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 作品

第21章 眼前的,才是事实!(第2页)

 李青真正担心的是,朱见深因为万贞儿,耽误了正事。

 可从结果来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年前万贞儿就住进宫了,但朱见深并未耽误政事,除了大婚停了一次朝会,可那次跟万贞儿没关系。

 再联想到朱见深处理废后之事的冷静、克制,以及废后之后册立王贵妃为皇后,足以可见朱见深并未被爱情冲昏头脑,没有册立万贞儿为皇后的想法。

 李青忽的摇头一笑,自嘲道:“活生生的事实在眼前,何必信那些真相不明的事。”

 贞儿听不懂他话中意思,小声问:“永青侯可是担忧奴婢祸国?”

 “那倒不是。”李青好笑地摆摆手,“你没那么能力,尽管你很聪明。”

 李青不是小瞧万贞儿,而是女子的聪明,大多不适用庙堂,且万贞儿的底子太干净了,根本不存在吴氏那种情况。

 更重要的是,她年龄太大了,不被世俗接受。

 朱见深不会册立她为皇后,群臣也不会跟她,亦或她的家庭有交集,因为他们都要脸面,所以万贞儿没可能祸乱朝纲。

 算了,自己可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三好青年,怎能跟那些腐儒一样……李青摇头失笑。

 “永青侯可是不信?”贞儿见他摇头,有些急了。

 李青摆摆手,“倒也不是,嗯……总之,你好自为之。”

 他语气冷了下来:“你若真敢有坏心思,我有办法杀你。”

 “奴婢明白。”贞儿点头。

 接着,希冀的问:“这么说,永青侯是不反对了?”

 我又不是你爹,貌似不用非让我点头吧……李青好笑地点点头。

 贞儿狂喜,在她看来,搞定了李青,就成功了一半。

 少顷,朱见深踏进大殿,哼道:“问完了吧?”

 “完了,”李青起身,“臣告辞。”

 “等一下!”朱见深叫住他,“以后跟石亨一样,每月来上两次朝。”

 李青想了想,两次的确不算多,便道:“可以,不过……俸禄方面,能不能…呵呵……”

 “国库不富裕,你得体谅朕。”朱见深正色道,“草原局势还未最终确定下来,弄不好要打仗,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再说,你都这么一大把岁数了,要那么多钱做甚?你花得了吗?”

 朱见深揶揄道:“你可知,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

 “人活着,钱没了!”

 “不不不……”朱见深反驳:“是人死了钱没花掉。”

 …

 出了皇宫,李青转而去了兵部衙门。

 “那边儿来信儿了没?”

 “有了。”于谦点头。

 李青身子前倾,紧张道:“瓦剌大胜了?”

 “差不多吧,”于谦说道,“鞑靼已经在撤了,丢弃大营,大规模撤退,瓦剌得胜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存在意外了。”

 大规模作战,很少有能做出示敌以弱战术的,因为人太多了,控制起来特别难,很多时候退着退着就成真的了,绝大数情况都难以做到说退就退,说战就战。

 尤其是草原上的战斗!

 他们拼的都是勇猛,并不执着于战术,且都是马站,回头十分困难。

 李青吁了口气,神色放松下来,笑道:“不枉大明这些年来的扶持,瓦剌还是可以的,没让我失望。”

 于谦也笑着说:“是啊,这样一来大明就不用打了,不仅能减少许多开支,也避免了拖入战争泥潭。

 不过…石亨那边……”

 “他同意了。”李青道。

 “这就没问题了。”于谦欣然道,“有他出马,倒不用担心出什么纰漏,这一关,总算得到了完美解决。”

 “别高兴太早,这还没开始呢。”李青摇头道,“且后续安排也要做好规划,这么多人投奔,是福,也不定完全是福,若是闹起动乱,反而会成为祸事。”

 “嗯……先生可有高见?”

 李青蹙眉想了想,道:“这次不能再让那些人去辽东了,不能让草原部落的人赶平,甚至超过汉人。”

 于谦缓缓点头:“那让他们在哪儿落脚?”

 “关外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大明的疆土,就让他们生活在那儿吧。”李青说。

 “这…怕是不妥吧?”于谦皱眉道,“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是来投奔大明的,之前那些人有房、有地;

 轮到他们来投靠,大明却都不让他们入关,这…实在说不过去,很容易激起他们抵触情绪。”

 李青呵呵冷笑:“有情绪给我憋着!”

 “先生……”

 “不必说了。”李青认真道:“你记着,是他们求着大明,可不是大明求着他们,没必要惯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