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柚子的小胖妞 作品

第571章 有人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2页)

 “李氏创建唐朝,各处都能够看见世家的影子。”

 “不管如何去处理,世家大族,都会重现。”

 “想要消灭世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新的世家,总会诞生。”

 “现在是士绅,就算陛下杀光了所有士绅,朝廷的这一些官员、王、公、侯、伯等等,都会形成新的世家。”

 “世家大族的时代,无法断绝。”

 “陛下现在只需要震慑士绅即可。”

 “如若想要让世家不再出现,这,千难万难。”

 “或者说,根本就不现实。”

 “微臣以为,严查各地士绅、百姓开办的工厂内,是否有类似情况出现。”

 “之后每月检查两三次,以检查工厂内物件合格率为由。”

 “而且是每月不定时间的突击检查,绝对不能够告知他们。”

 “如此一来,他们也就不会有准备时间。”

 姚广孝摇了摇头,他自然知道世家大厨的可恶,但是世家大族历朝历代应声不绝,就是因为根本消灭不了。

 世家大族,其实就是以前的贵族演化而来。

 就算消灭了这一些世家大族,那么,整个大明王朝,终究还是会出现新的勋贵,新的贵族,而这一些贵族,就会演变成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想要消灭,是万万都做不到的。

 如今想要将整个世家大族消灭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每月进入他们的工厂之内,以检查为目的,探查他们工厂内的情况。

 并且每一次都是突击检查,而并非是提前告知他们,如果提前告知他们,他们就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可如若每月检查两三次,而且都是突击检查,那他们各大工厂内就没有准备的时间。

 如此一来,各大工厂如若想要将这一些工人培养出士卒,几乎很难做到。

 “微臣以为,各大工厂内,还可以安置密探。”

 “表面做工,实则监视。”

 “任何民营工厂,或者大型的商铺,需要许多员工的,都需要安排。”

 “光靠突击检查,检查起来,还是有所欠缺。”

 “密探和突击检查,双管齐下。”

 “如此一来,就能够真正知道,这些工厂内的老板,是否真的有异心。”

 “一旦发现,抄没家产。”

 “而且密探不能够和突击检查部门得到任何联系,也不能够被任何人所知。”

 “有史以来也算是有了双重保障,防止这一些士绅做一些过激之事。”

 刘伯温原本还想要为那些叛逆求情,毕竟这涉及的人群实在太过庞大,几十万,大明王朝的百姓如若全部杀死,确实是有些太过残忍。

 当然刘伯温并不是为那一些叛乱之人求情,而是为那些叛乱之人的九族之人。

 这一些叛逆之徒的九族之人,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家族当中有人密谋造反。

 既然他们不知道,不知者无罪,如若擅杀九族之人,确实是太过残忍。

 不过朱标没有再说下去,他也只能够闭口不谈。

 至于这士绅的事情,刘伯温自然也没办法完全将其解决。

 因为算起来,他也算是其中一个。

 毕竟他现在可是有爵位的,算是贵族,到时候发展一些年,就会成为新的世家大族。

 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帮助朱标提供一些计策,能够对付士绅。

 至少让士绅不至于在发展壮大,士绅或者是世家大族,都是必须存在的,也必然会存在的。

 任何朝代,都没办法消灭,就算被消灭了,依旧还会有新的世家大族会出现。

 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监视他们所有工厂,并且突击检查。

 只要有不轨的举动,立刻拿下。

 “你们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安排吧!”

 “阿冰,立刻安排人员,安插入各大工厂内。”

 “一旦有人有不轨的举动,抄没家产,满门诛杀。”

 “另外,通知沈万三,各地大明王朝商会,一个月内,至少对各大工厂检查三次以上,突击检查。”

 “任何人不得泄露半点突击检查的时间,如若有人泄露,格杀勿论。”

 “你也派暗卫监督,”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阿冰吩咐道。

 让其通知沈万三,立刻安排人在各大工厂内进行突击检查,并且安排暗卫的人,进行监督。

 一旦有人出现不轨的举动,立刻抄家灭族。

 “喏。”

 阿冰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对于这一点,刘伯温和姚广孝并没有任何意见,毕竟如若他们真的胆敢造反,死不足惜。

 “现在,再来说说,叛逆之事。”

 “现如今,你们一个说想要只除首恶,一个说将所有叛逆之人满门抄斩,诛连九族,那朕到底应该听谁的意见呢?”

 “朕先问伯温。”

 “如若这一次只杀首恶,下一次,有百姓举兵造反,该当如何?”

