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 作品

第93章 桓典(第2页)

 王弋没有回答,将桓典送出去后问荀彧:“文若,你知道他吗?” 

 “知道。”荀彧点点头:“桓典,桓荣之后,袁隗的故吏。” 

 “不仅如此……文若可知他这次来所为何事?”王弋也没有卖关子:“桓典想举荐一个人,他的儿子桓范。代价了不小,他愿意将所有《欧阳尚书》都交出来,甚至愿意在古今学堂授业。” 

 荀彧疑惑的问道:“主公,为了儿子的前途,真的需要这么大的代价吗?” 

 “当然不需要了,他要是愿意出仕,别管是不是袁氏故吏,我都会用,我信得过宪和的能力。问题是这位老先生打得可不是我的主意啊。” 

 王弋无奈笑笑,说道:“桓典在来的路上收了个弟子,卢毓。你说你们世家,布个局至于这么弯弯绕吗?我现在还没儿子呢,这就打起主意来了?” 

 荀彧无言以对,世家做事从来就这样,于是对王弋说道:“主公,可是需要我去试探一下?” 

 “不是,要是桓典真能将卢毓教出名堂来,我也是愿意见到的,毕竟桓家是文化世家,他们注重的是权势不是财富,有能力我也愿意用。” 

 王弋说罢,指了指旁边一个房间说道:“那里边有个认识你的,蔡先生送来的,你不管我可就弄死了啊。” 

 荀彧很是纳闷,这都是什么关联?他认识的,蔡邕送来的,王弋要弄死的。 

 有这样的人? 

 荀彧打开房门,看到一个文士五花大绑被丢在墙角,嘴里还塞着块破布。 

 文士见到荀彧很是兴奋,呜呜呜嘴里说个不停。 

 荀彧见状赶忙将破布拿下来问道:“元常怎会如此?” 

 “呃……”文士本想说什么,见荀彧这么问忽然语塞。 

 王弋在一旁说道:“还能干什么?偷东西呗。” 

 “怎能说是偷!”文士有些不忿的说道:“我只是借些书贴临摹……” 

 “钟元常!有辱斯文!” 

 钟元常就是钟繇,荀彧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家伙很迷蔡邕的书法,只是没想到居然胆大包天去偷! 

 钟繇很尴尬,他原本只是想去看看,结果越看越上瘾,看哪个都好看,不自觉就顺了几本书卷。 

 王弋拍了拍荀彧说道:“赶紧领走,以后就在你手底下干活吧。” 

 荀彧千恩万谢带着钟繇走了,王弋顺手将蔡邕写的东西塞给他,给钟繇乐得不行。 

 两人走后,荀攸施施然从一个角落里走出来,来到王弋身边低声说道:“主公,您说桓典真的是来举荐的吗?” 

 “你问我啊?”王弋白了他一眼说道:“慈明公差不多将荀家人都放在我身边了,怎么不见他将家学送来?” 

 荀攸笑着说:“说不定正在准备呢?” 

 “嘿!巧了么这不是?”王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正好我求学心切,不若公达去帮我催催?” 

 “主公莫闹,攸会被打死的。”荀攸有些尴尬,家学这种东西谁敢乱动? 

 王弋也不在开玩笑,问道:“你觉得会是谁?” 

 “刘表吧。”荀攸玩味的说道:“如今只要刘表得到玉玺,那他就是下一个光武。” 

 王弋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龙亢到底在什么地方?” 

 荀攸想了想回答:“在谯县附近。” 

 “谯县?离荆州不远啊。”王弋低喃一句话锋一转:“公达,我能有今天其实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两个人,刘虞和王芬。刘表……能这么快吗?” 

 “荆北可能快一些,荆南那些宗贼可不简单……不是他吗?” 

 “不知道啊。”王弋叹了口气:“能把家学拿出来,我觉得刘表可能不值这个价,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呢。” 

 “我去查查看。”荀攸行了一礼转身告退。 

 王弋没有阻拦,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比如说牵招该出发了。 

 牵招确实快要出发了,这是一趟非常危险的旅途,无论他做了多少准备王弋都说不够,而且多次提醒他一定要小心谨慎,没到大秦之前任何外邦人都不值得信任。 

 他准备了不少货物,包括最好的丝绸,白瓷黑陶,兵器茶叶等等,这些都是样品,未来若是有可能真的达成两国商贸,那才大头。 

 而且牵招很清楚这次出使意味着什么,只要成功必定名留青史,还是重重的一笔。 

 王弋没什么能支援牵招的东西,他分出了四百射声营交给牵招,并且叮嘱那些工匠多听、多看、多学、少说、少教,最好别教。 

 其实牵招还是有点心慌的,射声营的战斗力他非常清楚,在洛阳没少打交道,蓟县防御战的时候那些人表现的更直观。 

 王弋一次给了一半,道阻且长啊…… 

 “主公放心,招必不辱使命!” 

 “一切小心,待君凯旋。” 

 ps:我真是服了,现在还有人搞学阀垄断?以前查资料的那个网址被举报下架了,忙活了一宿找回来一些。先看着吧,我去睡了。等睡醒了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