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柚子的小胖妞 作品

第910章 爷爷和我爹?老朱要削朱老四

朱允炆如若想要诛杀朱棣,可就真的成为名正言顺了。

 这自然是姚广孝所不愿见到的,他内心自然非常清楚。

 现如今,如若想要保住朱棣,就只能够先行交出朱棣手中自己的兵权才行。

 如若朱棣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权,那么,还可以活命。

 不仅如此,还能够换取一定的时间,等到时候,朱棣还是有机会能够成功的。

 可一旦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权,可就真的糟糕了,所以现如今既然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也就只能够劝诫朱棣,放弃自己手中的兵权。

 “殿下,难道,真的要交出兵权吗?”

 “如若殿下真的要交出兵权,恐怕真正所能够调动的只有仅仅府内的护卫800人。”

 “殿下,三思啊!”

 “现如今,好不容易才拥有如此势力,难道,真的要拱手相让不成?”

 张玉看向面前的朱棣,眼眸之中满是焦急之色,拱手道。

 他内心自然不希望朱棣交出兵权,因为一旦诸地交出了兵权,这也就意味着朱棣失去了征战天下的能力。

 那么,他们这一些年的努力,又是为了什么呢?

 他们这一些年的努力,没有了任何用处,岂不是白忙活了?

 “该死的。”

 “嘭......!”

 朱棣内心极为愤怒,直接拍案而起,眼眸之中闪过无尽的怒火,双拳紧握,气的大口喘气。

 他自然非常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够认输,也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够交出兵权。

 但是,他知道,姚广孝说的没错。

 姚广孝说,让自己交出兵权,才能够活命,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造反。

 现如今,如若自己不交出兵权,那么,唯一的下场,就只有是被朝廷所忌惮。

 并且,朝廷还会派遣大量军队,进攻北平,这并非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因为,他知道,光靠自己这北平如今掌控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大明王朝对抗。

 也唯有安心再发展个一年半载,自己才能够有足够的实力,与大明王朝对抗,可现如今,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他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了,既然朱柏都已经交出了兵权。

 那么,接下来,就会有陆陆续续许许多多的藩王,主动交出兵权,而自己按兵不动,最终的下场,恐怕就是以谋反论处。

 藩王不想交出兵权,这是为何?不就是为了密谋造反吗?只此一条就能够判定,自己是否会造反。

 到时候,朱允炆必定能够集结数十万大军,进攻北平,那一个小小的北平,又岂能够抵挡得住四五十万大军呢?

 这一点朱棣内心自然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内心最愤怒的地方就是自己处处受制于人。

 如若不是因为自己处处受制于人,自己没有兵权,又怎么可能会如此呢?

 此时,朱棣内心多多少少也有些怨恨自己的父皇,如若不是因为朱元璋,那么,自己恐怕早就已经登基称帝了。

 自己三个哥哥,都已经死了,那么,理所应当,自己就是嫡长子。

 可为什么,偏偏自己父王就如此偏心,一定要让自己大哥的儿子,登基称帝呢?

 都是因为自己父皇,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父皇,那么,自己早就已经是大明王朝的太宗皇帝。

 朱棣实在想不明白,朱元璋居然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传给自己这个儿子,到底,谁才是朱元璋的儿子啊?

 一个孙子,居然比自己这个儿子,还要重要?

 这让朱棣内心自然十分不服气,也十分的愤怒。

 可现在,朱棣内心也非常清楚自己已经败了,自己输的彻彻底底。

 自己如若不交出兵权,那下场只会更惨,这一点他内心非常的明白,可是他也非常的无奈。

 “殿下,您现在也不需要太过苦恼,殿下只需要将这一些队伍遣散。”

 “然后,在招募一些新兵即可。”

 “这一些新兵,就算给朝廷,又有何用呢?”

