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煮酒 作品

第134章 第一节课

 内文学馆教室的布置古朴而雅致,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字画和书法作品,为室内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央,摆放着一张张精致的书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 

 郡主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她们或坐或站,身着华服,神态各异。大的得有二十岁,小的则只有八九岁的样子。人数竟有二三十人之众。 

 “你们听说了么?咱们这位先生,前日夜里亲自去杏花楼,搬了十五万钱的彩头回家。” 

 “真是穷人乍富,小人得志!也不知道赵郡李氏看上她什么了!” 

 “听闻她自己都没请过女师,看得全都是些杂书,能教咱们什么?不过是写了一两首好词句出来,皇祖父为何如此抬举她?” 

 “莫非是看在赵郡李氏的面子上?腊月里到现在,李二郎可是恨不得跟她形影不离的!” 

 “狐媚子一个罢了!” 

 “她今年及笄,比我们还要小几岁呢!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名满长安城。分明告倒了五坊使,可皇祖父对她还是大为赞赏,自有她的过人之处。” 

 刘绰在教室外驻足听了一会儿,判断出狐媚子是裴瑾说的,而那个说她有过人之处的应该是广陵王的胞妹德阳郡主。 

 对于郡主们的傲慢,她早就有心理准备,迈开腿便进了教室。 

 看到刘绰走进教室,年龄各异的学生们立刻停了闲聊,打量起这个新来的老师。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些的,眉头紧锁,显然对刘绰的到来并不太满意。她瞥了刘绰一眼,冷哼道:“不过是个乡下来的野丫头,能懂什么诗词?” 

 裴瑾和另外几个小女孩也附和着,纷纷露出不屑的神情。 

 刘绰并没有被学生们的这种态度吓倒,她淡淡一笑,从容地回应道:“不错,我只是略通诗词。虽然我教授的不是诗赋这一科,但仍愿与诸位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先说一下,我课堂上的规矩,还请...”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语气平和,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慢着!便是宋先生也不曾给我们立过什么规矩?你是个什么东西?”那女孩见刘绰如此镇定自若,心中不禁有些佩服。但她哪肯轻易示弱。 

 “不好意思,这屋中的学生实在太多了,为师分不清你是哪位,还请自报家门!” 

 “吾乃是舒王家的宝安郡主!你不就会写几首酸诗么?若不教诗词,那你还能教我们什么?难不成教我们做饭?”宝安郡主挑衅道。 

 “也不是不可以。庖屋里也是有许多学问的。郡主若想学,我便教。”刘绰看着她,淡定道。 

 “你.....” 

 “庖屋里能有什么学问?你这乡野之人,当我们请不起厨子么?”裴瑾冷哼一声,助阵道。 

 几个小女孩儿不无得意地坏笑起来。 

 啊,好一帮欠教育的青春期小姑娘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县主问了,想来便是有惑。那今日我便教教县主这庖屋里的学问。来人啊!” 

 教室外走进来一位小内官。 

 “圣人准我便宜行事之权。今日郡主们的课堂在膳房,前面带路吧。”刘绰道。 

 下面的贵女们面面相觑。小内官也愣在那里没敢动。 

 “膳房那种腌臜地方,我等怎可前去?” 

 “是啊,我们可是大唐郡主!” 

 刘绰站在讲台上,激将道:“怎么,怕了?制作诸位入口之物的地方若是腌臜了,哪里还干净?堂堂大唐郡主,难道竟连膳房都不敢去?” 

 “走就走!”最先发难的小女娘站了起来。“我倒要看看膳房里能有什么学问!” 

 “放心,诸位若是怕辛苦,可以带上坐具仆从。”刘绰说完,背着手出门了。 

 “走吧!”德阳郡主道,“先生既去了,我们也只好跟着了!” 

 郡主县主们虽有些不情不愿,但好歹被宋氏五姐妹教的不错,还知道一点‘尊师重道’。刘绰又有圣人的口谕,只好跟着到了内文学馆的膳房。 

 膳房里的宫人也没料到突然间来了这么多贵人,一个个停了手里的活计,吓得噤若寒蝉。 

 郡主们挤在膳房门口,并没有打算进去的意思。 

 “第一个问题,诸位郡主有谁认识生鸡蛋么?”刘绰站在膳房里道。 

 “鸡蛋?我只吃过装在盘子里的,生鸡蛋是什么样子的?” 

 “你见过么?” 

 “没见过!” 

 “刘长卿有诗云,‘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这说的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春分。春分之日,民间会有竖蛋的小游戏。如今,灯节已过。再有二十日便是春分了。为师便先教你们认一认什么是鸡蛋。现在,每人从膳房中找一个生鸡蛋出来,此事不得由仆从代劳。找出来的人,便可到院中摆好坐具入座了。找不到或不愿找的,便继续在这站着。” 

 此言一出,各家仆从们忙着去院子里摆放坐具桌案。小公主们则陆陆续续进了膳房,蹑手蹑脚,十分嫌弃地找起了鸡蛋。 

 有人如没头苍蝇一般,在膳房里四处翻检。有人则目标明确,直接去了放食材的地方。有人表面上看着很嫌弃,其实心里头乐开了花,觉得这游戏好玩极了。 

 她们虽然傲慢,好在还算团结。一人发现了鸡蛋,便喊着大家一起过去了。 

 “你确定这就是鸡蛋?” 

 “确定,先生其实给出了提示的,往年我曾见宫人们在春分那日玩过立蛋的游戏。拿的就是这个东西。” 

 “想来便是这个东西了!” 

 “小时候,带我的内官曾爬到树上,掏过鸟窝给我。窝里头也有鸟卵在。只不过个头比这个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