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柚子的小胖妞 作品

第1007章 曹大忽悠,荀彧入曹营(第2页)

 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不会看错人。

 原先,自己就能够看出,曹操是什么样的人。

 曹操从年轻之时,和自己认识,他就已经发现,曹操对于大汉王朝绝对忠心。

 曹操根本不可能会谋权篡位,既然,曹操不可能谋权篡位。

 那么,他自然也愿意,帮助曹操夺取天下。

 只有曹操夺取天下,哪怕他当一个权臣,都比大汉王朝覆灭要强很多。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投靠刘备,那这是因为,刘备他的身份遭到了他的质疑。

 再加上,不够了解刘备,不可能会跟着刘备。

 如今既然他已经来到曹操这里了,他自然也想要跟随在曹操的身边,帮助曹操统一天下。

 看看曹操到底是否是自己选择的明主,如果说,曹操并非是自己选择的明主。

 那么,他总有一天,也会离开曹操。

 所以,他也得想要看看,面前的曹操,到底是何许人也。

 如果面前的曹操,真的是中兴大汉,能够匡扶大汉之人。

 那自己一定会带在他的身边,帮助他,披荆斩棘,让他夺取天下。

 帮助大汉王朝,匡扶汉室。

 “文若兄,之前,听说,你去了袁绍那里,我还真是想要将你拉过来。”

 “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真是千盼万盼,总算是将你盼来了。”

 “哈哈哈......!”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

 曹操拉着荀彧来到了自己的寝殿之内,内心自然是高兴万分,看向面前的荀彧,开始介绍起来。

 “文若兄,别来无恙。”

 陈宫看向面前的荀彧,微微一笑,拱手道。

 “魏王,不需要介绍了。”

 “公台兄,在下还是认识的。”

 “公台兄,有礼了。”

 荀彧笑了笑,看向面前的陈宫,拱手一拜道。

 陈宫虽然家道中落,但是,从小智慧超群,和他结识之人,自然是不少。

 就像郭嘉一样,认识的人,也是很多。

 读书人都有一个圈子,谁博览群书,谁在文人当中的威望高,那么,谁就能够获得尊重,自然也会有更多的人相识。

 而荀彧和陈宫,都是文人当中的尖子生,认识也不意外。

 “哈哈哈......!”

 “能够认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文若兄,今日来了,是否,就不走了?”

 曹操看向面前的荀彧,开怀大笑道。

 他内心自然是希望面前的荀彧能够留下来,只要面前的荀彧留在自己身边,自己就能够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这是必然的,因为,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荀彧乃是王佐之才。

 拥有此等人物,就如同得到了张良、萧何一般,这样的王佐之才,天下可是少之又少。

 而也正是曹操最希望见到的,曹操内心自然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拥有面前的荀彧。

 如果自己能够拥有荀彧,那么,自己之后,就能够拥有更加强大队伍。

 毕竟,他内心非常的清楚,荀彧到底是出自哪一个家族。

 荀彧他可是荀家当中,最有才的几人之一。

 在整个家族当中,都能够拥有极高的地位。

 他的才情,比起自己几个哥哥,兄弟等人,不知道高出多少。

 也正因是如此,荀彧才会被评价为王佐之才。

 荀彧确实非常有能力,他也早就想要将荀彧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让荀彧能够成为自己的臣子,可是,他知道,自己又有什么威望,能够让荀彧加入自己的阵营呢?

 自己现如今,可以算得上是一贫如洗。

 要什么,没什么,面前的荀彧,又怎么可能会看上自己呢?

 所以,他原本,根本就没有想过,荀彧会待在自己身边。

 荀彧会来这里找自己,想要加入自己的阵营。

 荀彧自己来到了这里,那么,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想要择主。

 他离开了袁绍,来到了这里,选择自己,那自己自然不能够让其失望。

 不过,既然荀彧刚刚初来乍到,那他自然也得问问,荀彧之后,是否会离开。

 但是,他又不可能会直接问。

 所以,他就委婉的询问荀彧,问他之后是否就不会走了。

 如果说,荀彧直接答应了自己,那么,就意味着,荀彧愿意留在自己的身边,效忠自己。

 当然,如若说,荀彧不愿意留在自己这里。

 那么,他内心也无可奈何。

 毕竟,他不可能将荀彧,强行捆绑到自己的身边。

 “魏王,当今天下,您以为如何?”

