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989章 汉中王的应对之策(第2页)

 

素来跟王忠孝要好的甘源拔出了宝剑架在了郭小武的脖子上,郭小武面色如常地说道:

 

“如果我说,我们愿意将登莱交给阁下,不知道齐鲁王是否满意?”

 

“天上真会掉馅饼吗?恐怕是你们的圈套!”

 

“哈哈,齐鲁王,你还有的选吗?你的摇摆不定,让清廷很难真正信任你,他们现在只是暂时没有办法,一旦腾出手来,第一个惩治的便是你,难道你忘记了河南登封李际遇与山东曹州刘泽清故事?”

 

“少废话,你们平白无故,为何愿意帮助我?”

 

“我们只是想让你配合一下,我们会逐步撤退,把土地留给你们,但是你们不要进展太快,只要能和清廷有所交代便可。

 

我们会逐渐退出登莱的大部分土地,只会保留登州和芝罘岛,那里是我们的底线……”

 

郭小武说的已经足够直白,此时原本没有了主意的李宏义,本来就没有过多选择,只能按照张鹿安为他所设想的方式进行行动,从此以后,李宏义所率领的“齐鲁军”开始不断取得战果,逐步为清廷收复了大量的“国土”。

 

但是无论清总督李荫祖如何催促,李宏义所部的前进速度却始终缓慢,逼得李荫祖本人不得不率兵直接从北面进攻登莱明军,却遭到了明将张应举率部的迎头痛击,李荫祖不得不暂时退回青州城。

 

等到数月之后,明蓼方面基本带走了愿意离开的军民,被李荫祖当成废物利用的蔡天文和刘志友两部,才以不足三千人马,接连“收复了”重镇莱州城、招远和黄县,兵锋直达登州城外;

 

李宏义所部则是“收复了”胶州、莱阳和文登等地,兵锋直抵芝罘岛外。

 

而在此之前,明蓼军却有一段较为充足的时间来组织人力转运百姓,并抽调了部分大军主力前往朝鲜助战。

 

为了能够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更好地争取朝鲜百姓的人心,张鹿安派人送给朝鲜国王李淏一份《宣战檄文》:

 

昔尊父生前所签订《乙酋盟约》所规定……

 

然其尸骨未寒,不曾想其子淏却违逆父意,悍然撕毁《乙酋盟约》,认贼作父,是乃天下第一大不孝者也;

 

况且人生于世,当言而有信,尤其御国,更应开诚布公,不曾想李淏却为一己私欲,引狼入室,开门揖盗奉仲明,私贩国土于倭寇。广征壮丁从于军,泛采民妇清营妓。

 

于国于民,为害至深也。

 

淏身为一国之君,不思保境安民,却做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百姓心中悲苦,却力怯难制,徒问苍天奈何?

 

安崛起于微末之间,向以忠义闻名于世,见邻地百姓陷于水火,不忍独享太平,特不辞劳苦,率天军六师、战舰万艘、铁骑百万,驻兵鸭绿,奉光明之使者,率正义之化身,专讨逆淏!

 

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是乃代天问罪也!

 

我大军到处,严肃军纪,非临斗不杀,若有作奸犯科者,罪在不赦!

 

朝鲜子民,亦应当明知顺逆为何物:

 

一、我天军到来之前,派人纳土奉诚,一切照旧,免上缴赋税三年;

 

二、至大军临战,需绑文官武将来投,视作投降,男丁随军,课税如常;

 

三、若大军接战,即使私弃武器遑论受伤被俘,一律视作俘虏;

 

四、若顽固不化,则坚决镇压,其全家贬为奴隶。

 

勿谓之言之不预也!

 

特此告知,咸使闻之。

 

大明汉中王安于永历八年癸酋月壬午日宣。

 

注:此《宣战檄文》系本人杜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