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药厂成立(第2页)

 而且还把那些不可言说的事情变成了所谓的研究经费。 

 陈青峰想了想,觉得,这家伙是个人才,而且也很适合刚刚开始阶段的云海制药。 

 不过这家伙的胆子可不小,自己得盯着,别让他惹祸才行。 

 …… 

 一人面试了十一个人,除了几个书呆子之外,有两三个陈青峰觉得也不错。 

 虽然对于药厂的全面掌控不太在行,但是对于生产或者对于财务,有一部分专长,这样的人刚好可以留下来,在药厂牵制一下胡玉书。 

 最终,制药厂留下了三名骨干。 

 剩下的人员招聘则由他们三个来负责。  整个制造厂现在还有一个筹备组。 

 要等到销售团体建立起来之后,陈青峰才会把制药厂移交过去。 

 …… 

 忙碌了这么长时间,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从这一天开始,胡玉书开始每天向陈青峰汇报制药厂的进度。 

 …… 

 而云海县招聘了一个高中没有读完的人,担任药厂总经理的事情,也在云省日报上刊登了出来。 

 消息发出来之后,成为了省城人民茶余饭后的热谈。 

 甚至有省城的记者前来采访。 

 不过当胡玉书展示了自己英文和德文两项特长之后,随着电视上新闻的报道,民间讨论的风气又变了,云海县成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型。 

 …… 

 云海县县城不大,县里来了一个高中没毕业,但是会说洋文的新厂长。 

 这让县里的很多人都觉得新鲜。 

 而在云海县县委大院大概1公里之外的地方,之前有一处属于县畜牧站的大杂院,如今已经腾出来了,成为了云海制药最早的基地。 

 这里一共三间瓦房,胡玉书请人在这边搭了个草棚子。 

 当地人都觉得这个棚子跟牛棚一样。 

 他们三个人就在这里办公。 

 云海制药开始第一批向全县招聘职工,目前计划招聘三十个人。 

 主要的工作就是印刷商标,然后把从省城人民医院运输过来的成品加装商标。 

 虽然运输成本比较贵,但,装盒之后产品的形象果然好多了。 

 以前是院内制剂,不会在院外流通,所以患者也不在乎,基本上就是白色的药瓶,上面手写一些功效之类的标签。 

 现在换成了有商标有彩图的内容。还添加了药品说明书和包装盒。 

 这下看起来正规多了。 

 胡玉书从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里,又选拔出了一个二十人的销售团队。 

 在产品正式出来的第二天就跑到省城亲自做推销了。 

 留下来的几个人当中,有一个是懂生产管理的,胡玉书派他去沪上定设备。 

 一时之间,小小的云海制药,终于活跃了起来。 

 陈青峰希望这家制药厂能够在半年或者一年之内干出成绩,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中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周围那些地区定制药材。 

 让那些种植毒品的地区,改种中药,然后把经济利益绑在一起。 

 以后就算贺红兵在兵强马壮,也不可能在云海县周边翻起什么风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