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着与土猪 作品

第137章 渐行渐远(第2页)

 

童贯清楚陆谦说了他想知道的这些方面,特别关于蔡家。毕竟“开府仪同三司”这么生生被按下,他不可能心中舒坦。西北各经略司的事他一样关注,童贯在其他各路多有调整,环庆路、泾原路、盐定路、麟府路、鄜延路这几路他涉足却是不多。鄜延路还好说,张蕴已老,他回来之前提请调刘延庆为鄜延路兵马总管,无人杯葛,这事已是板上钉钉。麟府路因为折家根深蒂固,他没空折腾,泾原路和盐定路,折可适和杨兴武,他轻易也不会去动。这两个人军功卓越,已经得势。折可适背靠着折家,而杨家?在童贯看来盘根错节,他甚至觉得杨家口口声声是西北将门,其实更像个开封世家。开封很多勋贵和杨家就都有瓜葛,奇怪在于杨家竟然没有和开封将门联姻的想法。

 

童贯和杨家其实多有交往,他和杨元奇打过几次交道,另外,杭州供奉局,杨元幸就帮他收集不少南洋珍品,杨家是平价卖给他的。童贯唯一心有芥蒂在于当他给杨元奇伸出手,杨元奇并没有接,要知道攀附他的人可是排队。

 

童贯看得很多,别看杨家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其实杨家找到了和大宋官家很好的相处方式,保持了一个让人惊叹的距离。赵佶是端王的时候,和杨家有过不少接触,云良阁都是杨家过给赵佶的,当时的赵佶只是端王。这不仅仅是笔交易,这意味着双方多有接触,比如那个李师师,和赵佶就很熟悉。

 

童贯特别猜得透赵佶,很多人都能猜透赵佶。赵佶对潜邸旧人极好,同样对端王时候和他有接触的家族一样很好。在赵佶深处,杨家和他算点旧交。赵佶对杨家没有恶感,起码不多,让赵佶不爽的杨元奇,是李师师的选择!所以,当杨家举族迁往定边,赵佶事实没再寻杨家麻烦,反而隐隐几个决定对杨家有利。赵佶会认为杨家都缩到西北用命搏功名,还能要他家怎么样?!高家向家曹家孟家这些家族和杨家关系并不差,杨家这种情况下仍躲去定边,这让赵佶心里有种极大的满足感,甚至可以认为杨元奇做了错事,老老实实自我发配边疆,很醒目呀!事实上,上次把杨元奇滞留开封那段时日,赵佶心态就稳了很多。

 

童贯想通了,高俅在明明知道赵佶厌烦杨元奇时候,很多时候仍然愿意为杨家说话,梁师成这个对杨家非常了解的人也没在赵佶面前恶语。就是他们不认为赵佶会处理杨家,至于他真要处理杨元奇,只要杨兴武没倒,杨家就还是那个杨家。

 

童贯苦笑,他关心杨家干嘛,还是蔡家的事,不对,准确的说是他自己的事,开府仪同三司,这可是一个让他心热的官职,蔡京说的对:宦官为使相,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