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侯 作品

第 275 章 点金人【2更】(第2页)

用文字很难将其形态描述清楚,可要做图形展示的话,他们带的已经算很好的相机,根本拍不出过小的细菌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就在一群人纠结这篇论文呈现难免有缺失时,林雪君这位福星再次出现。

她将阿木古楞推到教授们面前,笑着道:“我们草原上最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以暂时借给教授们。”

等阿木古楞拿着毛笔用12色水彩颜料,在调色盘上调调抹抹配出与真实颜色极其相近的颜色,又在纸张上画出比真实虫子和菌丝放大数倍的示意图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画得太好了。”

“比相机都好啊,可以放大。”

“太细致了,这些线条咱们的相机根本拍不出来。”

“照片洗出来肯定都是噪点,最多模模糊糊地展现出虫子长毛。阿木古楞同志居然能完全还原菌丝的形态,天呐!”

“孢子形态也能画吗?”

“啊?也能画?神笔啊!”

一时间,第七生产队低调的小伙子阿木古楞摇身一变成了研究小组成员们每天围着转的最热新星。

不止迟予教师请阿木古楞帮忙画论文需要的图解,连研究员们也会在做重要记录时,请阿木古楞帮忙画出阶段性的图像特征。

几天后,迟予终于带着团队撰写好了这篇论文。让字写得最好的研究员誊抄时,迟予教授掐腰站在桌边。

窗外忽然走过一条小队,原来是林雪君带着巴雅尔的队伍回家。呦呦哞哞之声不绝于耳,迟予转头看一眼坐在桌边看着研究员抄写论文的杜川生,低声道:

“杜教授,我忽然有

个感觉。”

“你说。”杜川生没有抬头,却分了些精力去倾听。

“好像我们每次研究遇到困难,都会忽然有一个人出现,随口说两句她的突发奇想,接着我们就会找到方向,进而突破困境。”迟予语速缓慢地说。

杜川生抬起头,一字一顿答:“林雪君。”

“嗯。”迟予点头。

“其实……”杜川生手指点了点桌面,“在这个项目在去年底重新启动之前,我已经将之搁置许多年了。也是因为林雪君跟我分享了她的一些推测,我才忽然有了新的方向,将这个小组组建起来。”

“这世上…好像真的有人天生就是来开拓的。”

十几分钟后,研究员终于将极长的、记录了各种细节数据和实验原理等细节的论文工整誊抄完毕。

在他写落款时,杜川生转头看了眼迟予和丁大同,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他才开口:

“落款加一条特别贡献、研究专员,写林雪君。”

研究员抬头望了一眼几位师长,这才提笔补充。待写到林雪君名字时,杜川生补充道:

“森林的林,雪中君子的雪君。”

……

在誊抄了三份的论文稿子分别发往《科学探索报》、首都农业部、首都农大时,出去帮其他生产队建拱桥的穆俊卿终于回来了。

他坐的马车上装满了第八生产队、第十三生产队等送的蔬果和各种生活用具,一进生产队,他第一时间拐向知青小院,卸了大半东西在院子里。

“都是大家的礼物,建桥的钱我自己留着了,这些东西非得给你不可。”穆俊卿驳回了林雪君的推拒,格外认真道:

“马车里剩下的东西是给我的木匠恩师陈师父的,这里的都是你的。你是给我启示的人,也是支持我的伯乐。”