 荀彧看向面前的曹操,询问道。

 “当今天下,盗贼横行、民不老实、官官相护,诸侯遍地,饥横遍野,百姓苦不堪言。”

 “唉......!”

 “只恨曹某无能,不能够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遭逢大难,这确实是我们这些身为大汉臣子之过。”

 “可现如今,我们既然是大汉王朝的臣子,却也无法拯救如今的大汉王朝。”

 “如今曹某手中,兵不过五万,将更是比不得袁绍,连谋士也不过只有宫台一人罢了。”

 “所以,现如今,没有强大力量的大汉,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但是,我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不管有没有希望,我相信,一定有出路可走。”

 “我相信,迟早有一天,大汉王朝能够得以恢复,就算我失败了,也会有千千万万个大汉王朝的忠臣义士。”

 “能够让大汉王朝得以平复,能够让大汉王朝重新变得繁荣昌盛。”

 “大汉王朝已经持续了400多年的时间,岂能够毁在我们的身上?”

 “所以,现如今,我们必须得好好的想办法。”

 “看看,我们要如何,才能够光复大汉王朝。”

 “我相信,会有许许多多的能人异士,陪着我一起匡扶大汉,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原本,这一次我还以为,只要覆灭了董卓,就能够匡扶大汉,能够恢复大汉王朝的江山社稷。”

 “所以,这一次,我也得到了陛下的密诏。”

 “因此,曹某才得以昭告天下,让天下所有的诸侯,听从我的安排,聚集起来,一同讨伐董贼。”

 “那时,我们就是正义之师,可是,谁曾想到,这一些诸侯王,一个个对董卓封为王爵之后,他们全都放弃了继续进攻董卓的机会。”

 “原本,他们根本就可以直接覆灭,董卓却故意想要用兵力的消耗,让天下所有人觉得,是他们无法攻入虎牢关。”

 “其实,是他们各怀心事,因为,他们已经不想要让大汉王朝得以恢复。”

 “不想要让大汉王朝,能够继续存在。”

 “因为,大汉王朝存在一天,他们就一天不能称皇,大汉王朝存在一天,他们就没办法以正义之师,去讨伐别人。”

 “他们一旦称王称霸,那么,很可能会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

 “可是,现如今,董卓直接将我们所有人全都封为王,原本,我也不能够接受这位王的王爵。”

 “但是,后来想了想,如果说,天下大乱,而曹某却没有王爵的身份。”

 “那么,如何才能够对抗这一些诸侯王?”

 “而且,这些诸侯王,也会以各种理由,来讨伐曹某。”

 “毕竟,你应该也非常清楚,如果说,他们想要攻打我。”

 “那么,他们就会以曹某没有接受陛下的圣旨为由,前来攻打我。”

 “到时候,他们就是在讨贼。”

 “因为,天子的圣旨,如若都敢违抗,那岂不就是欺君罔上了吗?”

 “等到那时,他们就成为了正义之师,他们想要杀我,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

 “而其他人,也没办法说什么。”

 “因为,他确实说的没错,当初我曹某就是没有接受圣旨。”

 “所以,不得已之下,曹某只能够接受甚至封为魏王。”

 “虽然我也知道,这其实是不该,可是,碍于压力,也没有任何办法。”

 “如果说,我能够拥有文和一样的实力,那么,也就不需要畏首畏尾了。”

 “就是因为,我现如今,没有强大的力量。”

 “所以,才导致我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力,能够阻挡这一切,也没有任何能力能够反抗。”

 “文和佣兵二十万,甚至更多,而且,基本上全都是骑兵。”

 “这也是能够清楚的看出来,毕竟,如果说,他没有那么,多的骑兵,又怎么可能将那么,多的战马,拿出来售卖呢?”

 “就是因为,他拥有极为庞大的骑兵数量。”

 “所以,他才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资本。”

 “而我,却没有这样的资本。”

 “现如今,我也无可奈何。”

 “因此,我才会被动接受着魏王的身份,等到时候,如果能够为大汉王朝彻底平定天下。”

 “陛下如若想要让我留下这魏王的称号,那么,我自然会留下。”

 “如若陛下反对,那么,自然可以废除我的王爵之位。”

 “反正,现如今,我身上的王爵之位,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

 “原本,虽然已经封我为兖州州牧,但是,文若你也已经看到了。”

 “这天底下,又有几人,真正看得起我曹操?”

