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西缉事厂(第2页)

 汪直恭声应是,心中激动坏了,这次要干好了,再进一步指日可待!

 然,他没想到的是,他已经这么快了,背后之人的切割速度,比他办案的速度还要快。

 待他拿人之时,上吊的上吊,跳井的跳井……活口不过三五人,且都是小喽啰。

 汪直又怒又惧,本是大功一件的差事,硬生生成了天大的罪过。

 但,人都死了,他又没能力救活。

 只能先将活人抓住严加看管,然后进宫跟皇上请罪。

 傍晚,

 汪直进宫,战战兢兢地汇报了拿人结果。

 朱见深听后先是呆愣,后又失笑,笑声越来越大,乾清宫中笑声滚滚回荡。

 “好啊,好……!”

 汪直脸都白了,他明白皇上这是怒到了极点,远比掀桌子骂脏更可怕。

 差事办成这样,他自觉难赎其罪,只得道:

 “请皇上责罚!”

 笑声依旧……

 汪直以头抢地,浑身直哆嗦,只觉命不久矣。

 这回,怕是皇贵妃也保不住他。

 刺王杀驾的天大之事,被他搞成这样,他不死谁死?

 许久,笑声方才逐渐停歇。

 朱见深嗓音幽冷:“汪直。”

 “奴婢在。”

 “结案吧!”

 “是……啊?”汪直惊呆了,震惊皇上居然没有降罪,更震惊皇上竟然……就这么算了。

 “结案!”

 “是,是是,奴婢遵旨。”汪直忙不迭磕头,“奴婢这就去昭狱,明儿个午时三刻亲自监刑。”

 “嗯,行刑前把案件公开,明正典刑!”朱见深说。

 汪直磕头:“奴婢明白,奴婢遵旨。”

 朱见深没有再说什么,起身去了内殿。

 好一会儿,汪直才缓缓抬起头,脊背已然被冷汗打湿。

 他心惊肉跳地从地上爬起来,定了定神儿,而后快速往宫外赶。

 汪直都觉得不真实,皇上怎么突然这么好说话了?

 可他哪里知道,朱见深要掀桌子了,不过了的那种。

 这也不怪他,换成任何一位帝王,都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必须要施以雷霆手段!

 ~

 今晚,朱见深没去后宫,连贞儿也没见。

 他一个人待在乾清宫,端坐在御案前,书案上,明晃晃写着几行大字。

 外廷、内廷、锦衣卫!

 外廷苦他久矣,不料,内廷也出了纰漏,且负责保卫他安全的锦衣卫侍卫,亦有严重过失。

 三大重要机构同时出问题,他这个皇帝……睡不着!

 再不严厉反击,指不定哪天熟睡之际,有人进宫给他来一下子。

 这一夜,他没合眼……

 ~

 次日。

 妖人李子龙勾结宫廷内侍,闯入宫中意欲行刺的大案公之于众。

 同时,狐妖夜出伤人,也给结了案。

 半晌午,主犯李子龙,从犯郑忠几人,被押赴西市。

 午时三刻,明正典刑。

 仅一日功夫,天大的案件就盖棺定论了。

 中午,朱见深下中旨,升皇贵妃万贞儿之弟万喜,为锦衣卫指挥使;升皇贵妃万贞儿之弟万通,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群臣缄口不言。

 又一日后,朱见深再下中旨,升汪直为御马监掌印太监。

 群臣心中愤怒,缄口不言。

 三日后,朱见深又下中旨,开办西缉事厂,御马监掌印太监汪直,为提督太监。

 之所以另设西缉事厂,是因为汪直太年轻了,让他空降东厂厂督,他未必镇得住。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汪直是御马监的人,而太宗规定,东厂厂督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

 二者不同属,且他对司礼监也没那么信任了,只能另设!

 这次,群臣不得不言。

 汪直做站班太监时,就敢将他们拖至午门,不论官职大小尽皆打板子,这要是做了厂督,他们还能好?

 奉天殿上,群情激愤。

 “皇上已有锦衣卫、东厂,何故再设西缉事厂?”

 “太祖设锦衣卫,是为监察百官;太宗设东厂,是为掣肘锦衣卫;今皇上设西缉事厂,却是为何?”

 “一厂一卫相互制衡,乃太宗定下的策略,皇上今日之举,是以为太宗不够英明吗?”

 朱见深淡淡道:“众卿可要抗旨?”

 “……”

 中旨是不能抗的,至少不能明面上说。

 “臣等只是劝谏皇上,非是抗旨。”

 朱见深笑了:“可你们这又是闹哪样?”

 “……皇上三思!”

 群臣拜倒。

 朱见深不为所动。

 “若皇上一意孤行,请准许臣等致仕还乡。”

 “可以!”朱见深痛快答应,“想致仕还乡的,回去写个折子呈送上来,朕一并批了。”

 “……”

 “众卿可还有异议?”

 “……”

 “散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