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侯 作品

第 328 章 希望(第2页)

小王没忍住,再次‘咔嚓’一声,于是又一张【憨憨全家福】。

“等洗出来了,照片和胶片都给我吧。”

阿木古楞在《首都早报》做画师时跟小王小丁做同事,熟悉得不能更熟悉了,当即开口讨要。

“都是你的,等你今年陪林同志回首都,一起给你。”

小王不经意间说出了阿木古楞去《首都早报》当画师的真实目的‘陪林雪君’,害阿木古楞脸热了热。

登记好熊猫宝宝的今日状态数据,四人依依不舍地离开小屋,将熊猫宝宝交给饲养员带去【希望馆】交还它亲妈——

现在驱虫结束了,熊猫妈妈的奶可以喝了,熊猫宝宝便也能放归妈妈身边。

在熊猫宝宝开小灶做检查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引开熊猫妈妈,偷偷把宝宝带走。

跟贺园长道别,准备回招待所时,林雪君又遇到了来成都交流工作的四川优秀标兵团队。

错身时,川西标兵苟晓丽激动地喊住她。

“林雪君同志?!”

这一声惊呼后,瘦小很精干的女同志冲上来,激动地朝林雪君伸出右手。

林雪君与之相握后再次听着对方嘴巴超快地讲述过崇敬之情,林雪君羞得满脸通红。

也不知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总之一眨眼就变成了所有标兵排队过来与林雪君握手。

在某个瞬间,负责接待林雪君的刘干事觉得,林同志好像也成了这个动物园里被参观的一员。

还是可以近距离参观、能握手摸一摸的那种。

握过了手,标兵团要进,林雪君一队要出。

直到错开很远了,林雪君回头仍能看到苟晓丽站在原地不停朝她摆手。

真是情感炽烈的姑娘。

回到招待所时,林雪君收到了刘干事递过来的一个信封,里面装着这次救治大熊猫的诊资。

林雪君自觉摸熊猫摸到过瘾,收获早超过自己付出的了,但推拒几番后,还是被刘干事按着手收好了这些钱。

到晚上,她和朋友们一起被请去招待所边的大食堂。畜牧局的领导亲自参加这次的送别宴,并为林雪君准备了一桌充满四川特色的大餐。

切片的草鱼跟酸萝卜一起煮过,铺上花椒、辣椒碎,再浇上草野生长的黄花菜榨的菜籽油。

菜先上桌,浇油的时候大厨专门跑出来,当着林雪君等人的面“呲啦啦”开浇。油香、辣椒香、花椒香瞬间冲开,弥漫整屋,令人胃口大开。

虽然用油量比后世小几十倍,但已经香到人想吞舌头了。

鱼肉的嫩,辣椒的鲜辛味,特殊的味型一瞬间便征服了林雪君三人,即便被辣得嘶嘶哈哈仍停不下筷子。

这一道大菜已够让人满足的,后面居然还有干巴巴焦香的辣椒炒鸡丁,软嫩的泡椒炒兔丁,风味独特的腊肉炒辣椒……

除了又辣又鲜的肉食,大家也尝到了具有野菜清香味的蒿子粑粑。

桌上甚至还有一碟凉拌鱼腥草,衣秀玉吃得很快,林雪君却连一

口也咽不下去。

∷轻侯提醒您《草原牧医[六零]》第一时间在[笔_趣阁小说]更新,记住[(.co)(com)

等一桌美味空盘,三个人已吃得满脸热汗,鼻子眼周都红彤彤了,俨然醉酒一般的熏熏然。

饭后,林雪君感谢了四川畜牧局领导的招待,对方则感谢了林雪君对此次工作经验的分享、对熊猫的救治,以及对藏区的帮助。

热热闹闹离开大食堂,热闹到招待所,终于也到了分别的时候。

在外的工作全部结束,要回家了。

……

十一月中旬,林雪君带着衣秀玉和阿木古楞坐着火车踏上归途。

在车站送别后,同来送行的付宇惠先生、贺园长、动物保护单位的同志各拿到了林雪君送的一封信。

在走出火车站前他们便迫不及待地依次拆开了信,付宇惠先生信中的文章是关于野外熊猫观察的知识与可能性描述——林雪君将后世的知识,巧妙地使用猜测、推测、书籍中读到等方式向付宇惠先生尽数托出。

在信件的最后,她希望付先生能召集同样有热爱、有知识、有能力的同志,尽快开展卧龙自然保护区等地野外熊猫的追踪与研究。

付宇惠先生捧着信越看越激动,在读到最后时已决定立即推动这件工作。

“五一棚”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或许能更早出现,也少走弯路,更快地获得最正确的关于熊猫研究的方向与结论。

贺园长收到的信封中提及了各种野生动物繁育研究的细节和关键点,并以这些知识引申向熊猫的繁育、救治与养护工作。其中也包括林雪君这段时间观察得出的一些结论:熊猫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自然布局,需要什么样的食谱保证营养均衡等等。

在信件最后,她也提出期望真正的熊猫馆能建成,第一只人工帮助繁育的熊猫宝宝能诞生。

动物保护单位工作者们收到的信中则提及了动物麻醉技术、动物搬运工作等等许多内容……

三方人收起信件后,互望间在其他人眼中也都看到了激动、感慨等诸多复杂情绪。

“这世上怎么会有林同志这么有精力的人啊。”

“是啊,专业知识如此充足。”

“好像对什么都充满了热爱。”

“是啊……”

这一次与林雪君短暂的相聚结束了,每个人都期待起下一次的重逢。

……

……

关于林雪君同志藏区救人救牲畜的故事在各大小报刊上陆续登载。

那些艰辛的、感人的故事逐渐在人民之间传播,不仅工业生产中有英雄,现在畜牧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英雄。

火车上,坐在对面的大叔因为曾经有机会看到林雪君当标兵上电视的镜头,一眼就认出了她。

无论如何非要跟她分享花生和白酒,林雪君接受了对方的花生,白酒是怎么都不肯喝的。

“不行不行,大叔,真的喝不了。”那么辣的东西,一口就醉人的东西,可不敢喝。

花生吃了一小把,隔壁女同志看的报纸忽然吸引了林雪君的注意,只见大标题上赫然写着:《植物乳酸菌用于青贮技术取得成功》。

“!”林雪君主动上前借来报纸,跟衣秀玉和阿木古楞凑着头一起将文章读了下来。

他们在藏区‘开疆拓土’时,家乡的同志们也没有闲着。

草原研究所的植物乳酸菌应用于青贮,替代动物乳酸菌取得了大成功。

以后研究出更好的储存和运输方法,努力繁育超多植物乳酸菌,就能代替动物乳酸菌、更好地帮助全国各地制作青贮饲料了。

青贮搞好了,小尾寒羊等牲畜就都能养,畜牧业生产将很快迎来一波上扬。

真是令人期待,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心情一瞬间嗨起来,林雪君几人当即取出自己带的果子、坚果等食物,分享给同车厢的同志们一起庆祝。

再转向邻座大叔,林雪君一改方才的推拒,豪迈地将自己保温杯杯盖递到大叔面前,高兴地道:

“大叔,谢谢你啦,你的好白酒,给我一点吧。”

喝吧,干杯,醉着嗨着回家啦。

……

而在林雪君等人还在火车上,全国人大代表票选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