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物是人非(第2页)

 “你呢?”李青问:“你有什么打算?”

 “我?”朱祁镇苦涩一笑,“我还能有什么打算,就这样吧,安心养老便是。”

 李青眉头微皱:“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先生何以问出……此言?”朱祁镇好笑道,“你清楚,我一旦回来,就只能如此,大明的太上皇不住在皇宫养老,还能流浪不成?”

 李青沉默片刻,道:“觉得闷的话,我带你出去转转,你这样会闷出毛病的。”

 “不了。”朱祁镇理智拒绝,“还是安分些吧,我这个当爹的没帮到儿子分毫不说,反而还……唉,怎能再给他添麻烦,就这样吧,这样挺好的。”

 李青微微点头,不再劝,转而问:“朝局如何?”

 “我不清楚,”朱祁镇道,“自小钱走后,我就没出过长乐宫,你想了解……”

 顿了下,道:“他知道了你的身份,对吧?”

 “嗯。”

 “这就好办了,你直接问他便是。”

 “也行。”李青吁了口气,道:“手伸过来,我给你把把脉。”

 “用不着。”朱祁镇摇头拒绝,自嘲道:“我呀,过一天算一天,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有何打紧,不过是浪费粮食罢了。”

 李青无奈,却也没有强求。

 活得久真的好吗?

 未必。

 两人又聊了会儿,李青起身道:“明儿下午,你让皇帝去连家屯儿一趟。”

 “好,先生慢走。”

 李青‘嗯’了声,道:“早些休息吧,别总熬夜。”

 朱祁镇只是笑笑:“岁数大了,觉就少了,睡不着。”

 李青有心劝上两句,到头来也只是叹了口气,转身出了长乐宫……

 走在回连家屯儿的路上,李青望着璀璨星河,轻声感慨:岁月不饶人啊!

 才数年,却已物是人非。

 ~

 次日清早。

 李青去街上吃早餐,他太喜欢大明美食了,这些年在外,饮食方面可没少遭罪。

 包子、白粥、咸鸭蛋;馒头、咸菜、阳春面……这些再平常不过,甚至百姓们都不太稀罕的东西,李青却吃得香甜。

 “还是家里的东西好吃啊!”李青满足的打了个饱嗝儿,“伙计结账。”

 “客官,一共二钱银子。”

 “这么贵?”李青皱眉。

 你要不看看你吃了多少……伙计赔笑道:“客官,京城地界儿东西是贵些,但……都这价儿。”

 “行吧。”李青咂吧咂吧嘴,取出一锭碎银,“再来一笼包子,余钱不用找了。”

 “好嘞。”伙计一见大赚,笑得更开心了,还说了句吉祥话:“祝客官升官发财。”

 李青好笑摇头,接过伙计递上的包子,转身去了另一条街的粮油铺子、布坊。

 在外数年,大明的物价似乎又有所增长,他想知道如今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多少……

 货比三家,李青大致有了概念。

 以日常生活的角度折算,一两银子大概顶得上后世六百块左右,具体到方方面面肯定有些出入,但不会差太远。

 掰着指头算了算,刚才那一顿饭吃了小一百。

 不过他吃的东西不老少,普通人的话顶多三分之一就够了,换算到后世京都,这个价格倒也完全能接受。

 若是购买米面,这些钱足够一家老小两日食用,要是粗粮的话,差不多四五日。

 当然,这是只算吃一方面,不包含其他。

 回到连家屯儿时,已经半晌午了,李青没急着回家,沿着街巷散步。

 一路走,一路看,目之所及,百姓穿的都是应季衣服,补丁也不多,孩童衣服的布料明显还要好一些。

 显然,物价虽有所上涨,但百姓依旧活的起,且活得很滋润。

 见状,李青稍稍放了心。

 其实从宏观层面来说,物价小幅度上涨利远大于弊,既可以有效提升经济,也能稀释豪富手上的钱。

 在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件事。

 ——财富在往一小撮人手中汇集。

 若财富总值永远不变,结果只会是百姓活不起,所以,适当的增加货币,并不是件坏事。

 不然,李青也不会致力于对日本国进行掠夺,让其对大明进行金银输送了。

 表面看,金银只是冷冰冰的金属,但实际上并不是,它对大明朝廷,对大明百姓,都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其实大明宝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奈何,老朱家的人不懂得节制,若不是李青极力阻止,大明宝钞信用都耗光了。

 …

 一圈儿下来,都晌午了。

 李青来到小院儿门口,本想翻墙进去小憩一会儿,下午再跟朱见深谈国事,却不料,一个十二三岁少年,蹲在他家门口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