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白池商行
盐州新任通判不是别人,虞祺以从五品权盐州通判。进士清流诚不欺人,哪怕中枢叙功西夏和谈和盐事,这个提拔还是有点迅捷。当然,赵佶一朝也正常。
杨元奇在城南碰到虞祺,虞祺正组织人扫尾水利项目,对杨元奇说道:“权定边通判,嘿嘿……这是没人愿来盐州?”虞祺的压力有点大,因为他的前任宗泽给盐州通判立了个丰碑。虞祺干的事在政治上是脏活累活,前任把事情做下去,后续的扫尾结算维护等等事宜很繁琐,又不见政绩。仅算费用一项就耗去虞祺极大的精力。
杨元奇说:“你做得很好了,别人还不愿干这些事呢。”别说,朝廷这个用人有点道理,现在他这个知州就得全力支持虞祺。
虞祺道:“不能让这个事让宗大人留有遗憾。”
杨元奇拍了拍他肩膀“还是叫你妻弟吧,但求无愧于心。至于盐州的实际情况,你按实回报就好。”这是虞祺这个通判的职责。
虞祺说:“按实!我懂得姐夫!”
……
白池。
杨垣怡住在盐州,这两天来到白池,杨元勇在白池,她过来看下弟弟。杨元勇也是从草原刚刚回来,大风黄沙让他脸多了点沧桑感。
问起草原事,杨元勇回:“那里族群众多,党项、鲜卑、契丹和蒙古族都有。汉族也不少,不过没成族群。草场事实养不活那么多人群,生存条件恶劣很多,民风彪悍。刘恨刘先生还是有点手段,要不他们当年很难立足。”刘恨那个部族汉人不少,他也是没办法选择沙海,经营盐事,这才得以存活。
杨垣怡说:“堂哥让你跟着办这事,你可得尽早成熟,多帮忙分忧。切忌占着杨家身份,争权夺利。”
杨元勇道:“我知道,除去刘恨和慕容几个,都没几个人知道我的来历。杨家军中姓杨的多呢。”
杨垣怡问:“你的亲事再不上心,姐姐帮你找了啊。”
杨元勇道:“你别着急呀,我把事情办好比什么都强。”
杨垣怡说:“成家立业,这不成家放在前面嘛。”
杨元勇道:“再放几年,草原现在事忙,我天天出塞,这也不好寻亲事啊。”
杨垣怡有点无奈,是这个理,听着这个人天天得去漠北,对方就会多有顾虑,也不见得寻到好亲事。
……
晚间。杨元勇去刘恨家中,“白池盐行”几个人约好了一场酒。白池盐行不是存在的机构,在漠北草场那边走商,刘恨等人都用这个名字。
陆陆续续七八个人都来到刘恨这里,大部分都是当年刘恨族群的小头目,其他,一个是清寨横山族人扈姓、一个是盐州李云的儿子李忠,另外一个就是杨元勇。大家在外跑了几个月,这次很多人都回了来。
刘恨外出最少,他年纪摆着,姜唐佐有事也经常召他过去,他等于居中协调。在外有两队人有战力,一个是慕容,一个是杨元勇,他们各自领了五十余骑作为武力保证,运盐是有风险的,运量大一点就得他们护着。其他都是各自带着十来人在各地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