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下师(第2页)

 “胡御史所言差矣,我这明明是顺天应道,你不夸我遵从祖制也就罢了,怎么还反过来指责我呢?” 

 张璁一脸委屈,言语间透露出不满。 

 胡瓒一时有些愣住,“你这是在遵从祖制?” 

 就是这一愣,让他原本积蓄好的气势就此终止。 

 杨廷和沉默不语,半眯的眼睛中闪过精光。 

 王阳明含笑,身子坐得越发板正。 

 “张尚书,你这分明就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改易称号违背祖宗之意,你怎么能说顺从祖制!” 

 礼科给事中王汝梅,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对面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一般。 

 而他这一开口,就一下子引起了连锁反应。 

 对张璁的批驳之音不绝于耳。 

 “理学正统,伦理纲常,篡改孔圣名号,正统何在?” 

 张丰山一脸义正辞严。 

 此刻,他就仿佛正义的使者一般,要对张璁进行审判。 

 费宏更是连带惊愕之色,没有想到这平日不声不语的张御史,竟然能为了正统仗义执言 

 杨廷和赞许地点了点头,只是紧锁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 

 他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劲,仿佛自己这一方太过顺利。 

 可想一想,却依旧没有发现问题所在。 

 朱厚熜轻声道:“诸位爱卿,且听听张尚书的解释。” 

 他说话的时候,特意用上了一丝金科玉律的神通,一下子就让谨身殿安静了下来。 

 嘈杂的声音,立时停住。 

 王阳明自然地抬头望来,饱含深意地看了朱厚熜一眼。 

 杨廷和轻轻敲击了两下紫檀木扶手,心中沉吟。 

 看来陛下,绝非世人所说的不通武功之人。 

 朱厚熜想了想,每一次都开口制止有失格调。 

 或许,可以把乾清宫内的“金声玉振”拿来。 

 张璁清咳两声,神采飞扬地说道。 

 “祖制,便是我朝太祖所定之制。” 

 接下来他一番引经据典,用祖制为利器,对在场众人进行彻底地反驳。 

 在他看来,《皇明祖训》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 

 把帝王庙和孔子庙分开。 

 称孔子为“天下师” 

 “依我看,自古至今孔子一直是天下的老师!” 

 他反问道:“既然为师,岂能用王称之!” 

 费宏皱眉正欲起身,朱厚熜的声音却先他一步。 

 “朕以为张尚书所言,便是太祖的本意!” 

 “如今的祭祀典仪,朕以为有两处不当!” 

 “其一,祭祀僭越,以祭祀天地之礼祭祀孔子” 

 “其二,父子乱序,孔子颜回曾子,身为人子却享食于堂上,颜路曾皙身为人父,却只能配祀在两殿。” 

 他的目光不偏不倚,看向第二圈座位中的张丰山。 

 刚刚还面色潮红,接受着众人崇拜的张丰山,此刻却如芒在背。 

 现在已经是十月,天气日渐寒冷。 

 可张丰山却汗出如浆,急声道:“臣先前所言,有欠考虑,望陛下恕罪!” 

 扑通一声,他就跪倒在地。 

 庆幸椅子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不然他连跪的地方都没有。 

 张璁见状,摇了摇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莫不如是。 

 你要维护伦理纲常。 

 那这孔庙,父子伦序错乱,该不该改! 

 朱厚熜缓缓从御座上起身,将龙袍一振。 

 “朕克承大统,自当秉承祖宗之制,改孔子之号!” 

 毛纪嘴角一抽,心中不由想道。 

 当初提俸,说改祖制的是你 

 现在要继承祖制的也是你。 

 横竖,你都有理。 

 朱厚熜话音刚落,殿内众人都陷入沉思。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更易圣号符合祖制,在逻辑上没有毛病。 

 杨廷和却不由心中一惊。 

 什么时候?这一场圣号的讨论,就只是止步于孔子祭典的改变。 

 这分明就是政治革新的开始,是一场巨大变革的征兆! 

 他深深地望了一眼朱厚熜,而后看向了中央的张璁。 

 这一次交锋,他败了。 

 从一开始,皇帝就把控了全场的走向。 

 将这一场廷问,指向孔子祭典自身存在的弊病。 

 而他扪心自问,祭典自身确实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