 “象征性的训练一段时间,然后就让他们接替原先的队伍。”

 “而原先的队伍,全部都藏在民间。”

 “只要殿下能用得到他们,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会出现了。”

 “所以,殿下不必苦恼。”

 “不过,做这一切的时候,不能够让人知晓,人要一点一点的抽离。”

 “在一个月之内,将人完全抽离出去。”

 “这样一来,神不知鬼不觉,对于殿下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姚广孝自然知道,朱棣内心在担忧什么,直接拱手道,让朱棣放宽心。

 无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你想要让所有的藩王都交出兵权,也不是不可以。

 兵权自然是可以给朱允炆的,但是,这兵权当中,所代的那一些士卒是谁,就是由他们说了算了。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一些亲信全都带走,并且招募一些新兵,成为原先的士卒。

 等到那时,朝廷接管的,不过是一群新兵蛋子,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甚至,连血都没有见过,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就算人再多也没有任何作用。

 一旦兵马数量越来越多,那么,这一些新兵自乱阵脚,反而还会让大军的战斗力,直线下滑。

 甚至,还能够直接让大军乱起来。

 两军对垒之时,地方大军自乱,这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姚广孝内心自然非常清楚,如果说朝廷想要接管他们的兵马,那没有问题,但是他们的兵马必须得换成新兵。

 如此一来,这一些新兵就不可能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甚至这些新兵加入朝廷,还有可能会成为朝廷的阻碍,这何乐而不为呢?

 现如今,他们也不算输,所以必须得沉住气,只有他们沉住气他们才能够。

 “嗯。”

 “世美,立刻安排下去。”

 “尽快将兄弟们藏起来,让他们多造兵器。”

 “兵器,才是最主要的,辎重必须要筹备好,还要筹备粮草。”

 “这件事情,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了,否则,我们所有人,都得死。”

 朱棣面色阴沉,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张玉吩咐道。

 内心非常清楚,现如今自己也只能够用这个办法了,否则的话自己这一些人的努力全都会付之东流,他自然不想要自己的努力,全都付之东流。

 现如今,自己既然已经这样,也没有办法反抗,只能够出此下策。

 如今他虽然也想要反抗,但是反抗也必须得拥有实力才行,现如今的他根本就没有实力,也无法与。大明王朝数百万大军抵抗。

 所以,现如今,朱棣内心也充满了无奈,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谁让他只是一个区区燕王,手上的权利,实在是太弱小了。

 “喏。”

 “殿下放心。”

 张玉躬身一拜,转身离去。

 ......

 武昌。

 “十二弟主动上交了兵权?”

 “看来,这一切,终究还是来了。”

 “陛下这是要让我们这一些叔叔,主动交兵权啊?”

 楚王朱桢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看着手中的书信,摇了摇头,心中已经知道,这朱允炆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现如今朱允炆。要的就是他们手中的兵权,只要他们能够自愿将手中的兵权交出去。

 那么,他们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奖赏,之后还能够做一个逍遥王爷。

 可如若说,他们不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军权,那么,接下来,面对他们的就是削藩。

 而且,还会被贬为庶人,下诏狱,到时候,他们整个王族,可都完了。

 不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后代,都将没有任何权利,都会成为普普通通的百姓。

 现如今,楚王算是看清楚了,也算是看明白了,但是,他内心多多少少也有些不甘心。

 可是,不甘心,又有什么用呢?

 他就算再不甘心,难道还能够以自己手中的数万人马,对抗整个大明王朝不成?

 他内心非常清楚,这根本就不可能。

 大明王朝的军队,到底有多强,他非常清楚。

 而且,他也相信,自己父皇既然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就一定给他留了后手。

 如果,自己等人真的密谋造反,接下来,很有可能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不管怎么样,他手中的兵权,都是得交出去。

 如果不交出兵权,接下来的下场,恐怕就会和代王他们一样,直接被抓。

 虽然说,他并没有做出多少不法之事,可是,皇帝想要处决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可言。

 随便说一个由头,便是理由,谁又敢为他去平反呢?

 一旦他都已经被斩杀了,那么,就不可能会有任何人为他平反,也不可能会有任何人帮助他,这一点,他们已经非常的清楚。

 “王爷,现在,你们这一些藩王,就是陛下最想除掉的。”

 “如今,湘王已经上交了兵权,并且得到了赏赐。”

 “如若,现如今,王爷您还要和朝廷作对,最终可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王爷,咱们还是上交兵权吧!”

 “虽说,这一些年,王爷手中攥着兵权,确实威风八面。”

 “可是再怎么样,他都是陛下啊!”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是君,我们是臣,他既然想要收回兵权,那么,我们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一旦我们拒绝了,朝廷一定会认为王爷您有造反之心,所以,这军权,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楚王妃看向面前的朱桢,眼眸之中满是担忧之色,连忙劝解道。

 “本王,如何不知?”

