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柚子的小胖妞 作品

第543章 头天上朝,朱标就被骂不孝(第2页)

 “如若此时斩杀吴伯宗,天下人将,再也不敢向陛下进言。”

 “这,难道不是陛下您自己的损失吗?”

 “一旦如此,从今往后,陛下耳中却只能够听到一些阿谀奉承的赞美,再也听不见这些忠国忠君的忠臣之言。”

 “如果说陛下耳中只能够听到这一些阿谀奉承的赞美,那听之又有何用?”

 “如若当年汉武帝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阿谀奉承的赞美,没有让他意识到自己其实穷兵黩武,已经犯下了弥天大祸。”

 “那又岂能有罪己诏,又岂能够让大汉王朝,得以延续?”

 “恐怕那时,汉武帝刘彻,就变成了汉炀帝刘彻了。”

 “再者,蓝将军刚才所言,实乃是其中一部分。”

 “魏征虽说是千古贤相,可他为了自己的声誉,将自己的劝谏文书和奏折抄录一份,交给了史官。”

 “这乃是死罪,所犯其罪,诛连九族,都不为过。”

 “可魏征,不过只是被退了坟罢了,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知道自己一时冲动,就重新为魏征修建了坟墓。”

 “唐太宗皇帝知错能改,可毕竟,已经犯下大错。”

 “如若当时有人劝解,也就不会让唐太宗推翻了魏征的坟墓。”

 “魏征虽说能力非凡,协助唐太宗李世民铸就了贞观之治,可功是功过是过,不可一概而论。”

 “现如今,陛下要是直接杀了吴伯宗,之后后悔,也是追悔莫及。”

 “比起这样的结果,微臣以为,还是不杀吴伯宗,为好。”

 刘伯温朝着朱标拱手一拜,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依然保持自己的观点。

 “魏征,你是想说,陛下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刚才你也说了,功是功过是过,唐太宗李世民,乃是篡位登基。”

 “在本将军眼里,他就是个逆贼。”

 “如何能够比得上陛下?”

 “陛下幼年时就为太上皇陛下出谋划策,并且发明了入朝多的先进装备,让百姓脱离苦海。”

 “如今我们大明王朝建立,有一半的功勋,都是陛下贡献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很强,不管是军事还是文治,历朝历代,都鲜少有人媲美,当得千古一帝。”

 “可陛下岂能比不上唐太宗李世民?”

 “陛下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只是为了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吃有食,穿有衣。”

 “现在我大明王朝,绝对不输于大明王朝的盛世。”

 “如今我大明王朝,已经成为了新的盛世,外面都在传言,陛下建立的,乃是永安盛世。”

 “永安,长治久安,万民臣服,万邦来贺。”

 “如今我大明王朝,无比强盛,自当超越唐太宗李世民。”

 蓝玉看向刘伯温,眼眸之中闪过愠怒之色,大声喊道。

 为了维护朱标,他啥都敢说,看见刘伯温原本就来气,现在看见他诋毁朱标,立刻大声反驳。

 “蓝将军,本官也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

 “就算现在大明王朝能够比肩大唐王朝,可这忠言逆耳,绝对不能够随意践踏。”

 “否则,到时候,就再也没有人胆敢说真话。”

 “陛下需要的,可不是一个一言之堂,而是一个能够帮助陛下,治理好天下的,朝廷。”

 刘伯温朝着蓝玉笑了笑,没有丝毫生气,平心而论。

 他不会因为蓝玉在朝堂之上怼自己,而对他生气,当然,如若是朱元璋在这里,他还真不敢多说这些话。

 但是朱标不一样,他知道,朱标圣明,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嫉恨自己。

 “哈哈哈...!”

 “精彩,真是精彩。”

 “今日朕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上朝,听见的话,真是精彩。”

 朱标躺在龙椅之上,歪着脑袋,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开怀大笑。

 “陛下,微臣以为,应当斩杀吴伯宗,严惩刘伯温。”

 蓝玉还以为朱标生气了,要处置吴伯宗,立刻拱手道。

 在场其余的文武百官,则没有一人说话,缩着脑袋,根本不敢冒头,这真是太可怕了。

 “谁说朕要治罪吴伯宗了?”

 朱标看向面前的文武百官,轻笑道。

 “嗯?”

 “嗯?”

 在场所有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有些懵逼,纷纷抬起头看向朱标,一个个心里都有些纳闷,也有些诧异。

 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周边想要说些什么,毕竟确实吴伯宗在朝堂之上,既然敢得罪朱标,简直就是不知死活,他们也一直以为吴伯宗很有可能会被当即斩首。

 想到朱标竟然说他不想要治吴伯宗的罪,这让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诧异,毕竟这辱骂天子,这历朝历代有多少帝王能够承受得住,基本上都是砍了再说,管你说的对不对。

 就算帝王错了,那也是对的,这便是帝王,可没想到居然有人在朝堂之上,直接辱骂朱标,这简直就是找死啊!