刚从后山回来的小红马赤焰远远瞧见穆俊卿的马车,就快跑着奔回,第一个进了院子,二话不说低头吃地上堆成小山的蔬果最上方的番茄。

一咬下去,茄汁四溅,它囫囵嚼吞,忙又去叼苹果。

林雪君再顾不上跟穆俊卿客气了,忙喊衣秀玉和穆俊卿一起把蔬果搬去地窖,不然等驼鹿姐弟一进院子,眨眼就能给吃光。

路过去大食堂吃午饭的研究员和草原局的同志们全被林雪君喊过来帮忙,大家忙忙活活间便互相认识了。

丁大同抽空与穆俊卿握手,原来这位也是得林同志‘点拨’的同志,真巧啊,我们也是得林同志‘点拨’的人呢。

大家快把所有蔬果装进地窖时,大驼鹿终于进了院子。丁大同没抢过驼鹿弟弟,让对方叼走一颗大白菜,咔嚓咔嚓吃得格外香,惹得院子里帮忙的人都馋白菜了。

“晚上要点酱,整点白菜帮子蘸黄豆酱吃,倍儿香。”丁大同当即提议。他一嘴的京腔里早已混进东北话,如今说起话来不伦不类,格外有趣。

一生产队的人畅吃一顿,接下来仍是无穷尽的劳作。

过了几日,杜川生估摸着信件已经抵达首都时,研究团队们也再次关注到那个建桥回来的穆俊卿同志——

大家惊异地发现,他居然已经开始带着驻地里的年轻人们拆屋建上二层小楼了。

这生产队里也太过于藏龙卧虎了吧?懂草药的,能画得比相机还好的,灵感无穷、专业能力极强的,现在居然还有会建小楼的?

草原上同志们的生活之先进,生活在草原上的同志们能力之强,已远超出城里来的学者们的预期——

这……也太超前了!

作者有话要说

【求营养液】

今天偶然翻到pc书页的本书霸王票目录(电脑端书页右侧),点过去发现《草原牧医》已经有1631位投雷支持的读者了,92w多瓶营养液背后也是成千上万热心灌溉这本书的朋友,还有10w4k收藏和没收藏过的所有读者——恍然回神,这本书已经走过7个月了。

从冬天走过春天,如今也至盛夏。

7个月,213朵小红花,没有一天断更,120w字,均分到213天里,相当于每天写5633字。

要查资料,要写粗纲和细纲,这期间还开了多次抽奖活动,绘制抽奖礼品,完成了《重生之大画家》几千张亲签和特签手写(画了近千张水墨画等签绘)。

从这些工作量里大家应该也能感觉到,作者是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在创作,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偷懒放纵。

在写书的过程中,enfj生生变成了infj。

每次看到大家热情地评论,积极地投雷、灌溉,在各个平台宣传夸奖《草原牧医》,而我常常做不到加更,其实挺愧疚的。

真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能每天喂饱亲爱的读者宝贝。

不过,看到自己这7个月努力达成的字数等数据,总算舒一口气。

你们看啊,朋友们,这个作者有在认真对待,尽量回应大家的订阅与期待。

6月时,一位旧识忽然来问我《草原牧医》是不是我写的,是我喜欢的作者前辈,很早就爆红了,影视改编到现在都还在全网热议。

15年前我就在追对方的书,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这样一位前辈说正在看我的书,跟朋友一起看,很喜欢诶……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四处寻找‘声音’,阅读书评区所有的评论,跟进这本书的各种数据和曝光。部分读者可能也发现到我点赞了所有我发现的与本书有关的帖子,从这些或称赞或质疑的声音中汲取这个世界看到我的信号。

幸而有这么多声音在回应,这么多朋友与我一同奔驰在草原上,与林雪君及其亲朋共同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时光的河流将一些不期然的礼物送到门前,虽然7个月没有离开过生活的社区,连大商场和城区都没进过,但也见到了一些日常中没有的风景啊。

感谢这本书,不仅通过它获取了衣食住行的资粮,还听到了这么多朋友的声音,安静的世界里也有热热闹闹的区域,温暖着我平凡的生活。

另一方面的感谢,来源于查资料的过程中,才知道呼伦贝尔大草原居然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是我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首。

曾经它也只是我生活中的习以为常而已,现在除了游子的眷恋,还有了骄傲。

因为这本书,我更了解也更爱我的家乡。

爱的体验总归是幸福的。

无论是从书中,还是从读者们留下的印迹里,这种爱意一直在流动。

谢谢大家,支撑了这本书的订阅数据,支撑了它的曝光度,支撑了我的前行。

鞠躬。

我会在7月筹备一个实物抽奖活动,本子(有作者手绘的若干插图)、扇子(金粉手绘手书)、书签(手绘、手书书法)、书法小纸条等,弄好了会在作话知会小伙伴们。愿大家每天都在收获幸福!

最后惯例,月初冲榜,求大家大量的灌溉营养液支持!

多谢啦!

……

【1988年,绿僵菌用于澳洲甘蔗和牧草害虫仿制制剂出现,其应用才算取得较大进展。之后几年,国内外均研制出各自绿僵菌药剂,用于草原蝗虫和地下害虫的防治,取得显著成效。至此,绿僵菌的研究和应用,才成为生物防治领域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