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太岁 作品

第275章 红彤彤的前程(第二更)

 尽管信心满满,但能够这么顺利的就取得橘子大模型的源代码,还是让n、rnn、dnn、seq2seq等模型还是玩的很熟的。

 无论什么神经网络,本质上都没有删除数据这么一说,只能重新训练。

 深度学习并不是把数据资料存在某些地方供神经网络调用,而是让神经网络“学习”这些内容,学习后的东西会导致“神经突触”的变化,而大模型的“神经突触”,就是所谓的“参数”。

 这些参数的数值变化和相互的连接,就像人类学习的时候神经突触的连接一样,意味着大模型真正“掌握”了训练的知识。

 比如一个参数13b(130亿)的大模型,存在一块硬盘上,可能大小有20个g。

 让它接受2个t的数据训练后,可能它的大小还是20个g。

 大小没有什么变化,但这2个t的资料它却已经完全掌握了。

 但既然是模仿人类神经形成的人工智能模型,其实也存在了人类智能的某些问题。

 比如说“遗忘”的问题,就是明明学了,过一阵时间之后却发现ai把学过的东西忘了。

 ai过度训练后,可能会出现对新数据“想当然”的现象。

 就像人类面对新生事物时,明明什么都不明白,却用过往经验进行解释,这在ai领域中叫“过度拟合”。

 一堂课老师讲了半本书,前三页你还能听明白,到后面就是听天书,对于ai来说,就是“信息过载。”

 人类接触到的信息是片面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认知偏差,ai的数据如果集中存在某一种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样会导致认知偏差。

 林林总总。

 更有甚者,原本是个好模型,别人训练都没事,你来训练,要么无法收敛得到结果(可以理解为学不会),要么灾难性遗忘,要么梯度爆炸或消失。

 在架构和参数没有太大改动的情况下,能不能训练出可用的大模型,甚至是一门玄学。

 ai的训练与调优充满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参数调整或数据处理步骤的变化,就能导致训练结果的巨大差异。

 就算傅远生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调整超参数,精心选择数据集,并使用最先进的硬件设备,但他仍旧没有足够的信心在短短的一两周时间内,把橘子大模型重新训练一遍去除柚子科技的所有痕迹。

 但成了的话,自己可就是agi之父啊!

 升职加薪啊!

 成为世界第一的ai权威啊!

 又有几个人能抵挡这样的诱惑呢?

 而且千寻早就准备好了,如果柚子科技那边反击,甚至放出橘子大模型是他们自我研发的实锤,千寻也不怕。

 掌握了十几亿经费的公关一号位可不是吃素的!

 哼!

 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先搅浑水,过上半年再持续的岁月史书,柚子科技没多久就成了历史笑柄了!

 傅远生实际上手之后,更是喜出望外感觉自己天命加身。

 这个橘子大模型和柚子训练框架太踏妈好用了。

 无论用什么策略调整参数,几乎训练效果都很好,效率奇高。

 应该三天就能完成一轮训练。

 公测版本的橘子大模型相较内测版的130亿参数又做了倍计的提升,足足有1500亿的参数。

 傅远生指挥自己三个忠实走狗,四个人开始关在小黑屋里闭关,一边去除橘子大模型内的柚子科技的痕迹,针对性的调整参数,一边进行重复训练,尽可能的覆盖这个大模型原本学习的知识。

 尤其是那种“你是谁创造的?”之类的问题,必须对大模型进行监督学习,让其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回答是“我是‘闻君一言’,是一个ai助手,千寻公司创造了我。”

 或

,“千寻的天才工程师们日以继夜的工作和努力,才让我和你见面,开心吗?”

 为了彻底避免问题出现,傅远生他们甚至把“柚子科技”、“柚子”及能够联想到的其他词语都作为禁词,禁止修改后的“闻君一言”在任何方式下提及到。

 当然,这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不过没关系,千寻只准备公测三天,三天后,马上就宣布公测结束,系统升级,剩下的时间慢慢搞。

 总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的。

 傅远生熬夜熬的眼珠通红,这是累红的吗?

 不,这是被我那红彤彤的前程照红的!

 ——

 柚子科技官方微博的表态,让所有吃瓜群众都觉得不明所以。

 那句有意思还能够解释为反击的话,上面贴的那张集体穿着魔法袍的团队照片什么意思?

 想对千寻用个阿瓦达啃大瓜?

 你就是当事人啊,啃什么瓜?

 看到柚子科技官方发的微博,估计是做贼心虚,千寻管理层几乎全体出动,纷纷开始阴阳怪气起柚子科技。

 牛亮,微博认证千寻金融服务事业组副总裁:“难以理解什么样的智商,会相信一家成立不足一年的小公司能够改变世界。”

 荆浩,微博认证千寻江米总经理:“十年磨一剑,为千寻点赞,我们永远都是那个追求技术与梦想的少年!@robert李”

 袁山君,微博认证千寻营运副总裁:“童话很美好,但可惜,现实世界不相信童话。千寻从3057年就已经在ai领域每年至少投入上百亿,到如今终于开花结果,可喜可贺。ai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不是哪家小公司就能碰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