 朱标面色如常,看向刘伯温询问道,伸出手端起茶,抿了一口。

 “陛下,微臣以为,陛下贤明遍布天下。”

 “如今整个大明王朝有超过九成百姓,都对陛下忠诚,并且对大明王朝有极大的归属感。”

 “他们断然不会造反。”

 “而且,这一次,这些造反之人,九族当中,也许也有许许多多的百姓,都心向大明。”

 “如若陛下觉得,只除首恶不解气,担心之后的百姓会效仿,密谋造反。”

 “那么,陛下可以直接将所有的反叛之人一一斩杀。”

 “但是,他们的妻儿,罪不致死。”

 “微臣以为,只要将这些叛军全部斩杀,没必要诛连九族。”

 “现如今,我大明王朝人口虽说已经超过了一亿人,但是,女子相对来说,比起男子要少许多。”

 “陛下不如将女子全部关入女子监狱,改造个三五年,再放出来,许配给其他男子,为我大明王朝提供人口。”

 “要是株连九族,涉及到数十万百姓,这杀戮,实在是太大了。”

 “请陛下三思啊!”

 刘伯温走上前去,跪地叩拜。

 数十万人,可不是数十万头猪啊,这可是活生生的人,要是全部斩杀,这是多大的杀戮,多大的罪孽啊!

 “陛下,这是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一次造反,如若陛下以德服人,很有可能会让别人觉得,大明王朝的帝王心存仁义,他们造反都不会治罪。”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如若他们成功了,对于家人没有任何损伤,他们就算去死,也能够在临死之前为自己的家人筹集到许多金银财宝。”

 “以自己的一条命换取整个家族的富裕,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觉得都是值得的。”

 “所以总会有人为此铤而走险,因此微臣以为此次乃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有人胆敢造反,所以,微臣觉得,应该将这一些造反人群全族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当断不断的,反受其乱。”

 “因为这一次造反还不知道死伤了多少百姓,如果下一次又有人胆敢密谋造反,那又会死伤多少百姓。”

 “如果让别人觉得陛下一味的仁慈,那很有可能会加重有些人的嚣张气焰。”

 “让所有人都知道,造反的代价,自然不会有人在造反,除非官逼民反。”

 “而这一次,陈同是擅自杀人,虽说王珍有过失,可毕竟是意外,杀不杀人,应该有官府决定。”

 “而不能够私自杀人,否则,大明王朝的律法还有何用?”

 姚广孝眉头紧锁,拱手道。

 他觉得,这一次一劳永逸,断绝了那些想造反之人的心。

 如若让他们觉得,自己造反都不会祸及家人,那么,岂不是人人造反?

 到时候,天下大乱,都是因为纵然之过。

 “伯温,你可听见了?”

 “和尚可是说了,这一次,也是一劳永逸。”

 “如若让他们觉得,朕是个仁义之君,他们就会觉得,可以骑在大明王朝的律法之上?”

 “这些年,朕对天下人如何?”

 “天下人却如此负朕?”

 “如若朕在对他们如此仁慈,那么,下一次造反,朕如何对得起那些因为造反而死伤的百姓?”

 “朕的仁慈,只限于良善的大明王朝百姓。”

 “其余的人,不忠于大明王朝,不忠于朕,朕,要之何用?”

 “这一次,朕觉得,和尚说的不错。”

 “就算是佛门,都有怒目金刚,难道,朕就要一味迁就吗?”

 “真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朕是一个仁君,但是,朕不是一个昏君。”

 “密谋造反之徒,当杀。”

 朱标看向刘伯温,冷声道,整座大殿内,都仿佛覆盖着一层寒冰,冰冷刺骨。

 “吼......!”

 六爪金龙冲天而起,俯视着面前的刘伯温和姚广孝,怒吼道。

 而朱标的六爪金龙,头部开始变为了黑色,龙头彻底化为了黑金色,极为骇人。

 “陛下圣明,微臣,叹服。”

 刘伯温全身一颤,脑袋一缩,跪地叩拜。

 此时的他发现,朱标似乎越来越朝着朱元璋的方向而去,这样的杀伐之气,他只在朱元璋的身上感受到过。

 就算和朱标隔着数米,都能够清晰感觉到朱标身上传来那恐怖的寒意,让人冰冷刺骨,仿佛整个人置身于万年冰窟之中。

 “陛下圣明。”

 姚广孝跪地叩拜道。

 “王轩,拟制。”

 “令,南昌王朱文正,率领五万大军,前往泉州平叛。”

 “如遇反抗者,格杀勿论。”

 “参与这一次造反的士绅,株连九族,所有家产抄没充公。”

 “所有反叛者家族,诛连九族。”

 “如有为其鸣冤者,就地正法。”

 朱标大手一挥,冷声道。

 “喏。”

 “奴婢遵旨。”

 王轩拱手一拜道。

 ......

 松江府。

 “嗯?”

 “泉州有人造反?”

 “还真是胆大包天,看来,这一次,陛下很是恼怒啊?”

 “这一次,总算是轮到本王登场了。”

 “好久没有活动了,这身子骨,都僵硬了。”

 “这一次,可得好好的舒展舒展。”

 “嘿嘿......!”

