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战后(第2页)

 ……

 章楶关于一些官员的叙功和军队整编,枢密院和吏部都大体通过了。就是折可适的官职拔高了一些,还加了再恩荫一人,代价是骑兵扩编被否了。这个在大宋朝很合理,已经没压你功了,折家府州还有精锐骑兵。这里再多给完全没必要了,他能战,以后战时再划过去军给他临时统一指挥就是。

 杨元奇得授从六品振威校尉,统两军加两神臂弓营,这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将职,只是那个环州团练副使没了,他实在不知道这是好是坏。打着两场战,把自己文职还打没了。

 杨家朝堂也不是没人,事后另外一个吏部任命让他心里舒服很多,给了杨兴武一个正六品承直郎的散阶,这是一个文散阶。这可比杨元奇那个武职有用多了。杨兴武在任内兢兢业业,教导儿子有方,这个散阶提升并没有多大不妥。哪怕考虑父子关系,提了个正六品的文散阶,和杨元奇这个从六品的武散阶对得上。杨兴武有了这个正六品文散阶,对以后职官提拔极有好处,起码他非清流,这个散阶让他叙了宪台的功。

 折彦质战前在经略司幕府料理战事,战时又在洪德寨之战立功,折彦质得授致果校尉武毅郎,这是一个和杨元奇未晋升前一模一样的职位,除了没有团练副使。正七品的武散阶从七品武职官。对于折彦质这个任职非常重要,他等于是折家这一代最先崛起的人。

 清风寨扈庄主是正七品寨主,对于改土归流的一个寨子,在战事紧张时候,他能悍然出兵,哪怕立了点小功,朝廷都会往高里算,这已带着很大的政治意味。扈三娘的也拿到一个从七品的武职,其他杨家军人员大大小小都有散阶提升。只是大家都是武散阶,在大宋,最有收获的还是扈庄主这个民寨寨主。

 杨家军编制两军加两营,这是一个六千步兵司的编制,抛去最花钱的骑兵,这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将职,军指挥使不一定能称

将,现在杨元奇的确可以被喊为杨将,这在军中比他老爹多走了一步。当然杨兴武更能耐,他转去转运司签判直接拿到从六品的文职官。

 大西北将门崛起不无道理,作为一个武将只有打战了才能晋升,打战才是根本。

 杨兴武五路伐夏以后,再无提升,也是这个道理,那场战后除了西夏每年过来骚扰,大宋就没大规模的战事,旧党上台更是全面收缩,那个局面下你要能不败都是能人。折可适亦然如此,他那个将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