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江月待何人

 京城百官休沐,杨慎也偷得浮生半日闲。 

 自从他被调往山西平阳便一直在各地奔波,所见所闻令他触目惊心。 

 平阳之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百姓之生活已然衣不蔽体的程度。 

 民生凋敝、满目疮痍,杨慎一个猛子就扎到了为各地解困的路上。 

 如今他所在的地方正好是汾河在平阳最大的拐弯处,这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肥沃原野。 

 月光清冷,涛声连绵。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风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美景在侧,杨慎却无心观赏。 

 他的心中苦闷异常,随手翻阅了一页传习录,他便怔怔地愣在原地。 

 连日来的奔波忙碌,让他很快从一个富贵才子变成了沧桑士人。 

 几缕鬓发随意在风中飘散,杨慎想到了平阳官场的乱象。 

 藩王横行官吏骄横,偌大的平阳竟无几个热血之人。 

 即使是他也不免多出了几分茫然,自己真的能够改变这一切吗?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苦吟道。 

 昔年杜工部,今日杨用修何其似也! 

 不过前者是漂泊的失意,后者是无人理解的苦闷。 

 他下意识地动了动手,可惜没有勾到那熟悉的酒环。 

 “先生,何故在此吟唱?”稚嫩的童声从远处传来。 

 幼童的身影比他的膝盖略高一些,鼻梁高挺脸蛋偏小,月夜下皮肤泛着白纱一样的光泽,杨慎依稀可以看得出这孩子长大以后的俊美样貌。 

 “我在望月呀”杨慎笑着答道,他看了看幼童背后背着的小筐不由问道:“小郎,已经到了深夜为什么还要来这危险的汾河边?” 

 “危险?”幼童摇了摇头,转而捧起脚边的沙砾,“汾河给了我生活的依靠,我又怎么会害怕它呢?” 

 “城里的大官收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子,偶尔找到一个稀奇的,十天半月都不愁饿肚子了。” 

 “哦!”杨慎上下打量了一番幼童,看着他略微有些红肿的双手,心中不由发酸。 

 他猜测这孩子最多也就七八岁大,也不得不为生活忙碌。 

 正在他暗自踌躇时,幼童却睁着发亮的眼睛好奇地问道:“先生,我刚刚听你念的两句诗念得极好,能再念一遍吗?” 

 他的眼睛亮得出奇,满满的都是对知识的渴望。 

 “好”杨慎顿了顿,吟诵道:“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他一边念诵,一边挥手指向涛涛的汾河。 

 “名起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他的声音略带磁性和江水拍打石块的声音,一时让幼童深深陶醉。 

 幼童可能不明白这诗中的深意,杨慎却完全沉了进去。 

 他抬头望着残月,又看着形单影只的孩童,心中的苦涩难以言表。 

 “唉,满天星空只有月孤悬,这月亮也孤苦”,他感慨道:“人又何尝不是呢?” 

 他闭上眼任凭江风吹拂,耳畔响起巨浪激流。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哪知道听着入迷的孩童,缓缓摇了摇头,声音清亮道:“先生,这句话很亲切呀。” 

 “嗯?”杨慎闻言猛地转身,缓缓将身子弯下去看着孩童说道:“不知江月待何人?” 

 幼童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曾经在老家私塾外听夫子讲过这句诗,一听就喜欢上了。” 

 他的脸上露出一股不自然的红晕,像是有些窘迫,又像是和别人分享自己爱好时的快乐。 

 “江上的月亮他在等待着谁呢?”幼童张开双臂,“他在等待着我呀!” 

 他认真地说道:“先生,每一个人都是被这个世界所等待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