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小星星 作品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宾(第2页)

 “坐吧。”

 戚舜宾摆了摆手:“我说算了便算了,坐下,好好和我说一说近日书院的变化。”

 “是,先生。”

 张方平摆着一副苦瓜脸,缓缓道出了院中的变化。

 “先生,您还记得范前辈吗?”

 应天书院中学子众多,其中姓范的,从前至今,少说也有几十人,但一听张方平提到范前辈,戚舜宾一瞬间就想到了范仲淹。

 “你说的是范希文吧?”

 “是。”

 张方平面带希冀道:“前些日子,范前辈的诏书,忽然火遍了京师,怒骂者有之,盛赞者有之。”

 ‘也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像范前辈那样,名动天下。’

 虽然范仲淹在京中是骂名居多,但套用后世的一句话,黑红,那也是红啊。

 如今的张方平,不过是一个有些天赋的读书人。

 除了在应天府这一亩三分地上,他能有些名声,一旦出了应天府,他只是一个小透明。

 尽管张方平心中已然浮想联翩,但联想归联想,并没有影响他的讲述。

 天才嘛。

 总有点特殊的,一心二用,不算什么。

 另一边,听到范仲淹的境况,戚舜宾心中不免有几分唏嘘。

 范希文啊,范希文,还是那个老样子。

 头太铁了!

 建言就建言,没必要把‘书同文’给加上去的。

 身为戚同文的嫡孙,戚舜宾非常了解爷爷心中的抱负,年少时,他是跟着爷爷长大的。

 他的启蒙老师,便是他的爷爷。

 爷爷为什么改名‘同文’,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想着想着,戚舜宾的心中又涌现出些许羞愧。

 他不如范希文,多矣。

 明明他才是戚家的嫡传,可他却没有范希文那般洒脱,那般敢为天下先。

 ‘也许,范希文才是大父(祖父)最正统的传人。’

 片刻后,张方平讲完了近期书院发生的事,然后他便耐心的等待着先生的教诲。

 但左等右等,还是没能等到。

 少顷,他稍稍抬起头,迅速的偷瞄了一眼戚舜宾。

 ‘咦?’

 ‘先生的样子好像是在发呆?’

 确实,戚舜宾现在就是在发呆,继羞愧之后,他又生出了‘不该落后于人’的念头。

 范希文正在为‘大父’摇旗呐喊,作为戚家子弟,他又如何能安然处之?

 起码,得帮一帮范希文吧?

 范希文祖上虽然阔过,但早已家道中落,传到他这一代,更是落魄了几分。

 不然的话,范希文入院时也不会顶着‘朱说’的名字。

 连姓都改了,可见范氏的窘迫。

 念及至此,戚舜宾觉得他不该继续逃避了。

 升为戚家子弟,他怎能让范希文独自作战?

 这骂名,他也该担一担的。

 戚家,不能袖手旁观!

 名也罢,利也罢,能舍便舍。

 ……

 ……

 ……

 两天后。

 应天书院的拜访者们忽然发现,正在后山守丧的戚舜宾,态度好像有些改变。

 之前,戚舜宾谁也不见,似乎是打着‘明哲保身’的态度。

 而现在,虽然谈不上谁都会见,但起码开始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