 “觉得我曹操,是兖州州牧?是真正的魏王呢?”

 “如今天下所有的百姓,还有哪一些诸侯,都不认为我就是真正的兖州州牧。”

 “当时的我,自然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对抗得了其他的诸侯。”

 “这些诸侯,一个个都拥有极为强大的力量。”

 “他们每一个人的兵力,都是数倍于我。”

 “所以,如果我不接受这魏王的身份,引起了他们的愤怒。”

 “他们肯定也不会饶过我,而我现如今,也知道,当今天下没有几人真正忠心于大汉王朝。”

 “所以,我必须要活下去。”

 “如果我都已经死了,那么,天下将再也没有大汉王朝。”

 “虽然,我说的这话,你们可能会觉得这其实是夸大其词。”

 “或者说,是我曹操狂妄自大。”

 “这天底下,难道除了我,还找不到其他忠君爱国之人了吗?”

 “他们没有去营救天子,各自为战,就不是为大汉王朝效力的忠臣了吗?”

 “可是,我想要说的是,这天底下除了我曹操,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真心忠心大汉王朝的。”

 “二十镇诸侯讨伐董卓,就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好处。”

 “他们不仅仅需要得到赏赐,得到爵位。”

 “而且,还想要互相争夺地盘,可是,最后董卓满足了他们。”

 “让他们称王争霸,也正是如此,他们这一些诸侯,才会善罢甘休。”

 “他们所谓的攻城,不过,就仅仅只是让自己手底下的一些士卒攻城,去牺牲掉他们手中的力量,去换来天下所有百姓的信任,觉得,他们是真心忠于大汉王朝,为大汉王朝复兴而努力自然罢了。”

 “他们做的这一切,全都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而并非是真正想要匡扶大汉。”

 “因此,我也一直在为了复兴大汉王朝而努力,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所以,其他人,可以不为大汉王朝复兴,而努力。”

 “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效忠于大汉王朝。”

 “而唯独我曹孟德,是真正的忠君爱国。”

 “我曹孟德,早晚有一天,必会统一天下,让大汉王朝重新建立起来。”

 “如今大汉王朝,已经失去了威严,再也不是真正的大汉王朝了。”

 “当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才有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而现如今,大汉王朝,也失其鹿。”

 “天下所有的诸侯,全都想要夺得天下。”

 “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们是假仁假义也好,还是他们想要做什么也好。”

 “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让自己能够称王称霸。”

 “能够组建,属于自己的国度。”

 “但是,我曹操不屑于和他们为伍。”

 “他们不是想要夺取天下吗?”

 “既如此,那么,我就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决定,都是错误的。”

 “我曹孟德,一定会将他们绳之以法,将他们所有的土地,所有的兵权,全都收缴交给陛下发落。”

 “等到那时,天下终究还是大汉王朝的天下。”

 “而不是任何人的天下,天下终究还是要陛下主持,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大汉王朝。”

 “如今,陛下还未驾崩,又如何能够让天下所有人去争夺天下?”

 “又如何能够让他们,成为一些奸佞之臣?”

 “他们这些人,如果想要成为奸佞之臣,想要夺取天下,就得问问我曹孟德手中的刀,是否锋利。”

 “因此,文若兄,现如今,曹某还是需要你的帮助。”

 “如果你能够帮助我重新振兴大汉王朝,那么,大汉王朝一定能够让文若兄,名留青史。”

 曹操看向面前的荀彧,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

 随后越说,眼神越明亮,最后,摇了摇头道,对荀彧发出邀请。

 因为,曹操现如今,非常清楚,自己要如何去做,才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他必须得将面前的荀彧留在自己的麾下,才能够真正让自己变强。