 “罢了,既然事已至此,如若不交出兵权,恐怕还真会和武哥他们一样,到时候被贬为庶民可就真的惨了。”

 “既然如此,还是主动上交兵权吧,如果真的不交兵权,最后恐怕倒霉的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如果想要直接依靠这一个武昌,对抗朝廷,这简直就是找死。”

 “罢了,罢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现。如今本王也没有什么选择了,如若能够拥有选择的空间,本王自然也不甘心这样的权利拱手让人。”

 “可现如今,既然没有办法和朝廷对抗,就只能个退而求其次,先保住自己等人的性命要紧。”

 朱桢长叹了一口气,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摇了摇头。

 他内心自然非常清楚,现如今,他光靠自己这一个武昌,想要对抗大明王朝,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他必须得交出自己的兵权,才能够换取自己和自己妻儿的性命。

 否则的话,自己也会像自己那一些哥哥、弟弟一样,被直接削藩,贬为庶民。

 他自然不想要被贬为庶民,因为他知道如若自己贬为庶民,那么自己这一脉可就算是断了。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亦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后人,他都不能够让自己这一脉断了传承。

 绝对不能够让自己变为庶民,一旦自己贬为庶民,那么,之后自己可就真的是一个普通人了。

 “王爷,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最后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既然王爷做不了第一个交出兵权的,那么,就做一个,紧随其后。”

 “一旦王爷能够交出兵权,那么,其他的藩王,也会纷纷效仿。”

 “到时候,王爷依然也是大功一件。”

 “想必,陛下也不会吝啬赏赐。”

 “王爷,兵权再好,也比不上陛下的恩赐。”

 “如若和朝廷交恶,历朝历代的藩王,可都没有好处。”

 “所以,妾身希望,王爷能够看开一些。”

 “不管是为了王一鸣自己,还是为了孟炯他们,王爷,都需要隐忍。”

 “王爷切忌,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臣妾也知道,王爷并没有争霸天下之意。”

 “如若王爷没有争霸天下之意,那这兵权,是万万掌控不得。”

 楚王妃看向面前的朱桢,嫣然一笑。

 “王妃所言甚是。”

 朱桢点了点头,也算是看开了,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交出兵权,那么,才能够让自己王府能够平安度日。

 一旦自己掌控兵权,那么,很可能会成为朝廷打击的对象,因为他现如今也算是看明白了,朝廷就是不想要他们这些藩王掌控太多的权力,所以才会选择削藩。

 现在,朱桢算是看透了,直接愿意主动将自己的兵权上缴。

 ......

 京城奉天殿。

 “陛下,楚王也已经将兵符送了过来,上表臣服,从未有任何反叛之心,只希望陛下能够网开一面。”

 王轩看向面前的朱允炆,拱手一拜,随后将手中的兵符递了过去。

 “嗯,六叔果然还是识大体的。”

 “现在六叔是宗人府右宗人。”

 “正好,如今三叔也已经仙逝,左宗正的位子,还在空缺当中。”

 “王轩,立刻下旨,封六叔为左宗正,赏六叔钞三万锭,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五十匹,绢三百匹,兜罗绵三十六条,宝马八十匹,蒙元美人两百,珊瑚一对,并且,岁禄增至两万石。”

 此时的朱允炆内心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没想到,自己十二叔开了一个头,后面的这一些叔叔们,一个个全都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兵权。

 臣服于朝廷,这对于朱允炆来说自然是非常的兴奋,这样一来也正说明了,他削藩确实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不仅如此,自己还将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权力,快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也唯有如此,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帝王。

 否则的话,自己就算再怎么强大也没有任何作用,毕竟这一些藩王听调不听宣已经成为了常态。

 如果说,自己真的没有将他们手中的兵权收为己有,那么,就算自己顶着大明王朝皇帝的名头,恐怕也调动不了太多的军队。

 大明王朝虽说拥有百万大军,但是这一些藩王,一个个全都加起来,兵马最起码能够达到三四十万。

 虽说分开来之后,他们手中掌控的兵权确实没有太多,可全都加在一起,这三四十万的兵权,就算是他都不得不小心谨慎。

 现如今看见自己这一些叔叔们都愿意交出自己的兵权,他内心自然是十分的兴奋,这正说明了他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任何错误。

