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庐煮酒 作品

第41章 朝堂论战(二)(第2页)

 王琼开口打破了僵局,言道:“杨首辅所言,乃一时之计,切不可长久,若日日都需朝廷拨专款,岂不是饮鸩止渴?” 

 杨廷和哈哈一笑:“王大人切不可因噎废食,有道是事趋从急,我大明如今之现状,拨银方为良策。” 

 王琼冷哼一声,语气加重道:“朝廷能拨一个月的银子,一年的银子,那能拨十年,数十年的银子吗?提俸,才是真正的长远之策!” 

 两人唇枪舌剑,令朝堂下的众人听得目眩神移。 

 一些人在心中感慨,杨廷和不愧是首辅,如此棘手的问题,也有应对的办法。 

 朝堂最重要的就在于平衡,其实也就是互相的妥协。 

 费宏摇了摇头,王琼所言确实有道理,可朝堂是不讲道理的地方,多方势力的利益角逐,以他看,两人争斗的结果,最多设立一笔功勋银。 

 “陛下,臣赞同王大人的看法” 

 “臣附议” 

 “臣附议” 

 文臣们蹙着眉头看向,武将和勋贵,搞不懂一直以来不说话的两个势力,怎么突然间就一起发力了? 

 武将赞同提俸,他们能够理解,可勋贵,他们官员的俸禄本来就那么高,提俸这件事又吃力不讨好,他们何苦趟这趟浑水。 

 郭勋冷笑,随即悄悄看了一眼高台上神色莫名的朱厚熜,心里暗想这天下,到底还是皇帝的天下! 

 朝堂势力盘根错节,武将和文臣之间也不是全然水火不容,彼此之间也有着隐隐约约的联系。 

 勋贵更是和文臣千丝百缕的牵连,此刻两方势力表态,文官内部也出现了分裂。 

 形势变幻莫测,此刻的朝局真的就像一滩浑水。 

 杨廷和哈哈一笑,话锋一转,道:“我大明官员领取俸禄,都需要到仓曹领取,一地领取总账再分发到各个部门,昔年土木堡之故,接近九边的各处仓库都遭到损毁,年久失修,无力维持。” 

 他言辞恳切道:“如今骤然提俸,要保证这俸禄到达每一个将士的手中,着实不易。” 

 他的眼神看向一侧的吏部尚书,对方立即会意,出声道:“吏部折算,户部校核,单单是重建到达九边的仓储,建立完备的网络,就需花费白银一千八百万两,这可是大明足足三年的税收!” 

 “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能够想到,提俸花费巨大,可所需银钱之多,还是超出他们的想象。 

 正统年间,大明一年的税收可达二千多万银,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正德年间的税收一路跌到了六百万两。 

 王琼瞥了一眼吏部尚书,心中也是暗自发苦,他虽然对军事颇有建树,可对于经济钱财却不甚在行。 

 一时之间竟也没有了别的办法,要花整个大明三年的税收,无论是谁都会感到棘手。 

 可他心一横,做出决定,无论今日怎样,一定要提俸。 

 王琼正欲开口,张璁却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