 “本王其他的不擅长,最擅长的,就是杀人。”

 朱文正得到圣旨之后,冷笑一声,眼眸之中满是暴虐之色。

 他这些年待在松江府,简直就是无聊透顶了,现在好不容易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前去评论,他自然十分兴奋。

 如果有人胆敢造反,那他自然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对于朱文正来说,他最擅长的就是杀人。

 “来人,整顿兵马,明日午时,发兵泉州。”

 “另外,派人前往通知沿途各个州府,做好接待。”

 “所有人,速度要快,本王给他们半天的时间,让他们回家见一下自己的父母、妻儿。”

 “子时之前,必须得回到军营内。”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轮到我们该为大明王朝发光发热了现。如今大明王朝四处征战动用了七十万,大军也是时候让崽子们,出去练练手了。”

 朱文正站起身来,大声喊道,面带笑容,内心十分的激动,准备上战场,内心一片火热。

 “喏。”

 亲兵立刻拱手一拜,快速离去。

 “陈同?”

 “一个乡野村夫,也敢造反?”

 “真是不知死活。”

 朱文正活动了一下筋骨,全身上下都传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走到校场之上,拿着长枪,开始舞动起来,枪出如龙,速度极快,瞬间抖出十二朵枪花。

 ......

 泉州永安县。

 “大哥,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现如今,我们可是被大明王朝的军队,围困的水泄不通。”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用百姓威胁他们,恐怕他们早就已经攻城了,现如今我们该当如何才能够突破重围呢?”

 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看向面前的陈同,沉声道,内心多少有些紧张。

 所以说他们现在身边拥有3万大军,可毕竟都是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农夫,想要让他们发挥出战斗能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3万大军拿下三县之后,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军械,可是,依然不够装备三万大军。

 现如今,他们三座县城早就已经被大明王朝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如若不是因为他们威胁大明王朝的士卒,如若他们攻城就直接在城内展开屠杀,这才 逼的大明王朝军队不敢进攻。

 现如今大明王朝的士卒经过洗脑之后,对于百姓也是十分的友好,他们内心觉得,保卫国家保护百姓,那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对于他们来说百姓绝对不能够受伤,所以他们一时之间也难以下定决心攻城。

 毕竟他们现在还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现如今只能够将永安、德化、安溪三县围困,不至于让他们能够逃脱,至于到底是否进攻三座城池,他们还得得到朱标的圣旨才行。

 他们也不想要滥杀无辜,他们既然用百姓作为要挟他们,这一些军人自然不敢随意出手。

 如若朱标已经下达旨意,让他们不必管束三座城池内的老百姓,那他们自然会出手。可如若没有得到朱标的旨意,他们也不敢随随便便对百姓下手。

 “不着急。”

 “现如今,大明王朝不敢对我们动手。”

 “而且一旦他们真的动起手来,我们直接假扮成为平民,又有多少人能够认识我们呢?鱼目混珠的本领,也得多学学。”

 “大明王朝他们不是不想要伤害平民百姓吗?那我们如若变成了平民百姓,他们还能够耐我们如何?”

 “不要着急,现如今,我们最重要的,是继续增强我们的实力。”

 “现如今,我们已经被团团包围,但是,周围多山地,我们随便找一处山,就能够过上舒坦的日子。”

 “既然现在已经决定造反,就没有了退路。”

 “当年刘邦造反之前,不就是躲在山上的吗?”

 “刘邦造反躲在山上,最后造反成功了,我们现在有三万大军,到时候直接躲藏在深山当中,大明王朝,又能奈我何?”

 “现如今,我们只需要将所有城内的粮草、金银珠宝全部搬走就行了。”

 “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陈同嘴角微微上挑,冷笑一声。

 对于这一点,他一点也不在乎,他现在在乎的就是城内的粮草和金银珠宝,只要他将这一些粮草和金银珠宝全部带走,藏到深山老林之中,当个山大王,那么,又有谁能够奈何得了他。

 回想起历朝历代,像刘邦这样的开国皇帝,刚开始不也躲在深山老林之中当贼寇吗?

 自己何不效仿刘邦,带着一众兄弟当上个山大王,静待天下大变。

 也许到时候自己也能够混个开国皇帝当当,所以说现在只能够掌控三县,但是他们也已经拥有了数万大军,只要将这数万人带到深山之中,在集合这三座县城之内的所有金银珠宝和粮草,那在深山老林池内也能够滋滋润润地过上十载二十载。

 “还是大哥英明神武。”

 “想当年的朱元璋还不是一个穷乞丐,一个和尚。”

 “现在对比起当年的朱元璋大哥的身份可尊贵多了,至少现在大哥已经掌控了三县,也许在未来也能够当个开国皇帝都未尝不可,到时候还得大哥多多照料小弟才是。”

 “朱元璋和刘备能够做到的事情,那大哥为什么不能做到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哥,我支持你。”

 男子看向面前的陈同,憨笑一声,连忙谄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