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地相朝(第2页)

 “记住,暗中进行不可走漏了风声。” 

 “是,老爷。” 

 …… 

 朱厚熜坐在乾清宫内的紫檀木椅上,饶有兴致地翻看着《明太祖实录》。 

 他一边读着,一边瞧向了桌案上的大明宝钞。 

 一两的大明宝钞,印着的正是朱元璋的头像。 

 这是一张端庄的圆脸俊像,开国之君的威严显露无遗。 

 “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朱厚熜轻声道。 

 他亲自在太庙看过朱元璋的长相,确实是一个英武的老人,绝非民间所流传的猪腰鞋拔脸。 

 更何况孝宗,还有兴王,大明历代的帝王长得都不差,很显然老朱的基因很优秀。 

 朱厚熜靠在木椅上,将《明太祖实录》卷在手中轻轻地敲着。 

 “吴元年十二月戊申”朱厚熜自语道。 

 就是从这一天起,关于洪武皇帝的相貌记载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微微侧身,朝着一旁的麦福问道:“朕听闻铁观道人曾经给太祖相过面,麦大伴可知此事否?” 

 麦福摇了摇头轻笑,“民间有此流传,但臣也不知真假。” 

 他缓声道:“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 

 “哈哈哈”朱厚熜忍不住笑出了声,麦福也跟着笑了起来。 

 “何谓天地相朝?不就是鞋拔子脸吗!” 

 他猛地站起身,将《明太祖实录》重重拍在桌上。 

 “帝王相就能称帝王?太祖以卑贱之身成千秋伟业,又何须后人牵强附会!” 

 他目光微凝望向窗外,感慨道:“金陵虽为古都,但若无孝陵,何谈帝王卧地。” 

 朱厚熜郑重地拿起一两的大明天宝,正色道:“朕要以此画正视听,黑白之间绝不能混淆,无论何种原因,事实就是事实!” 

 他吩咐麦福道:“太宗皇帝曾留下密旨,放任民间流传太祖帝王相的图纸,让百姓都以为朱皇帝是和刘邦一样的奇人!” 

 “朕却以为不妥,洪武皇帝建元之功足以彪炳史册,这道旨该废了!” 

 少年的声音回响在乾清宫内,他要一点一点地改变,大明所留存的积弊。 

 “谨遵上谕!”麦福应道。 

 就在此时,黄锦带着一盒东西走进了乾清宫。 

 他先是对着朱厚熜一礼,然后双手将黄花梨盒子递了过来。 

 “主上,这是臣近几日在京城收集的钱币。” 

 “哦”朱厚熜顺手接过木盒将铜扣打开,目光一扫过里面的钱币。 

 他拿起里面的一枚方孔铜钱细细端详,过了良久,长叹道:“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黄锦也言道:“唐朝已经过去多年,但这开元通宝却依旧流通,实在令人感慨呀!” 

 朱厚熜点了点头,用手拨弄着盒子里的铜钱。 

 随着叮叮当当的声响,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他眼前。 

 元丰、元佑,天圣、熙宁。 

 他粗略地看了一下,这盒子中除了大明的铜钱以外,就属宋朝的最多。 

 他将盒子放在桌案上,目光又看向一旁的大明天宝。 

 心中不经思索,这天宝又能用多久? 

 一个王朝的统治寿命结束,但属于它的经济惯性却依然存在,这货币就是最好的见证。 

 他神色变得坚定,朗声道:“大明不绝,天宝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