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690章 方援陈唇亡齿寒(第2页)

 只是好景不长,自从多尔衮下发了“剃发令”,加上肆无忌惮的“圈地”“蓄奴”等行为,很多山东百姓的内心就充满了严重的不满情绪。

 正好赶上浮山伯的北上,加上浮山伯收复东江和登莱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本来就对满清的民族压迫政策严重不满的各地血性汉子,受到了胜利的鼓舞,纷纷揭竿而起,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生了反清大起义。

 与原本的历史相比,此时的起义规模更大且更广。

 此起彼伏的义军,让清政府各处的兵力上捉襟见肘,方大猷只得将随行部将张汝行的所部人马,分为数十批次,从中抽调人马,赶赴各处作战,使得张汝行本部的人马急速萎缩减少,以至于到最后只有八百人。

 张汝行接到方大猷的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刻率领手下剩余的四位将领,从青州府城向东出发,一日便赶到昌乐县城,暂时驻扎下来,让内丁营都司侯天福,带领侦查人员,探查明军的详细情报。

 而明军方面的探查人员,也早已经将张汝行的出兵情况,报告到了张鹿安的跟前,张鹿安此时正在跟于七和张舆,讲述唇亡齿寒的道理:

 “鲁西虽然距离我方较远,但是无论是寿张的丁维岳、冠县的裴守政,还是嘉祥的宫文彩等等,他们都为我们牵制了的大量清军的有生力量,可以给予我们重大的臂助。

 所以无论是让他们投诚我们,还是让他们在鲁西自行发展,我们都会进行支持和帮助。

 他们能来,我们欢迎。

 他们不来,我们也要帮助。

 因为大家都是在抗清,目的是一样的。”

 “好,属下这就派人去跟老丁联系,他是坚决的抵抗分子,应该自己知道轻重的。”

 张舆率先说道。

 “好,我也给裴守政和宫文彩去信,希望他们能够有所回复吧。”

 于七说道。

 “报告!前方军情。”

 许不惑来报。

 张鹿安打开军情文书看了一遍,张舆和于七连忙询问怎么回事,张鹿安手里扬着信件,口中笑着说道:

 “咱们又来客了,这次必须要再次好好招待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