 而且,他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如此,就已经说明了,自己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威望,还是有的。

 这些藩王都害怕自己对他们秋后算账,所以纷纷愿意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权,这对于朱允炆来说,自然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喏。”

 王轩躬身一拜,转身离去。

 “现如今,十二叔和六叔,都愿意交出兵权。”

 “再加上五叔他们四人,朕掌控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其他的藩王,恐怕,也只有宁王和燕王,才能够有一定的威胁了。”

 “接下来,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动作。”

 朱允炆嘴角微微上挑,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他内心自然非常的清楚,现如今自己到底掌控了什么样的权力。

 如今能够有一点能力对抗大明王朝的,也就只剩下了宁王和燕王朱棣。

 其他的藩王,已经不成气候,这一点,朱允炆内心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不过,他还有时间,只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相信这些藩王之后,一定会一个个将自己手中的兵权全都交给朝廷。

 一旦有人胆敢不交出自己手中的兵权,他可以用无数种理由,将他们打下马来。

 “陛下,湘王派人前来,朝见陛下。”

 “说是过来谢恩的。”

 没过多久,王轩处理好事情后,从殿外走了进来,看向面前的朱允炆,拱手一拜道。

 “十二叔的人?”

 “快让人进来。”

 朱允炆点了点头,连忙笑道。

 “喏。”

 王轩躬身一拜,转身离去。

 ......

 “标下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一个士卒来到了朱允炆面前,拱手一拜。

 “免礼平身。”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道。

 “谢陛下。”

 士卒躬身一拜,站起身来。

 “十二叔近来可好?”

 朱允炆看向士卒,询问道。

 “启禀陛下,王爷一切安好。”

 士卒躬身一拜道。

 “那就好。”

 “听说十二叔给朕送了礼物?”

 “不知道是什么礼物?”

 朱允炆看向面前的士卒,有些好奇,询问道。

 “启禀陛下,这礼物太大,暂时放在驿馆内。”

 “王爷说了,希望陛下您,能够亲自前往驿馆查看。”

 士卒看向朱允炆,拱手一拜道。

 “这么神秘?”

 “王轩,摆驾。”

 “朕要看看,十二叔送给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朱允炆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东西还要去驿站看,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内心也很好奇。

 “陛下,您要出宫?”

 “这?”

 王轩微微一愣,看向面前的朱允炆,有些诧异。

 他也不知道,朱柏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但是他必须为了朱允炆的安全着想。

 “放心,十二叔绝对不会害朕,立刻传令下去。”

 朱允炆摇了摇头,他内心很清楚,朱柏绝对不会害自己。

 “喏。”

 王轩无奈,只能够躬身一拜后,离开。

 随后,王轩让人安排了盛庸护卫朱允炆的安全,其他人,王轩还真不放心。

 ......

 京城驿站。

 “陛下,礼物,就在屋内。”

 “请。”

 这湘王的士卒,看向面前的朱允炆,躬身道。

 “嗯。”

 朱允炆点了点头,随后直接踏步走去,而盛庸面色凝重,有些戒备,紧紧的跟随在朱允炆的身边,并且,右手放在刀柄之上,随时准备动手。

 “吱呀......!”

 很快,两个侍卫推开了房门,朱允炆踏入其中,盛庸紧随其后。

 “嗯?”

 “礼物呢?”

 朱允炆有些疑惑,刚进入房间内,并未看见房间内有摆放什么东西。

 “嗯?”

 盛庸皱着眉头,看向四周,随后看见了朱标和朱元璋坐在一旁,全身一震,猛然后退三步,全身都在颤抖。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可是大明王朝的太祖皇帝和大明王朝的兴宗皇帝陛下啊?

 可是他内心非常清楚,面前两个皇帝早就已经驾崩了,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呢?这才会让他感觉到无比的震惊和恐惧。

 “嗯?”

 “爹?爷爷????”

 朱允炆此时也看见了朱标和朱元璋,全身一震,瞳孔内缩,往后退了两步,立刻被盛庸搀扶住,否则,恐怕会被吓得瘫坐在地。

 毕竟,任谁也想不到,两个已经死去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这让朱允炆感觉到无尽的恐惧,朱允炆就算是帝王,也不例外。

 他也没想到,自己十二叔说要送给自己礼物,这礼物,居然如此让人恐惧。

 “太祖皇帝陛下?”

