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大乾最大的遗产
惊鲵应声时,眼角瞥见苏夜案几上堆着的卷宗,最上面那本《横州军武备录》里,夹着张薛仁贵送来的战报:武州城外已筑起十二座土台,墨家的“连弩车”正往台上架设。
苏夜翻到战报末尾,见薛仁贵在“破城预计”处写着“旬月可下”。
“这薛礼倒还是老样子。”
“告诉乾州都城当中的张居正,把乾都库房里面库存的‘破甲箭’再送三万支去武州。”
“乾州如今别的不说,就是这各种各样的辎重以及各类的器械制作工坊之类的多得数不清。”
苏夜把战报折成纸鸢模样。
“子房先生的院子备好了?”
他忽然想起稷下学宫的张良,指尖在案几上叩出轻响。
“按殿下的吩咐,选了学宫东边的听竹院,院里的墨竹是从云州移栽的,昨晚刚浇过定根水。”
惊鲵顿了一下,很快接话补充道。
苏夜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街景,横州城的商户已经开始卸货,粮栈外的马车排着长队,车把式吆喝着把新收的小米倒进仓里——那是乾州送来横州的第一批粮草,布袋上还印着“苏”字火漆。
他忽然想起自己麾下那令诸多邻居惊惧的“百万大军”,嘴角勾起抹弧度。
“他们总说本公兵多,却不知本公不仅兵多,而且精!”
“卫青的三万羽林军能挡夜煞铁骑十数万,李靖的五千玄甲能破钧州虎王数万大军,这才是真本事。”
他敲着案几上的州郡舆图。
“更何况,如今随着乾州被本公收入囊中,各种各样的战争器械制造所以及各类...”
这话声音不高,惊鲵却心头一凛。
当年孟章在黄巾军崛起时,苏夜暗中送去的粮草军械,足够装备三万人数的精锐兵马,那些贴着“潞州团练”标签的甲胄,实则全是苍州铁山出品。
“你去看看就知道,如今乾州这个大乾皇城的核心大州当中的那些工坊,才是本公真正的底气!”
苏夜指尖在舆图上的乾州位置重重一点,眼底闪过几分玩味。
“就说乾都城南的千锻坊,单是占地就占了整整三条街,里面六千名工匠分三班轮值,熔炉从早到晚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每日能出三百柄重型斩马刀、上千把环首刀。”
“那些刀坯要在高炉里经过十二次淬火,最后由老师傅亲手开刃,劈砍铁甲如切豆腐。”
惊鲵垂首听着,就见苏夜忽然掀起车帘,望着远处天际流云,语气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骄傲。
“还有城西的玄甲营,比千锻坊还要大出一半,八千名匠人专门打造甲胄,寻常皮甲日产两千领,镶铁皮甲三百副,最精良的明光铠也能日出五十件。”
“如今那些甲片都是用苍州运来的精铁冲压而成,每片都要经过七道打磨,穿在身上轻便不说,防御力更是寻常铠甲的三倍。”
他顿了顿,指尖在案几上敲出轻响。
“最城东的天工院,占了半座山,里面不仅有墨家的巧匠负责连弩车、投石机,还有公输班的后人专攻云梯、冲车。上个月刚造出十架新的‘破城弩’,据说射程能到五百步,箭头有碗口那么大,专门用来轰塌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