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惊变前夜(第2页)

 他陆炳就绝不是这样的人。 

 朱厚熜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想到了当初和张璁一起吃馄饨的样子。 

 众人口中的张璁,也在看一场好戏。 

 张鹤龄的大公子醉醺醺的走出百花楼,脚步虚浮无力,眼睛下的黑线分外明显,可深凹的眼窝里,那颗眼珠却不安分地窥视四周。 

 恰巧一位妙龄的青衣女子正买荷包,和她的婢女有说有笑,不经意地展露一丝侧颜,令张大公子神魂颠倒。 

 不由分说冲到近前,张口就是一句:“姑娘芳龄几许?” 

 青衣女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旁的婢女倒是气势汹汹,张口骂道:“好一个轻浮之人,光天化日之下问女子年龄,不知羞耻!” 

 张大公子哈哈一笑,不气也不恼,显摆地挥了挥手中的折扇。 

 折扇的尾端缀着巴掌大一块羊脂白玉,扇面上有名人大家的题词。 

 他不慌不忙的言道:“在下唐突了佳人,我是寿宁侯府的公子,不知可否有缘,一听姑娘芳名。” 

 婢女的小脸都憋红了,久居深闺,她何时见过如此不要脸的人。 

 青衣女子冷若冰霜,刚想开口,远处就传来一声厉喝。 

 “哪个登徒子?敢欺负老夫的孙女!” 

 一个须发皆白的威严老者,脚步有力,走了过来。 

 仅仅一个抬眼,就让张大公子不寒而栗,仿佛在国子监遇到师长一般。 

 他再抬头一看,红袍长须、横眉,宽额头,一下子整个人都机灵了,兵部尚书王琼。 

 老爷子毫不客气,上下打量了一番张公子,冷哼一声。 

 “问我孙女的年龄,就你这样的,何不以溺自照面!” 

 王琼话刚出口,临近馄饨摊上的张璁差点将嘴里的馄饨吐了出去。 

 平日威风凛凛的张公子,见到这大明骂神,也不由得连连后退。 

 甚至还生出了脚底抹油,赶快逃跑的想法。 

 可惜他想跑,老人家还不依不饶,一阵嘴炮输出。 

 王琼早就看出了张公子的身份,不光骂他,还把他父亲和他叔叔骂了个狗血淋头。 

 最后让他的小厮到寿宁侯府,通知他们领回自己家的公子。 

 张璁这边看着爽快,饭量也不觉大了几分,比平日里多吃了三个馄饨。 

 他结完帐,照例和老板娘问好一声,又到周边闲逛了一圈,打着拍子回到了宅院里。 

 一回到自己的房间,他先是拿出桌案上写了一半的宣纸,提起笔密密麻麻地写下了今天的见闻。 

 写奏折不难,难的是写出一份言而有物,切中要害的奏本。 

 他看似只是在京城闲逛,却在暗中了解京城的物价、民情,各位大小官员的用餐习惯,府上外出的采买开销。 

 此刻张璁文思如泉涌,提笔挥毫,一篇足以震动整个大明的文章就此写就。 

 张璁捧起手上的文章,细细读了几遍,又提笔修改了几个措辞,才工工整整地将文章誊写在奏本专用的书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