 而荀彧此人,他多少也有一些了解。

 虽然,以前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可是,毕竟,自己等人也都在同朝为官。

 而且,也有几面之缘,他内心自然非常清楚,面前这荀彧内心大致的想法。

 能够离开袁绍,来到自己这里的,那么,必定就是忠心于大汉王朝之人。

 所以,不管怎么样,说自己忠于大汉王朝,那准没错。

 如果说,自己说自己忠于大汉王朝,荀彧变脸了。

 或者说他觉得自己的心胸和抱负不够。

 那么,自己再以另外一种,去劝解荀彧留下,来也未尝不可。

 毕竟,在自己还不够了解荀彧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暴露出自己真实的目的。

 现如今,最主要的就是要让荀彧留在自己的身边,只有将荀彧留在自己的身边。

 那么,自己才能够真正的让他帮助自己,效忠自己。

 他相信,只要自己说自己是忠于大汉王朝的忠臣,那么,荀彧一定会跟随在自己的身边。

 只要荀彧答应留在自己身边,那么,自己就算是成功了。

 如果到时候,荀彧依然还是选择离开自己,那么,到时候,再做打算。

 不过,他更相信,面前的荀彧,是效忠于大汉王朝的。

 否则,他又怎么可能会离开袁绍,来到自己这里呢?

 袁绍四世三公,家世显赫,而自己不过终究只有5万士卒,甚至自己连一个底盘都没有。

 又如何能够和袁绍相提并论?自己不管是名望,还是身价,都不可能和袁绍相提并论。

 这一点,曹操内心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

 因此,他知道,面前的荀彧,既然能够离开袁绍,就已经说明了,袁绍并非是他真正的明主。

 而自己,也许能够利用荀彧想要为大汉王朝效力的特点,将其留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效力。

 “魏王如今,兵不过五万,连休养生息没有,如何征战天下?匡扶大汉?”

 荀彧看向曹操,反问道,没有正面回答曹操的问题。

 “虽然我先陆进兵少将寡,但是,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我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谁又能够想到,现如今,我曹操曹孟德,不过只拥有5万大军,之后不能够拥有10万、20万,甚至数百万大军呢?”

 曹操看着面前的荀彧,摇了摇头道,眼神之中闪过坚毅和自信之色。

 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够在这天下夺取,一个栖息之地,甚至,夺取天下。

 他相信,自己最后一定能够成功,他绝对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不管别人相不相信,他总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不会觉得自己最终会失败,因为,如若他觉得自己之后会失败,那么,他又如何才能够谋取天下呢?

 一定要对自己拥有足够的信念,才能够夺取天下。

 现如今,他的信心十足,他相信,自己迟早有一天,能够夺取天下天下。

 所有的人,都将臣服在自己的脚下,自己也会让天下所有人,真正承认,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王。

 他内心自然非常清楚,自己刚才说的话,到底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因为,他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自己就算夺取了天下,没有篡汉自立。

 那么,自己也会成为一个权臣,自己依然会保留为王爵的爵位。

 如果说,自己夺取了天下,让汉献帝依旧当上皇帝。

 而汉献帝最后,居然要废自己的爵位。

 那么,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自己如果想要夺取天下,那么,自己就必须得拥有更高的地位。

 而这一些地位,不是其他任何人能够给予自己的。

 这一切,都是要自己争取得下来的。

 自己到时候,要是夺取了天下,让汉献帝依旧还是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帝。

 他却反倒卸磨杀驴,那么,自己手中的这一些文臣武将,肯定会直接将汉献帝斩杀,也未尝不可能。

 毕竟,他们可是想要做从龙之臣的,如果说,刚刚上台的汉献帝,就想要废除曹操的爵位,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他们内心自然是无比的愤怒,他们好歹也是帮助大汉王朝平定天下。

 结果,汉献帝却卸磨杀驴,那么,他们自然也不可能放过汉献帝。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汉献帝什么也不是,汉献帝虽然是大汉王朝的皇帝,但是,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只要汉献帝想要废除曹操的爵位,那么,曹操手底下的这些文臣武将,不可能会答应。

 就算是曹操,也不可能会答应,又怎么可能会愿意让自己失去这个王位呢?

 这个爵位,好歹这也是自己经过努力,夺取而来。

 自己将会成为真正的摄政王,自己也会让整个天下真正听从自己的号令,而不是成为大汉王朝的附庸。

 大汉王朝早已名存实亡,而他夺取天下,又怎么可能会让大汉王朝管束着自己?

 自己虽然不会造反,但是,自己也绝对不允许,别人掌控自己的权利。

 “魏王难道,真的愿意将手中的权利,还政陛下?”

 荀彧微微一愣,看向面前的曹操,询问道。

 虽然,荀彧内心十分不信,但是,他也不得不信。

 其实,荀彧内心非常的清楚,这天底下,没有任何人,会将权力重新交回皇权。

 因为,他们争霸天下,就是为了争权夺利,又怎么可能会将自己手中的权利,交回给皇权呢?