 “陛下?”

 “老奴,拜见太祖皇帝陛下,拜见兴宗皇帝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轩看见朱标,全身一震,热泪盈眶,没有任何胆怯,有的,反而全都是思念。

 他从小和朱标一起长大,从小伺候在朱标的身边。

 可是,朱标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他内心也是伤心欲绝。

 现在看见朱标出现,激动万分,直接跪地叩拜。

 他不管面前的朱标是人还是魂,他只知道,朱标就是自己的天。

 “儿臣拜见爹。”

 “见过爷爷。”

 朱允炆回过神来,看见面前的朱标和朱元璋,走上前去,直接跪了下来。

 虽然刚开始还有点惊魂未定,但是,现在他发现,面前的朱元璋和朱标,是会动的,好像不是死人。

 不过,朱允炆知道,自己爹和爷爷出现,就算是魂魄,也不至于会害自己,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微臣拜见太祖皇帝陛下,拜见兴宗皇帝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庸也立刻跪了下来,朝着朱元璋和朱标,跪地叩拜道。

 虽然他内心也充满了疑惑,不过现。如今见到朱元璋和出标,他自然也得下跪叩拜,不管他们到底是人还是鬼。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时之间,朱允炆带过来的人,纷纷跪了下来,大声呼喊道。

 “免礼平身。”

 朱元璋面色阴沉,摆了摆手,冷声道。

 “谢太祖皇帝陛下。”

 所有人纷纷站起身来,站在一旁,眼眸之中还是有些惊恐。

 “爹,爷爷,你们,你们怎么,怎么?”

 朱允炆看着面前的气氛有点尴尬,看向朱允炆和朱标询问道。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朱标和朱元璋,居然还会活着,这简直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毕竟他可是亲眼看见自己爹和自己爷爷驾崩的,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导致自己爹和自己爷爷居然莫名其妙地活了过来。他内心也是充满了惊恐和慌乱之色。

 他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十二叔送给自己的礼物,居然是自己爹和自己的爷爷。

 现如今,他们在这房间之内有些昏暗,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削藩,导致自己爹和自己爷爷不开心了?

 所以,才会显灵,来告诫自己?

 “行了,怕什么?”

 “要记住,你是大明王朝的皇帝。”

 “皇帝,应该藐视天下,诸邪避退。”

 “在这里害怕什么?”

 “爷爷和你爹,还能吃了你不成?”

 “起来吧!”

 朱元璋看见朱允炆,眼眸之中闪过宠溺之色,摇了摇头,沉声道。

 对于朱允炆,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好。

 看见朱允炆的下场,他内心也充满了无奈,甚至也充满了一丝愧疚感。

 如若不是自己,自己这大孙子,也不至于会被自己儿子杀死。

 现在看见朱允炆,多少也有些心疼,毕竟,自从朱雄英去世之后,他将所有的情感,全部都寄托在了朱允炆的身上。

 爱屋及乌,原本就更疼爱朱标这个儿子,作为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自然也有这样的待遇。

 如若朱雄英不死,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可是他知道,这已经不可能了。

 就算朱标回到过去,救活了朱雄英,也会改变历史进程,到时候,自己这边,也不可能会有朱雄英复活的事情发生。

 那个世界,只会继续朝着它自己的发展方向开始发展,而不会让自己这个世界的朱雄英复活。

 所以,朱元璋将所有对朱雄英的爱,都放在了朱允炆的身上,朱允炆现在,才是他的嫡长孙。

 现如今,望着面前的朱允炆,当看见他见到自己父子二人时候,眼眸之中的那种恐惧感,他也非常清楚,到底是为什么。

 毕竟,两个死去的人,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他的身边,任谁都会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甚至,感觉到有一些恐惧的。

 不过,作为帝王,朱元璋还是要让朱允炆振作起来,以后不管是看见什么,都不需要害怕。

 因为他是大明王朝的帝王,身为大明王朝的帝王,就不应该有恐惧。

 这样的恐惧,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应该存在的。。

 如若朱允炆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他内心有恐惧,自然是无可厚非。

 可现如今,朱允炆乃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大明王朝的皇帝就不应该有恐惧。

 大明王朝的皇帝就应该,霸道、无敌。看见谁都是藐视一切的模样。

 而不会露出任何恐惧的眼神,这才是真正的帝王。

 哪怕内心真的有一定的恐惧,大明王朝的帝王,也不允许表现出来。

 “是,是爷爷。”

