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布局!

 “朱佑樘……”

 小孩重复了一句,挠挠头:“父皇,这就是儿臣的名字?”

 “昂,不赖吧?”

 朱见深一叉腰,洋洋得意:你老子有才吧,赞美吧我滴儿……

 “能不能换一个?”小孩觉得不咋好听。

 这名字一点也不霸气,且古怪拗口,反正他是这么觉得。

 朱见深笑容一僵,脸彻底黑了。

 “好小子……”

 眼见又要挨大嘴巴子,小孩忙解释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这名字有些古怪,儿臣愚钝,您要觉得好,那就叫这个吧……”

 朱见深这才放下扬起的巴掌,哼哼道:“算你识相!”

 不过儿子已经读书认字了,有些事是要说清楚,老朱家的传统得传承下去。

 于是,他开始科普朱家皇帝名字的由来:

 “咱们太宗这一脉,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到了你这儿,只能以朱佑开头;

 且朱氏子孙最后一个字都要涵盖五行属性,按照五行相生来,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朱氏子孙无穷尽也;

 所以……你这名字已是极好!”

 朱佑樘不理解,“为啥要这样?”

 有意见问太祖去……朱见深哼道:“太祖就是这么定的,你不服?”

 小孩见老子一副:你小子悠着点儿说话;便也不敢再提出异议。

 “朱佑樘……”他又重复了一遍,忽觉若按父皇这说法,这名字还挺可以了。

 这就好比……他觉得饭菜不好吃,结果父皇给他馊饭,完事儿再问他饭菜好不好吃,

 咦?还可以诶。

 小孩接受了这个乍一听很古怪的名字。

 朱佑樘,虽听着古怪些,但他有名了,属于他的名。

 想到这儿,他雀跃起来……

 “谢父皇赐名。”朱佑樘下床,恭敬磕了个头。

 朱见深这才露出笑意,点头道:“也就是你命好,摊上个有学问的父皇。”

 “呃呵呵……”朱佑樘不知吐槽为何物,只能陪着干笑。

 “父皇……”

 “嗯哼?”

 “我饿了。”

 “……”

 ~

 李姑娘被册封淑妃,对于这个封号她很知足,不过,让她郁闷的是……姓给她整错了。

 她委婉跟周太后提了一下,不料,周太后却说:这是皇上安排的。

 闻言,李姑娘便也不再多言。

 她隐隐有种预感,皇上这是故意为之。

 李姑娘的预感没错,朱见深却是有意为之,甚至连她的名字都给抹了去,只留下纪氏二字,其目的,便是防止日后大明出现土司外戚。

 当然,外戚并非纯粹贬义词!

 事实上,历代王朝外戚之所以屡屡出现势大,究其原因不过是皇帝上位后,巩固皇权的手段罢了。

 就单对皇帝而言,外戚非但不可恨,甚至很可爱。

 外戚对皇帝的忠心,不亚于太监,更有甚之!因为,外戚和皇帝有共同利益——太子!

 而外戚势大,也都是皇帝一手造成的结果,因为皇帝需要外戚帮自己跟臣子斗。

 为什么不培养自家人,而培养外戚?

 很简单!

 因为自家人是有资格抢皇位的,但外戚没有,这也是明明历代王朝都有外戚专权的例子在前,却仍是不可避免还会出现外戚势大的原因所在。

 没办法,跟自家人相比,外戚的威胁要小上很多……

 不过,朱见深没有培养外戚的必要,他自信,靠自己就能摆平群臣!

 且外戚虽好,却会不可避免地给下一任皇帝留下难题,尤其,这个外戚还是土司背景。

 这也是朱见深这么做的原因,虽然只改了个名儿,可就这一点,便能堵住李姑娘娘家的晋升之路。

 但凡有一点不合理,即便他日儿子上位有那个心,群臣也会以此为借口,极力阻止外戚进入政治舞台,以防被其分权。

 当然,朱见深亦有自信,在临走前彻底摆平官僚集团,为儿子扫平障碍。

 朱见深可谓是煞费苦心……

 傍晚。

 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跟朱佑樘想象的不同,并不是一家三口一起吃,而是爹爹、娘亲、奶奶,及一大堆姨娘一起。

 更让他失落的是,不但不能跟爹爹娘亲一起睡,而且跟娘亲也要分开,只能自己一个人住。

 宫殿很大,很豪华,他却一点也不开心。

 仅有六岁的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竟是失眠了……

 次日,奉天殿。

 君臣之礼过后,群臣将国本搬上了台面。

 吏部尚书尹旻出班:“皇上即位十余年,储君却还未立,天下人心望此久矣,望皇上早下决断。”

 内阁大学士商辂出班:“皇子出实宗社之福,当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