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特辑番外·凤溪

枫林城域东南方向,有一座小镇,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镇外流过一条小河,多年来也像这座小镇一样平静。

 十四岁的少年生得清秀,眉眼给人一种干净舒服的感觉。一身简单的武服,束住了已经很是漂亮的体态。除却一柄长剑,身上别无他物,整个人显得十分利落。

 他沿着小河走,不时的应和着人们的招呼。

 “王婶好。”

 “红姨好。”

 “刚回来。”

 “已经吃过了。”

 河边浣衣的女人们,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对这个小小年纪就独自去城里打拼的少年十分喜爱。

 这个捏捏他的肩膀,那个比比他的个头。

 最后也都放他回家。

 少年眉间挂着隐忧,走过这条小河,人们的关心和同情,愈发令他不安了。

 走过熟悉的街道,路过了自家的药铺,伙计们无心生意,个个脸有愁容。少年也不进去,径直路过了,寻自己的家门。

 姜家在凤溪镇,算是有钱的人家。姜家药房是有口皆碑,都不必说本镇了。常有其它镇的人,宁可多走十几里路,也要来姜家药房抓药。

 人们有这样的共识——在姜家药房绝对买不着假药,绝不会短了谁的秤,且买到的一定是枫林城域品质最好的药材。

 小时候觉得很高的门槛,现在轻易便跨过了。堂屋里是听着声音迎出来的宋姨娘,眼睛红肿着,看到少年便流泪。

 少年的心紧紧揪着:“我爹怎么样了?”

 “是谁来了?”

 卧房里传来虚弱的声音。

 宋姨娘抹掉眼泪,转身走进去:“是小望!小望回来看你了!”

 少年本能地抬起脚步,忽然不敢落下。

 咬了咬下唇,毕竟还是走进里屋。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张架子床,雕纹古旧,早已落了漆。目光迟疑了几息,毕竟还是落下去。

 他于是看到了那个倚着靠枕,已经形销骨立的男人。搭在被子上的枯瘦的手,往袖子底下藏,用那双已经不再明亮的眼睛,温柔地看着他。

 两人对视,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少年的目光再往下,在架子床前有一张圆凳,凳子上放着一只药碗,碗里黑乎乎的药汤,正在散发热气。

 两岁的姜安安便跪坐在这张圆凳后面,在他进门之前,她正鼓起腮帮子,对着面前的药碗,使劲地吹。

 这会儿迎着哥哥的视线,乌溜溜的眼睛定在那里。

 “烫。”她说。

 床榻上的姜长山笑了起来:“药太烫了,她在帮我吹凉呢。”

 少年在这个时候开始鼻酸。

 他不知为何不能忍住。

 明明已经是个大人了。

 “你怎么回来了呢?”姜长山又问。

 “是我写信告诉他的。”宋姨娘帮他加塞了一个枕头,令他靠得更舒服一些,语带哽咽。

 姜长山的语气有些无奈:“我又没有责怪你,你怎么还先哭了,在孩子面前……”

 宋姨娘止住哽咽声,但泪珠大颗大颗地落。

 姜长山抬起手来,想为她拭泪,可竟并不能抬高。

 他枯瘦的手就这样落回去,虚弱地叹了一声。

 小小的姜安安跪坐在地上,看了看父亲,看了看娘亲,又看了看哥哥,不知所措。

 少年走过去,把姜安安抱起来,抱在怀里。满是老茧的手,轻轻托住她的小脑袋

 姜安安圆嘟嘟的脸,就安心贴在他的颈窝。

 病床上的姜长山静静看着他们,眼神欣慰。

 “半年没见,小望是不是又长高了?”他问宋如意。

 “就快比你高了。”宋如意抹着眼泪说。

 姜长山看着自己的儿子,很有些满意,又问道:“枫林城道院外门的考试是什么时候?”

 “下个月。”少年答说。

 “你有没有钱用?如意,你把那个抽屉——”

 少年打断他:“我在城里交了很多朋友。我现在的剑法很不错,可以接一些轻松的任务,自己能挣钱。”

 说着,从后腰解下一个钱袋,鼓囊囊的放在宋姨娘手中:“治病先用这些,不够我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