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权谋大师赵匡胤在线分析刘彻对霍光的算计!(第2页)
但凡霍光真的信了刘彻这个什么“周公”的名号,放心大胆的去掌权。
你霍光就去吧,包你霍家分分钟死无全尸哈。
那问题来了,霍光是怎么破解的呢?
答案是——破解不了。
对,就是破不了!
刘彻可是千古大帝,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直到死前的最后一刻都牢牢掌控掌控着整个大汉。
这样一个纵观华夏五千年都堪称最优秀帝王的人,殚精竭虑地为霍光设下来的环环相扣陷阱,霍光拿什么去破?
当然,霍光也并非没有努力。
忠不忠诚,先放在一边。
就拿正常人的心理去想吧。
刘彻都说了让霍光当周公,但实际上却完全不给霍光周公的权力,反而各种下套想要困死霍光。
就算霍光不想篡位也好,最起码他肯定也想当一个真正的周公,拿回历史上那位周公该有的权力吧?
退一步说,即便霍光安分守己,就当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辅政大臣好了。
谁能保证将来金日磾这些人不会觊觎霍光这个首席大臣的位置,联手搞掉霍光?
都是当官的,谁不想进步?
那霍光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呢。
其他三辅臣中,上官桀是霍光的亲家,这个可以留着当盟友,肯定是不能动的。
金日磾能力太强资历太深权力又大,对霍光又知根知底。
一上来就搞金日磾,那就正中刘彻的算计。
霍光真要出手,哪怕是联合上官桀出手吧。
金日磾马上就会去找桑弘羊、鄂邑公主再加一个田千秋,足够反杀被重重限制的霍光了。
于是霍光推动了桑弘羊的辩论。
道理也很简单。
就是要利用已经遍及大汉的儒家,打掉御史大夫桑弘羊!
御史大夫这个官职,那可是内斗神器啊。
掌管法律的,随随便便一桩小案就能搞成通天大案,拿下政敌不要太简单。
为啥是儒家去搞桑弘羊呢?
答案也很简单,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么多年,儒家早就已经成为天底下最大的思想流派了。
桑弘羊过往那些年在全天下疯狂敛财,受害最重的,当然就是弟子数量最多的儒家啊!
儒家不搞你桑弘羊搞谁?
早在刘彻还活着的时候,儒家就是弹劾桑弘羊的主力军。
霍光跟在刘彻身边这么多年,对这种情况烂熟于心。
霍光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去找那些大儒,只需要在某些时候稍微表个态,比如说——推动一场公平公正公开的辩论。
桑弘羊的大劫难不就来了嘛。
那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金日磾不直接支持桑弘羊,而是选择不见,让桑弘羊去辩论呢?
答案是:救不了。
霍光推动桑弘羊的辩论,名义是啥?
是废除刘彻在世时的诸多苛刻政策啊!
这是天下人翘首以盼的事情,甚至是刘彻在临死前几年再三强调的事情。
这是大义。
有大义的名分,霍光奉先帝之遗诏让桑弘羊辩论一下而已,又不是撤桑弘羊的官。
金日磾怎么反对?
但问题是,如果这辩论里桑弘羊输了呢?
那儒家就会群起而攻之,发动天下舆论去弹劾桑弘羊。
桑弘羊这个御史大夫就一定会下台。
霍光就可以让自己的人上位,就算抢不到御史大夫,哪怕是能拿到御史中丞之类的职务,加之新上来的御史大夫也不可能再获得辅政大臣的称号,那霍光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
所以金日磾没办法见桑弘羊。
见了之后怎么说?
老桑啊,我知道你输了就完蛋了,可我没办法保你啊,霍光名正言顺,你就尽量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话要说出来,那桑弘羊不和金日磾当场翻脸才怪。
不说,好歹桑弘羊心里还会想着“关键时刻金日磾肯定救我”,那还能拼一波。
说了,桑弘羊说不好转头就投了霍光。
于是桑弘羊就转头去找了老丞相田千秋。
田千秋虽然说话含含糊糊,但意思桑弘羊听得懂。
老丞相不断提及先帝,意思就是说,老桑啊,先帝的布局,我田千秋懂!
