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团结一致(第2页)

 “我可以等待几个月,但绝不会等待几年。”

 “即便朕能够等待,大秦也不能等待。”

 嬴政语气平静地说着,慢慢站了起来,走向秦长青。

 他负手说道:“你的确比以前多了一些思考,但这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反而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你告诉我,谁又能替代数万边疆将士?南方北方的几十万名士卒由谁接手?六国之内的百姓还是关中的老秦人?”

 “短时间内让六国民众全部归顺可行吗?”

 秦长青脸色苍白。

 嬴政凝视着他,继续说:“最后还得依靠老秦人,但他们数量也不够,你怎么解决这么多人的问题?”

 “换岗原本是为了养老安顿老人,你现在的建议却是在浪费时间,要有改变的想法是好事,但必须要仔细斟酌并确保稳定的情况下做出变动。”

 接着,

 他又强调说:“你太低估老秦人了,他们一向辛勤劳作,不像其他六国人那么易于被 ** 。大秦仍然依靠老秦人稳固局势。”

 秦长青感激地说:

 “多谢父亲赐教,孩子一时鲁莽,几乎犯下大错。”

 “不过,孩子有一个请求,希望能让文书司提供一部分纸张用于南部及北部战士们交流书信。同时恳请父皇允许使用直达道及官道用于传递信息。”

 嬴政微点头应允道:“此提案,朕批准了。”

 “多谢父亲!”秦长青立刻回敬道。

 嬴政平淡说:“欲速则不达,过于急切就会失去理智导致判断失误。你出发点固然不错,但并非每次都能成功。”

 “你自己再仔细想想。”

 秦长青脸色微微泛红。

 他坚定地说:“孩子明白了。”

 意识到自己行动过于急切了。从他重回贵族地位以来,便有一种强烈的展现欲望,企图通过一项大举措迅速实现和平、使所有人们得到安定。但这一想法实际上是冲动,治理国家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基础建设而非试图一口吃下整块蛋糕。这样的方式注定行不通。

 他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经由始皇的教导,他的意识变得更为清晰了。

 秦长青庄重地说:

 “感谢父亲指教,我会踏实前进。”

 嬴政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似乎对他的反应感到满意。

 接着说:

 “去吧,朕累了。”

 秦长青尊敬地回应:

 “孩子告退,父皇您安息。”

 说罢,秦长青缓缓退出殿堂。

 直到秦长青离开大殿,嬴政脸上泛起了轻微的红色,接着剧烈咳嗽起来,掩盖住嘴巴的声音并没有传出很远。

 过了一会儿。

 他的喉头不再疼痛,放下了遮蔽口鼻的手掌。他看到了手上的血痕,眼中显露出深深的疲惫与无力。

 步履艰难地回到了座位。

 坐在那里望向前方。

 他欣慰地点点头并低声说:“你的确成长得太快了,但对于政治纷争还不是很了解。”

 ### 238

 “所谓朝堂上的争斗,无非是立场的碰撞、方向的选择以及阵营的对抗,究其本质都是权力之争。只要认清这一点,朝堂上的许多事情就会变得容易理解,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不过……”

 “有些事情我可以提醒你,但有些事情需要你自己去悟悟。”

 “无论是阴谋还是策略,甚至以治国为己任,都不过是对权力的一种掩饰。现在,大秦是我的国家,我要对它负责。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一切并非如此简单。身为君主,往往孤独一人。”

 “但我也是这般……”

 ……

 与此同时。

 离开了皇宫后,秦长青漫步走在长廊上,心情彻底平静下来。回头望去,眼前那庄严的宫殿已无法触动他内心的一丝波澜,宛如古井无波。先前所有的不安与忐忑,在此刻全消失了。

 又走了几十步。

 在一个拐角处,嬴阴嫚探出了一个小脑袋。看到秦长青,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绕着他转了几圈,好奇地观察。她轻声嘀咕道:“奇怪了,为什么我总觉得哥哥比以前有所不同呢?”

 “哥哥,你跟父皇究竟聊了什么呀?”

 听到这话,秦长青微微一愣。

 他无奈地说:

 “我能有哪里不同吗?至于我和父皇聊了些什么,你最好还是去问父皇。但假如他知道你在背后议论的话,免不了要被关上一阵子。”

 “呵呵。”

 对这个调皮的妹妹,秦长青还是很乐意逗一逗她。

 嬴阴嫚脸色微微变了变。

 她紧张地看了看周围,确保四周没有人后,小嘴一嘟,不满地说:“哥哥总爱吓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