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不甘失败沙俄反扑(第2页)
在长期的征战中,哥萨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平战结合体制。
各个哥萨克的军事州内的村民们平时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平时耕(牧)、战时征”,一有战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而接到出征的命令后,受到征召者必须自备武器、马匹和干粮,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各自的州城集合待命,逾期不至者,罪及家属;
故意逃避者,唯有一死。
每名普通哥萨克士兵的服役年限为20年左右,较为特殊的兵种,如此时的顿河哥萨克规定服役期限为30年,说他们大半辈子待在马上也是毫不为过,马上功夫极为娴熟,且人人通识马性,对战马的照料很好,战马的损失率很低,非常适合长途奔袭作战,也正因为如此,顿河哥萨克骑兵有着极为严重的罗圈腿。
哥萨克的男人实际上从15岁时就必须开始军事训练,经过至少三年艰苦卓绝的锻炼,才能有资格被选为正规军士兵,如果没有通过审核,则会被留下一年,再没有通过,就会被下放内卫军,将会失去“选偶权”,为家族之人所看不起。
所以每名哥萨克士兵训练起来几乎都是不遗余力,都迫切希望在18岁起入役野战军,入役之后还有3年预备序列、12年作战序列和至少3年后备序列,如果不死的话,最早满36岁退役后转为内卫军的民兵,到时候才能有天天与家人在一起的可能性。
这就造就了哥萨克人极为独立和嗜血残忍的个性。
沙俄在入侵远东的过程中,派遣了大量的哥萨克东进,为了“帮助”哥萨克人可以在占领区快速安定下来,沙皇的命令就是让哥萨克的家属随之东进移民,新移民与当地居民必将带来一定的生存碰撞,而得罪哥萨克人后也只会有死路一条。
哥萨克的种种特性,使得他们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很快便为沙皇打下了至少五百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当然被他们杀害的各地百姓至少数以十万计。
正因为如此,早些年进行过远东“探险”的沙俄军主将哈巴罗夫有理由相信,他完全可以凭借不到三万人马,能够击败盟国“大清”口中的土匪“蓼匪”。
为了给“蓼匪”提前增添一些麻烦,哈巴罗夫派出使者分别给雅库茨克的沙俄侵略军首领弗兰茨别科夫和被放回尼布楚的费多尔.普希金公爵传令,要求他们带兵不断袭扰黑水江流域。
沙俄侵略军雅库茨克派遣军统领弗兰茨别科夫此时正在与楚科奇人交战,但还是命令部下军官戈洛尔率领370名哥萨克步兵翻越外兴安岭,侵入到黑龙江流域;
费多尔普希金作为曾经的明蓼军俘虏,对于再次入侵“明蓼政权”是心存内疚的,但是上级的命令又不得遵守,便联系上之前同样战败后被放回的沙俄将领额里克舍,让他带着部分士兵进攻大兴安岭“意思意思”。
注:以上哥萨克的相关介绍,参考自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所着《静静的顿河》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