有这句话,桑弘羊就放心了。
既然田千秋懂,那关键时刻田千秋多半也会站出来。
对付几个儒家学者,桑弘羊还是不虚的。
桑弘羊怕的是霍光突然搞什么幺蛾子。
有田千秋的保证,再加上对金日磾的希望寄托,桑弘羊就能去拼这一波。
没成想,桑弘羊正打算去拼呢,金日磾死了!
作为刘彻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金日磾居然这么快就死了。
这下,刘彻的布局立刻崩掉了一大块。
不,几乎可以说是全崩了。
金日磾一死,霍光立刻放弃了辩论,开始全力争夺金日磾空出来的这一大块权力。
结果就是原本由金日磾掌控的尚书台落入霍光手中,霍光终于拥有了实际上的行政权,即便还不是那么名正言顺。
右将军上官桀还是霍光的亲家,军权也落入了霍光的手中。
行政权和军权到手,霍光立刻大力提拔霍家一派的官员。
为了拉拢上官桀,霍光甚至允许上官桀在霍光每个月休沐的时候暂代执政。
于是霍家势力占大头,上官家的势力占小头。
其他的势力嘛,自然就是靠边站了。
只能说,刘彻对霍光的算计固然非常精妙,但唯独有一件事情是刘彻这种千古大帝也无法掌控的。
人的寿命。
刘彻又怎么能想到,仅仅比霍光年长了三岁的金日磾,竟然在刘彻死后没两年也死掉了呢?
正常的情况下,金日磾至少能限制霍光一直到刘弗陵成年为止。
那接下来就是刘弗陵的事了。
金日磾的死太关键了。
哪怕金日磾晚死几年,情况都不至于是这样。
霍光刚刚站稳了大司马的位置,就笑纳了金日磾死后空出来的权力大礼包。
行政权也有了,军权也有了。
小皇帝刘弗陵看似高高在上,霍光每件事情都要请示。
实则,刘弗陵压根就没有任何权力啊。
刘弗陵甚至没办法公开反对霍光。
这可是先帝刘彻给刘弗陵指定的周公啊。
周公霍光事事向刘弗陵请示,刘弗陵不但不领情,还要反对霍光?
那刘弗陵麻烦就大了。
周武王当年让周公辅政周成王的时候可是说过一句话的,“若此子不当为王,弟可代之。”
霍光不姓刘,当不了皇帝,可按照这句话,废掉刘弗陵不成问题。
赵匡胤说到这里,冷笑道:
“对了,这时候刘弗陵已经知道桑弘羊要辩论的消息了。”
“被搁置了好几年的辩论此刻突然重启,意味着霍光准备对桑弘羊下手了。”
“呵呵,桑弘羊没了金日磾的帮助,一旦垮台,朝政就尽在霍光与其亲家上官桀手中。”
“到时候还剩谁?一个垂垂老朽又不是辅政大臣的丞相田千秋,加上一个女流之辈的鄂邑长公主,这两个人能帮刘弗陵翻盘?傻子都不信啊。”
赵德芳一点点地瞪大眼睛,良久才道:
“霍光原来如此狠毒吗?”
赵匡胤唔了一声,淡淡道:
“这其实跟狠毒不狠毒没什么关系。”
“官场就是如此,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上,纵然什么都没做,也会有无数人前赴后继想要打倒霍光并取而代之。”
“霍光之前的做法是获得皇帝的信任,但如今嘛肯定是不行了。”
“他要么就是打倒所有可能的政敌,自己独揽大权。要么就是迟早有一天被某个人打倒,成为别人踏上大司马之位的垫脚石。”
赵德芳突然福至心灵,问道:
“这也是刘彻对霍光的算计吗?”
赵匡胤惊讶地看了一眼赵德芳,露出了赞许的表情。
“对。这应该是刘彻对最恶劣情况的算计。”
“总有后来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