 “爷爷说的是。”

 朱允炆内心松了一口气,不管面前的朱元璋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只要朱元璋没有生气就足够了,现如今只要自己爷爷不生气,他内心也就没有太多的担忧。

 输了朱元璋一上来就责怪他这责怪他那那,他内心自然也会更加的恐惧,而现如今朱元璋看见自己不仅仅没有对自己生气,还露出了那种关切的眼神。

 这也让朱允炆内心,多少有了一些安慰,内心的恐惧,也缓解了不少。

 “现如今,爹自然知道,你内心十分的恐惧,十分的恐慌,但是爹想要告诉你的是,爹和你爷爷,都不是死人。”

 “你只需要知道,你爹和你爷爷,还好端端的活着,不过,你爹和你爷爷,并不是这个世界当中。”

 “因为知道你以后,会有一些麻烦,甚至,你会丢失皇位,所以,爹和你爷爷,才来帮助你。”

 “原本爷爷不想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不过你爷爷没忍住,最终还是阻止了你十二叔自杀。”

 “你这小子也是了,既然决定要削藩,那么,你就必须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做,而不是犹犹豫豫。”

 “你将所有的矛头指向那一些犯过过错的藩王,这没有错。但是你忘记了这一些藩王当中到底哪一个藩王,才是最强大的?”

 “你在这里削藩,难道他就不会有担忧吗?”

 “他会担心,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如果他感觉到恐惧,他自然也会,有可能臣服的情况出现。”

 “可是,更多的情况下,他会让你知道,削藩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力量的。”

 “等到时候,他要是造反了,一定会有其他的藩王紧随其后,等到那时,大明王朝将会面临诸王之乱。”

 “而你既然想要削藩,那么,你就必须得知道,你自己最大的敌人到底是谁。”

 “如若你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那么,你削的是什么藩?”

 “你在削除其他无关紧要的藩王之后,已经让他拥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这段时间,他会去思考,如何去选择对抗你。”

 “等到时候,你也会变得十分的被动,甚至,还会兵败被杀。”

 “作为帝王,做事不能够优柔寡断,作为帝王,想做什么,就必须要快、准、狠。”

 “等你削藩成功之后,掌控了他们所有的兵权,那么你可以将他们重新调查。”

 “真的有大过错的,你责备之,然后降为郡王,不给封地即可。”

 “让他们当个逍遥王爷。”

 “如若只是初犯,你应当体恤,容纳他们的罪责,恢复他们的爵位,并且,只享受封地的收入,却无权调动一兵一卒,居住在京城之内。”

 “屡教不改,多行不法,废之,亦无不可。”

 “如若发现,诸王无罪,并且显得,还要加以赏赐,只不过,依旧没有兵权。”

 “既然要削藩,权利,就要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管之后有人在怎么好,在怎么贤德,在怎么有功于社稷,都不能够赏赐封地之内的兵权调动。”

 “兵权,只掌控在朝廷的手中,不能够让任何人掌控。”

 “这便是为君之道。”

 “他们毕竟是你的亲叔叔,岁时伏腊,派人馈问。”

 “如若贤明的诸王,赏赐要更多一些。”

 “初犯者,容之。”

 “再犯者,罚之。”

 “如若死性不改者,废之。”

 “恩威并施,不能够一味的削藩,削藩,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废除你最大的威胁,才能够让你治理长治久安。”

 “首先,要除掉敌人,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动作要快,不能够有任何拖拉。”

 “现在的你,拖拖拉拉,废除这一些不法的藩王,又有何用?”

 “你削藩,没有错,他们也都是做错了,但是,你得想想,要是有藩王上表,你这一次削藩,是正确的,只要是诸王行不法之事,必须严惩。”

 “等到那时候,既然这一些三王都表示诸王行不法之事必须严惩,那就已经说明他们并没有做过这一些所谓的不法之事。”

 “如果这样的奏章传至朝堂内外,所有人都只会赞赏。”

 “而你这削藩,还削得下去吗?”

 “人家一份奏章,就能够直接将你最后的退路给堵死了。”

 “你可想过,这样的削藩方式,真的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