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 作品

第165章 他们破釜沉舟,我们也破釜沉舟!

 于谦终究还是接下了重任。

 如果可以,他绝对不接,但问题是现在没人扛得住,也没人想扛。

 朱祁钰扛起的是皇帝的责任,但总不能让一个数月前还是逍遥王的他,去指挥大规模作战吧?

 于谦接下重担,所有人都满意了,朱祁钰可以松口气了,群臣也达到了目的,可谓是皆大欢喜。

 唯有于谦苦楚,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过有朱祁钰那句‘国难当头,任何事都要让步’,他说不出拒绝的话。

 唉,但愿事后可以补救吧……于谦在心中暗叹。

 ~

 次日清晨。

 石亨率军赶至京师。

 作为大同总兵官,石亨绝不是只会打仗的莽汉,他将大军驻守在城外,仅带着十余亲卫进城。

 这个节骨眼儿上,不经请示就带近一万五千将士进城,着实有些惹眼,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谨慎。

 他这次来是立功的,可不是找不痛快的。

 石亨没有去皇宫,他跟朱祁钰实在不熟,便直接去了兵部衙门。

 大同离京师并不远,石亨有心往上爬,自然对京师的局势关心,知道于谦跟朱祁钰的关系十分密切。

 兵部衙门后堂。

 两人落座,于谦直入主题:

 “你这次带来了多少人?”

 “一万五。”石亨技巧性的邀功,“都是步卒,下官怕来得晚,这回是真真豁出命去了,将士们这趟着实辛苦。”

 “辛苦了。”于谦给予正面肯定,“稍后本官会向皇上请奏,犒赏一下将士们。”

 不管石亨是什么心理,人家急匆匆跑回来是为解国难,武将有建功立业之心,向来都是褒义,不能寒了人心。

 石亨矜持的说:“食君之禄为君分忧,鞑子进攻的是宣府方向,从关外赶去无异于肉包子砸狗,从关内又怕不赶趟;

 京师是国本,所以下官第一时间就率军赶来,所幸没来晚。”

 于谦点头,欣然道:“石总兵如此果断,真可谓是及时的很啊!”

 一万五兵源已经很多了,有了这些人的加入,于谦信心更足。

 这是在大明,且还是京师,只要能坚持住,不被一波猝死,鞑靼根本赢不了。

 石亨讪讪道:“其实,这也是李七品…咳咳,李都给事中的建议。“

 他倒不是君子,而是当时李青说这话时好多人听到,他怕事后走漏,索性敞亮些。

 “不管怎么说,石总兵能及时赶到,就是大功一件。”于谦依旧肯定石亨,心里却在暗暗叹息:先生啊,你难道真殉国了吗?

 说实在的,于谦心里也慌,能不慌吗?

 这一仗要是输了,可就全完了,这么大的压力换谁都慌。

 “鞑靼最快明日上午,最慢后天傍晚,应该就能兵临城下。”于谦沉声道,“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你即刻就出城带大军进来。”

 “下官遵命。”石亨恭声道,起身走了两步,又回头问道:“敢问于尚书,京师驻军……”

 “他们已经在九门驻扎,你应该看到了才对。”于谦有些诧异。

 石亨讪笑道:“下官的意思是,京师现在有多少人啊?”

 “不少。”于谦故作轻松道,“算上你带来的这些,都十好几万了。”

 于谦没说谎,但又说谎了。

 这些人中有近一半是屯田兵,当然,屯田兵也是兵,他们也是会操练的,但他们基本上没作战经验,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六七万。

 算上石亨带来的这些,也不够九万。

 但人数的确有十好几万,战力方面有水分,兵源数量却是实打实的。

 石亨不明就里,惊喜道:“兵源竟来的这么快?”

 “啊,本官提前做了部署,”于谦说道,“后续咱们的援兵会越来越多。”

 后半句是实话,因为调兵令已经发出去了,但山高路远,啥时候能到就不一定了。

 不过山.东的援兵应该用不多久,估摸着快则五日,满则七日便能赶来。

 石亨心中稍安,谨慎的问:“有十几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