着应对之策。她深知,一味地防守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打乱敌军阵脚。

此时,城外的皇太极见久攻不下,心中也有些焦急。他没想到秦良玉如此勇猛,北京城的防守如此顽强。但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他决定集中兵力,重点攻击城门,试图一举攻破京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孙承宗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了!孙承宗一马当先,高呼:“将士们,杀退敌军,保卫京城!”援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八旗军阵中,与城内守军形成夹击之势。

皇太极见状,脸色大变,急忙指挥军队应对。战场上局势瞬间逆转,八旗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秦良玉抓住机会,下令打开城门,率领白杆兵杀出城外。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混战。

白杆兵犹如一把利刃,直插八旗军阵中。秦良玉长枪飞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落马。她的身姿在战火中显得格外矫健,每一次出枪都精准无比,挑落一个又一个八旗士兵。在她的带领下,白杆兵士气大振,以一当十,奋勇杀敌。

孙承宗这边,老将威风不减当年,他挥舞着大刀,左冲右突,杀得八旗军节节败退。他的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弟兄们,为了大乾,为了身后的京城百姓,杀啊!”宁远军在他的激励下,无不以死相拼,与八旗军展开殊死搏斗。

皇太极见势不妙,却也不甘心就此撤军。他迅速调整战术,命令左右两翼的骑兵向中间收拢,试图对孙承宗和秦良玉的联军形成反包围。八旗军骑兵不愧是久经沙场,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变换阵型,向联军逼近。

龙小羽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此时正是关键时刻,若不能及时化解危机,联军极有可能陷入危险境地。于是,他果断下令:“传令神机营,准备火炮,向敌军骑兵发射,务必打乱他们的阵型!”

不多时,城墙上的神机营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随着一声令下,一门门火炮齐声轰鸣,炮弹如流星般飞向八旗军骑兵。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八旗军骑兵阵型顿时大乱,不少骑兵连人带马被炸飞。

秦良玉和孙承宗抓住这个机会,相互配合,率领联军向八旗军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联军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一步步将八旗军逼退。

皇太极看着自己的军队渐渐失去优势,心中充满了不甘。但他明白,此时若不撤退,极有可能全军覆没。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鸣金收兵。八旗军如潮水般退去,战场上留下了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双方士兵的尸体和兵器。

秦良玉和孙承宗望着败退的八旗军,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深知皇太极不会善罢甘休,随时可能再次发起进攻。于是,两人迅速整顿军队,回城与龙小羽商议下一步的防御计划。

龙小羽在城楼上迎接他们,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两位爱卿,此次多亏了你们力挽狂澜,保卫了京城。但皇太极必定还会再来,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秦良玉和孙承宗齐齐跪地:“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保卫大乾江山!”

随后,三人在城中的营帐内,就当前局势和后续防御策略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分析了皇太极此次进攻的特点和弱点,决定加强京城周边的防御工事,增加巡逻兵力,同时派人联络各地驻军,随时准备应对皇太极的再次进攻。

皇太极退回营帐后,心中恨意难消,苦思破敌之策。他深知孙承宗与秦良玉智勇双全,联手之下难以正面取胜,于是决定施展反间之计,企图离间孙承宗与龙小羽的关系。

皇太极找来几位能言善辩的心腹,精心编造了一套说辞,让他们扮作大乾的逃兵,潜入京城。这几人在京城四处散布谣言,声称孙承宗暗中与皇太极勾结,故意拖延救援时间,只为在关键时刻与皇太极里应外合,谋取大乾江山。谣言如瘟疫般在京城迅速传开,百姓们人心惶惶,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也开始私下议论纷纷。

龙小羽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虽有一丝疑虑,但他深知孙承宗的为人,对其忠心耿耿坚信不疑。然而,朝堂之上部分大臣却受谣言蛊惑,纷纷上奏,恳请龙小羽彻查孙承宗。龙小羽不为所动,严厉斥责这些大臣:“孙爱卿一心为国,朕岂会因几句毫无根据的谣言便怀疑于他。此乃皇太极的奸计,妄图扰乱我军心,诸位切不可中计!”

另一边,皇太极见谣言未能立刻奏效,又想出一计。他派人伪造了一封与孙承宗往来的书信,故意让其落入大乾巡逻士兵手中。书信中言辞暧昧,仿佛孙承宗真与皇太极达成了某种密约。这封信被呈到龙小羽面前时,龙小羽仔细端详,心中明白这必是皇太极的诡计。他将书信掷于地上,怒喝道:“皇太极小儿,如此雕虫小技,怎能骗得了朕!”

为了彻底粉碎皇太极的阴谋,龙小羽与孙承宗、秦良玉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他们故意在城中放出风声,称龙小羽已对孙承宗起疑,孙承宗心中恐惧,准备投降皇太极。同时,他们暗中调兵遣将,在京城周边设下埋伏。

皇太极听闻这个消息后,以为反间计成功,大喜过望。他认为机会难得,立刻集结兵马,准备趁大乾内乱之际,再次进攻北京。当八旗军气势汹汹地杀到京城附近时,早已埋伏好的大乾军队如神兵天降,从四面八方杀出。孙承宗和秦良玉一马当先,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八旗军毫无防备,顿时阵脚大乱。

皇太极这才发现中计,但为时已晚。在大乾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八旗军死伤惨重,节节败退。皇太极见状,心知此次进攻又告失败,若继续僵持下去,必将全军覆没。无奈之下,他只得长叹一声,下令撤军,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退回沈阳。

经此一役,皇太极深知大乾有孙承宗、秦良玉等忠臣良将辅佐,短期内难以攻克北京。而大乾则凭借此次胜利,士气大振,进一步加强了边防防御,稳固了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