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盛世(第2页)

 他自问不是一个君子,顶多算个能干点事的人。 

 杨廷和知道,自今日之后,朝野上下定会有许多人明里暗里地骂他。 

 指责他墙头草也好,骂他唯利是图也罢。 

 他杨廷和做不了于谦,没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气节 

 也做不了王安石,没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气魄。 

 但他知道,自己要维护大明的稳固! 

 他笑了笑,自语道:“我杨某,无愧于这一身红袍!” 

 殿内,氛围倒是无比和谐。 

 朱厚熜笑着让几人坐下,自己则立身大殿中央。 

 “圣号修改已成定局,接下来的易礼才是重点。” 

 杨一清有些诧异,看着朱厚熜的神色满是好奇,改圣号如此重大的一件事,怎么就被陛下轻描淡写地带过。 

 他再看张璁的神色,对方也是一脸淡然,仿佛刚刚就真的只是讲了一堂寻常无比的课。 

 朱厚熜自始至终就认为修改孔子圣号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 

 毕竟,这是一种时代的潮流! 

 任何一种潮流在它发生之前,在一段很长的历史中,都处于潜在的状态。 

 而一旦这个伏流与可以借助的突发事件相遇,便会很快与之交融,瞬间逆袭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 

 孔子祭典千百年的流传,弊病越来越多。 

 大明开国之初,从宋濂开始就不断有人要提出改革,但最终没有实现。 

 如今能够进行的如此顺畅,无外乎天时地利,是政治革新的需要。 

 但,易礼不行。 

 礼法的修改,是逆着潮流向前! 

 朱厚熜显然知道这一点,但他必须这么做。 

 从自身的角度,要想成仙,必在人间炼大丹。 

 而要想练成大丹,那就一定要有真正的盛世气象。 

 他所需要的盛世,不是那种鲜花灼锦,看似绚烂艳丽实则一戳就破的泡沫。 

 也不是那种文人歌颂,后世传扬,而当世人却无所追求的盛世。 

 他想要,人人吃得饱饭,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能有选择机会的盛世! 

 最重要,每个人都能有上升的通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明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剂猛药就能够解决的”朱厚熜神情坚决。 

 他沉声道:“如果再不改变,现在大明不亡,将来也一定会亡。” 

 杨一清沉默不语,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千年万年的王朝,那何苦为了一个看不到前景的未来去做不值当的斗争。 

 没错,在杨一清看来,新礼和旧礼都是政治的需要,都是统治的需要。 

 如果旧礼同样能够达到稳固统治,甚至让国家提升的目的,就没有改的必要。 

 此刻他站在这里,是支持朱厚熜这位皇帝,但并不意味着他理解了对方的想法。 

 张璁也不能完全理解朱厚熜,但他会全力支持朱厚熜的一切想法,即使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王阳明的眼睛亮得出奇,就好像茫茫夜空之中,一颗从不曾坠落的闪亮明星。 

 朱厚熜和他的目光在瞬息间交错,彼此笑了笑。 

 朱厚熜并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圣人,但他不介意在完成自己目的的前提下,推这个时代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