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小星星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 范雍之策

 身后的林氏听到太后的‘退位宣言’,心中顿时一颤。

 紧接着,一股不舍的情绪渐渐在她的心底蔓延开来。

 太后要退位了啊!

 看着太后略显斑驳的发丝,林氏不免生出几分唏嘘之意。

 官家确实厉害。

 短短一年时间,宫中便乾坤易主,并且还没有发生任何流血事件。

 “大娘娘此言差矣。”

 李杰微微一笑:“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往后仍需大娘娘在背后支持。”

 ‘背后……’

 刘娥在心中将这两个字默念了一遍,这两个字,足以表露官家的意思。

 不过,此时的她,心中并不多少伤感的情绪。

 她已经接受了退位的事实。

 纵观官家过去一年的表现,也许将帝国交到六哥的手中,才是正确的道路。

 “父母为孩子遮风挡雨,本就是天经地义的。”

 刘娥浅浅一笑:“你我母子二人,何须如此。”

 “此事暂且不提,关于边地的军饷,六哥是如何打算的?”

 话已至此,李杰也不准备继续隐瞒,直接将心中的计划和盘托出。

 “大娘娘,可还记得陕西转运使范雍?”

 “那个颇受寇准赏识的范雍?”

 对于此人,刘娥是有点印象的,毕竟,谁让范雍是寇准提拔起来的后辈呢。

 而且范雍担任的还是陕西路的转运使。

 宋代地方的行政级别依次是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路级长官是地方上最高领导。

 而转运使便是路级长官中最高一级,当然,偶尔设立的都转运使不在此列。

 陕西路又地处边地,范雍本人又是陕西路的最高领导之一,种种buff叠在一起,刘娥想不重视都难。

 “正是此人。”

 李杰点了点头,继续道:“前不久,范雍的札子刚刚递过来,他在札子中建议,可于陕西沿边军州实行入中之策。”

 “具体而言,即以解盐(解池产出的盐)为引,商人持引可直接前往解州请盐。”

 入中法,并不算新鲜,朝廷一直没有停止过入中。

 范雍的建议只是稍微修改了一下入中的流程,此前,商人需前往京师请买。

 但更改后,免除了这一步,商人可以直接持引去解州得盐。

 少了繁琐的流程,商人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

 但此法,也不是没有缺点。

 从前,商人持现钱、粮草于京中求引,所得接入中央财政,如今,入中的物资全都换成了边地的军粮。

 如此一来,中央的现钱、粮草收益,自然跟着减少了部分。

 当然,原本需要中央供应的军粮,现在也转由商人交付,若是算总账,一进一出间,朝廷的开支肯定是减少的。

 因为官方运粮和民间运粮的损耗比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官方的损耗远大于民间。

 一者公有,一者私有,其性质便决定了损耗比例。

 沉默片刻后,刘娥一语便道破了‘沿边入中’的隐患所在。

 “此举确实可以减少沿途损耗,但随之而来的,京中也失去了陕西边地入中的掌控。”

 刘娥的提议也不无道理,她之所以有此一问,也是受真宗、太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