 可问题就是,朱标竟然说不想要治吴伯宗的罪,这就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了。

 连吴伯宗都感觉到震撼,原本以为,自己这一次,会有危险,可没想到,朱标这一句话,整的他都懵了。

 “朕不仅仅不会治吴伯宗的罪过,反而,还要赏赐他。”

 “来人,传旨。”

 “晋吴伯宗为礼部右侍郎,洛阳城住宅一套,赏大明钞一千元。”

 朱标面带微笑,他不仅仅没有治吴伯宗的罪,反而将他从一个五品的礼部员外郎,升为了三品的礼部右侍郎。

 并且还赐予他洛阳住宅一套,赏赐大明钞票1000元这样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

 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直接从正五品的官员,晋升为正三品的朝廷大员,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微臣,谢陛下荣恩。”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伯宗没想到,幸福来的有点突然,他原先还以为自己今天伤筋动骨,甚至直接被斩都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他不能够让朱标背上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名。

 为此哪怕是自己要被砍头,他也绝不退让,坚持要指出朱标错误的地方。

 可没想到,最终他等待的并非是伸头一把断头刀,而是直接从正五品的官员,成为了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并且朱标还赐予他府邸和金钱,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毕竟只要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只要是一个帝王都喜欢,身边所有的人对其阿谀奉承,他也想要听一些天花乱坠的好话,而不喜欢听有人指责他,有人说他不是,甚至不可能允许有人谩骂他。

 而吴伯宗知道,自己如若不将这件事情说得严重一些,那么根本就不会被朱标往心里去,所以他在朝堂之上直接说,朱标是乃不孝之举的。

 如此一来,朱标必定十分重视这件事情,也会细心考虑到底是否应该这般去做。

 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没想到剧情居然反转得如此快速。

 刚在朝廷之上,因为自己这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朱标来一句不罚自己,反而重重有赏。

 “你们在场所有人可知道,为什么朕不仅仅不惩罚吴伯宗,反而还要重重地赏他吗?”

 朱标看向面前的文武百官,轻笑道。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伯温立刻站了出来,朝着朱标拱手跪拜道。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随着刘伯温跪地叩拜,其余文武百官纷纷跟随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虽说吴伯宗这一次没有为我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也没有为朝廷提出出什么治国之策。”

 “但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现在所说的话,恐怕你们在场所有人都很想要替他说,但是他敢说,而你们却不敢说。”

 “这是为何呢?因为你们害怕你们说出这样的话,朕会将你们拖出去直接砍了。”

 “但是吴伯宗他就不害怕?他真的不害怕吗?不不不。”

 “恰恰相反,吴伯宗内心也非常的恐惧,但是他为何还要在朝堂之上直接辱骂朕?”

 “就是因为他官小,毫无权威,说出去的话,就算是对的,朕也未必会放在心上。”

 “可如若踏在朝堂之上直接骂朕不孝,那么,朕作何感想?”

 “朕第一反应一定是愤怒,极为愤怒,很有可能会做出让人将他带出去斩首示众的事情。”

 “可回头想一想,难道他说的话真的没有一点道理吗?”

 “如果真是一个昏君,那肯定会直接将他拖出去斩了。”

 “可是朕想要做一个千古明君,向大唐王朝的太宗皇帝看齐。”

 “数百年来,谁不是用唐太宗李世民,作为皇帝的标杆?”

 “为什么因为唐太宗李世民他心胸宽阔,并且让大唐王朝威加海内,万邦来朝。”

 “不仅仅文治,还是武功,都是古今罕见。”

 “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够比得上唐太宗李世民。”

 “当然,朕指的是文治和武功方面。”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将文字和武功都达到了巅峰,并且还相互组合而成,成就了文武皇帝。”

 “历朝历代,诸多皇帝要么就是文字达到了巅峰,要么就是武功达到了巅峰,可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文武兼得。”

 “朕自比唐太宗,自然也要向他看齐。”

 “心胸宽广,海纳百川,才是圣君之道。”

 “都说宰相肚里好撑船,难道,朕的度量,连宰相的度量,都比不上?”

 “自朕登基以来,吴伯宗,是第一个,敢站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责朕的人。”

 “朕之前乃是大明王朝太子,都无人胆敢这般指责朕。”

 “现在朕登基的第一天上朝,就有人敢当面指责朕。”

 “朕,心甚慰。”

 “以人为镜,现如今,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朕的一面镜子。”

 “朕要让大明王朝,成为万世不朽的王朝。”

 “别人达不到的,但是朕一定会做到。”

 “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将漠北收为我华夏大地的帝王。”

 “但是朕,不愿意做第二个。”

 “朕要做第一个,将整个大陆,全部收入大明王朝国土的帝王。”

 “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要让后人都知道,朕,亦是,千古一帝,万古长存。”

 “也是因为这一次朕也想要让你们所有人知道,朕要广开言路,让你们所有人在朝堂之上畅所欲言,没有任何人会治你们的罪,只要你们说的是对的,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要有任何顾忌,这,就是朕的意思。”

 朱标看向满朝文武,大声喊道,中气十足。

 “吼.....!”

 正在此时,朱标体内钻出一道金光,化作气运长龙,仰天怒吼,金色长龙的五爪,开始慢慢成长,长出了一只幼小的爪子,成为了六爪金龙,眼眸之中止不住的兴奋之色,体型宽大了不止一圈。

 “彩。”

 徐达第一个站出来,拿着手中的朝笏,拍着手掌,大声喊道。

 “彩。”

 “彩。”

 其余的文武百官,也跟着大声喊道,用朝笏拍打手掌,一个个眼神之中充满了崇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