 大汉王朝的天下,之所以,会分崩离析。

 不就是因为,皇权之争吗?

 皇权不仅仅掌控在皇帝的手中,而且,还掌控在世家大族的手中。

 这些世家大家,都想要掌控皇权。

 而皇帝也想要掌控皇权,那么,这也就导致了,这一些世家大族和皇帝之间的皇权争斗之中,你争我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这一点,荀彧又能怎么办呢?

 他之前官职,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管不到。

 就算现如今,他也管不着。

 毕竟,大汉王朝皇权旁落,早就已经注定。

 而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改变的了的。

 如果说,有人会大公无私的,将自己手中掌控的权力还政于陛下。

 那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存在呢?

 这样的人,难道真的是天上的圣人吗?

 如果,不是天上的圣人,又是怎么可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呢?

 但是,荀彧内心也非常清楚。

 现如今,自己不相信曹操,还能够相信谁?

 普天之下,这一些诸侯,哪一个不是想要自己登基称帝?

 哪一个是真正想要匡扶大汉王朝的呢?

 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匡扶大汉,那么,自己又如何能够跟随在其他人的身边?

 而跟随在曹操的身边,至少他看见了希望,他没有看见曹操有称帝之心。

 他能够感受到,曹操所说的话当中,有几分真实性。

 而其他的诸侯,他早就已经暗中观察过。

 之后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王霸之心。

 而唯独曹操,没有这样王霸之心,他心中终究保持着,以前对大汉王朝的忠心和炽热。

 至少,他能够看出这么一点,在其他人身上,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眼神。

 到时候,曹操要是能够变得更加强大,哪怕当一个权臣,也无妨,只要大汉王朝,不会灭亡,即可。

 “这是自然。”

 “大汉王朝之所以,是大汉王朝。”

 “就是因为,当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天下。”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大汉400余年的天下,又岂能够因为,这一些宵小,而丧失在历史长河之内?”

 “如今,我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是大汉王朝给的。”

 “又岂能够,因小失大?”

 “现如今,大汉王朝陷入危机,那么,作为大汉王朝的臣子,自然要让大汉王朝重新站起来。”

 “大汉王朝必须得重新站起来,也唯有大汉王朝重新站起来,才能够还我曹操一个忠臣之名。”

 “如果,我曹操真的不是大汉王朝的忠臣。”

 “那么,当时我曹操又怎么可能,会直接前往去刺杀董卓呢?”

 “因为,我知道,刺杀董卓九死一生。”

 “甚至可以说是,十死无生。”

 “对于其他人来说,刺杀董卓,根本就没有任何活路。”

 “难道,对于我曹操来说,就有活路了吗?”

 “我曹操,是为了大汉王朝而去刺杀的董卓。”

 “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原本,我常常以为大汉王朝的奸佞之臣,就是董卓,只要杀死了董卓,那么,天下就能安定。”

 “可是谁曾想到,就算我杀死了董卓,恐怕天下依然不可能安定。”

 “因为,天下所有的诸侯,都想要夺取天下,他们要的,就是天下大乱,他们要的,就是称王称霸。”

 “如果,我曹操杀死的董卓,也会拥有千千万万的董卓重新站出来,继续祸害大汉王朝。”

 “那么,对于整个大汉王朝,又有何用呢?”

 “这段时间,我总算是想明白了。”

 “天下所有的人,之所以,会想要大汉王朝覆灭。”

 “就是想要让自己拥有登基称帝的权利,能够让自己有称登基称帝的可能。”

 “他们夺取的天下,那是一个混乱不堪的天下。”

 “他们完全有资格,有能力,登基称帝。”

 “因为,他们现如今,就仿佛回到了秦末战乱之时。”

 “他们是靠自己手中的本事,夺取的天下,又为什么要将这天下,还给大汉王朝呢?”

 “大汉王朝当年,也是从混乱不堪的秦朝当中,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他们夺取大汉王朝,那么,他们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王朝,又何须要寄人篱下呢?”

 “现如今,他们虽然称之为大汉王朝的臣子。”

 “可是,他们现如今,又有几人愿意真正帮助大汉王朝,谋取天下呢?”

