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败沙俄复白山黑水
沙俄远东总督额里克舍率领大军对海兰泡攻击了数日,始终无法攻破城门,反而损兵折将,顿兵城下。
而明蓼军则是派出小股人马,来到了河东地带的沙俄空营,不断派人在江面游弋,故意彰显已经将沙俄援军给“击溃”的假象。
明蓼军的这种操作成功地引起了卡马尔斯克堡内的沙俄军将士们的军心动荡不已,而且经过数月时间的围困,堡内的粮食储备和火药储备先后告罄,实在难以继续坚守,众多的沙俄将领都是建议向北突围。
只是城内的守将斯捷潘诺夫是一位异常顽固的职业军人,他主张坚守待援,实在没有粮食,那就吃“两脚羊”,待城内的当地人被吃完后,斯捷潘诺夫很快又将眼光放在了因为犯罪而被关押着的同胞们。
沙俄军首领斯捷潘诺夫的这种行为,已经惹得沙俄军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哥萨克将领叶菲木卡主张向北突围,遭到了斯捷潘诺夫的怒斥。
为了惩罚叶菲木卡,斯捷潘诺夫反而要求叶菲木卡前往监牢将关押在此的包括别克托夫在内的犯人全部杀了吃肉。
叶菲木卡还保留一份良知和清醒,他见到别克托夫后,一致认为斯捷潘诺夫已经“被逼疯了”,跟别克诺夫一合计,索性将所有被关押的犯人全部放了出来,给他们发了部分武器和“食物”,然后在叶菲木卡的率领下,数十名骨瘦如柴的犯人组成的队伍,杀进了斯捷潘诺夫的指挥所。
这样的情景,除了斯捷潘诺夫的亲卫外,其余沙俄士兵们都不忍心再加刃,叶菲木卡得以带人将斯捷潘诺夫的亲卫们杀死,然后直接带人乱刀砍死了负隅顽抗的斯捷潘诺夫。
斯捷潘诺夫死后,沙俄将领叶菲木卡和别克托夫率领残余的沙俄士兵六百余人向明蓼军投降。
明蓼军主将索忠信接受了沙俄残军的投降,当场将卡马尔斯克堡更名为呼玛城,待将沙俄降军全部缴械后,命令精通俄语的巴尔达奇率领上千义民留守呼玛城,负责看守沙俄俘虏。
索忠信则是和沙尔虎达一起南下海兰泡,从身后进攻沙俄额里克舍所部,额里克舍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了伤兵,从陆路绕道返回到了哈巴罗夫斯克城。
这些包括将领舍列霍夫斯基在内的伤兵,都被明蓼军主将索忠信下令给送到呼玛城进行治疗,部分士兵的命算是保下来了,但是包括舍列霍夫斯基在内的数百名伤兵却是伤口感染而死。
而那些被救下来的伤兵,后面都算是铁了心为明蓼军效力。
根本原因就在于明蓼军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是代表文明诚信待人,不像沙俄匪军到处烧杀抢掠,军队各部严格执行军令,严禁扰民,自然军民两安。
远近被沙俄欺压的百姓,纷纷走出森林,向明蓼军贡献鹿茸、兽皮、腊肉等物资以示好。
明蓼军主将索忠信按照既定的政策,以最受北地所欢迎的烈酒、食盐、茶业等物对当地百姓上贡的物资进行赎买,绝不轻易进入当地百姓的居住区,也暂时没有收缴赋税。
有了之前的满清和沙俄作对比,加上很多人都是亲眼见证了张鹿安之前所率领的数万大军的精锐程度和仁义,成功威慑住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赢得了各地珍惜和平的百姓的全力拥护。
为了更好地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张鹿安还命人将砍伐树木的权利交给当地人去做,然后用物资与当地进行交换;
对于孤寡老弱年幼山民,则是由官府出面进行赈济。
在初步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后,张鹿安发布告示宣布在新纳入的土地上建立叶赫州、黄龙府、白山州、白城州、松南州、延边州、松北州、宁安州、龙江州、绥化州、伊春州、富锦州和呼玛州,只是这些府州都暂时只能算是搭个架子,实际统治之民还很少,但是至少从形式上表明了这些土地和子民和汉中王张鹿安的臣属关系,张鹿安有权利对这些土地和子民进行管理,更有义务对他们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