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小手 作品

第107章 经书净童心(第2页)

 师父抱起易年来到中厅,易年看着满屋狼藉,疑惑的问着师父这是怎么了,师父笑着说道没事,东西旧了,一会儿扔了就好。

 易年信了。

 从屋中用脚扫出一块空地,把易年放下,去后屋拿了本书,是一本佛经。

 易年看着师父,说道师父你拿书干什么。

 老人坐到易年身边,对着易年说道:

 “经书能静心,你耳朵好用,听到的声音太多,才会扰的头疼,从今天起,你要学会只听有用之声,摒弃无用杂音”

 小小的易年不懂,问着师父怎么学,师父把书放在易年身前,笑着说道:

 “方法就在这些经书里”

 “可是我不会读啊,师父”

 “我会”

 自那日开始,易年每天起来,都会坐在中厅,听着师父给自己读那经书,易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听着师父的声音,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安静了好多。

 被易年砸坏的桌椅,老人通通扔了出去,整个房间空荡荡,只有一老一少两个身影,日日读着经书,日日听着经文。

 直到后屋的经书通通被师父读了三遍,易年整整听了四年。

 这年的少年,七岁了。

 识字了。

 老人便不再继续给易年读经,而是找了把椅子,坐在空空的小院里,日日看着竹林。

 空荡荡的中厅里,只剩易年一个人,翻着经书,默默看着。

 而那耳聪的毛病,不知道是随着时间好了,还是读这经书真的有用,现在的易年做到了师父几年前说的那样,只听有用之声,摒弃无用杂音。

 不是耳朵退化了,而是想细听的时候,还是如从前那般好用,不想听时,与常人无异。

 每本都看了几遍,易年看的无聊,有的能看懂,有的看不懂。

 看着易年无聊的样子,师父说着不用总看那些经书了,想玩就出去玩,别跑的太远,不想出去的话,后屋还有别的书,反正你也识字了,想看就去看吧。

 易年整理好看了多年的书山,开心的跑出小院,院外的草长的正好,易年躺在青青草地之上,享受着夏日里温暖的阳光。

 青山的空气,确实好闻,易年贪婪的呼吸着,脸上挂着笑。

 不用看书的日子也很无聊,易年在青山上,山谷中玩了几天,便不再出去,师父问着怎么不去了,易年回着自己一个人无聊。

 师父笑了,没有说话,也不理易年,喝着茶,看着竹林。

 易年又开始了看书的日子,不过比以前精彩不少,师父的书很多,什么都有。

 趣闻杂谈,民间话本,修行秘籍,算数推演。

 易年都有兴趣,看的也开心,有时候看不懂了,就搬着小板凳坐在师父旁边边看边问,师父懂的很多,易年的各种问题不用思考,都能答的上来,有时还会给易年讲讲山外的精彩世界。

 一读一问,一答一说,又是三个寒暑过去,易年十岁了,长高了不少,不过很瘦,但力气大的出奇。

 读经书的第二年,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拿着师父给的木剑,向着竹林走去,师父问干什么去,易年回着想砍棵竹子做家具。

 师父笑了,没有说话。

 看着小小的身影朝着竹林走去,嘴里喃喃道是天意吗?

 没管易年,只是看着那小小的身影费力的劈砍,力竭之时,绿竹不见半分断裂痕迹。

 苦着小脸回到木屋,嘴里说着太硬了,以后力气大了再砍,一定会砍动的。

 几年之后的今天,十岁的易年已经去过了无数次竹林,从开始的木剑换成师父平日里砍柴生火的砍刀,终于在这一年,竹林少了一根竹子,中厅里多了一张小桌。

 几天过后,竹子又少,屋里多了两把椅子,不好看,但是能坐。

 晚间时候,师父望着星空,易年坐在师父身边,看着师父一动不动的盯着天空,好奇问道:

 “师父,天上好看吗?不就是些星星嘛?”

 “不止星星”

 “那还有什么?”

 “万物”

 “什么万物?”

 “周天星斗,能算世间万物”

 “什么都能算?”

 师父看着易年,想了想,又看向天空,说道:

 “也不是,有些也不能算”

 “那没意思,我不学了”

 老人笑了,说着不想学就不学,那你想学什么呢?

 易年歪着头,不知道怎么回答。

 师父问道:

 “当个将军,以后统领千军万马纵横沙场?”

 易年想了想,说道:

 “那要死很多人的,我也不想学”

 老人笑了,又继续问道:

 “那学修行,以后成为高手,保护弱者,为人间除恶?”

 易年听后,想了想,觉得比当那大将军强,对着师父说道:

 “嗯,这个好,那我学修行”

 老人点头,笑着说道:

 “那从明天开始,为师就教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