 “这一些人的野心,不允许他们停下脚步,他们的野心,也不允许自己帮助他人夺取天下。”

 “他们自己夺取的天下,难道不是自己的吗?”

 “他们觉得,为什么要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交还于大汉王朝的?”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手中的权力,之前难道不是大汉王朝给予他们的吗?”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年是在他们落魄之时,当年是大汉王朝给予他们现在的权利。”

 “否则,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大汉王朝给予他们的权利,是让他们保护大汉王朝,守护大汉王朝。”

 “可现如今,他们却不想要保护大汉王朝,甚至想要谋取大汉王朝。”

 “这便是不仁,他们没有忠君爱国之念,就是不忠。”

 “对于他们而言,国都可谋,令祖上蒙羞,是为不孝。”

 “他们对董卓惧怕,在讨伐董卓之时,互相猜忌,是为不仁。”

 “就他们这一些诸侯,竟都是一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我曹操羞与其为伍。”

 “不管他们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力量,不管他们最后有什么样的成就,我曹操都不会羡慕他们。”

 “我曹操只会看不起他们,他们这些人枉为人子,枉为人臣,枉活人世间。”

 曹操看向面前的荀彧,大声说道,声音强劲有力,震人心魄。

 他现如今,说得如此大义凛然,就是想要让荀彧,跟随在自己的身边。

 因为,他已经从各种表现当中看出,面前的荀彧就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

 他想要的就是匡扶大汉,而自己如果表现出一副忠臣的模样,那么,自己迟早能够得到他。

 这一点,曹操非常相信,看着面前的荀彧,他心中自然是无比的渴望。

 他知道,只要自己能够掌控荀彧,让荀彧成为自己手底下的谋士,那么,自己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希望。

 他可是非常清楚,荀彧在荀家,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地位。

 如果说,荀彧都能够跟随在自己的身边,那自然也会有更多的能人异士,选择投靠自己。

 如今,曹操内心非常清楚,他到底缺少的是什么。

 他不缺兵,不缺将,最缺少的就是文臣谋士。

 他也知道,想要收服一些强大的武将,其实是非常的困难。

 但是,自己有自己这一些族兄弟,暂时自己也已经完全足够使用了。

 毕竟,将在谋,而不在勇。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勇猛无敌,不还是输了吗?

 勇还要有谋,单单的勇,不过是匹夫之勇,并无太大用处。

 这一点,曹操自己非常的清楚,因此,曹操知道,现如今,自己最缺少的就是文臣和谋士。

 自己身边只有陈宫一个谋士,那如何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现如今,自己必须得拥有更多的文臣谋士,才能够让自己发展壮大。

 毕竟,现在自己即将接管整个兖州,既然自己想要掌控整个兖州,那么,就必须要拥有更多的人才。

 否则,自己如何能够管理好整个兖州,这一点,曹操内心非常的清楚。

 而荀彧作为王佐之才,那么,他自然拥有非常人能比的才能。

 “主公在上,请受微臣一拜。”

 “主公大义,天下无人可及也。”

 荀彧知道,自己得遇明主,立刻朝着曹操跪了下来,拱手叩拜,认其为主,心悦诚服。

 “哈哈哈......!”

 “得遇文若,若当年高祖遇子房也。”

 “来人,摆宴。”

 曹操看向面前的荀彧,开怀大笑道,直接上前,将荀彧扶起,心中无比的高兴。

 “喏。”

 侍女躬身一拜,转身离去。

 “多谢主公。”

 荀彧看向曹操,拱手一拜道。

 “主公,现如今,微臣也在路上听说了,兖州的各地郡守,还有镇南王刘岱,全部都被神秘势力所杀。”

 “现如今,主公也应该尽快派遣大军,收服整个兖州。”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荀彧既然已经认主,那么,立刻就开始转变自己的身份,直接就开始为曹操谋划。

 “这一点,孤也已经知道了,原本,也准备派遣人前往接管整个兖州。”

 “现如今,正好遇到了文若前来。”

 “公台,尽快安排下去。”

 “将整个兖州,收为己用,如今,我们只有掌控兖州,才能够有资格,对抗其他的诸侯。”

 曹操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荀彧笑道,随后朝着陈宫吩咐道。

 “喏。”

 陈宫拱手一拜。

 “主公,现如今,还不着急。”

 “恐怕,还得委屈恶来将军。”

 荀彧看向面前的曹操,摇了摇头,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