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拍云崖 作品

第119章 边城学子性情豪

 凭木牌到古城别院,将黑子安置好后,便领着一鸡一犬上山进书院,寮舍那处院子里,本来是三人间的“高档”客室,目前只住着麻子一人。 

 书院里文风甚浓,处处吟诗唱对,竹林石阶亭台间,总有学子独坐或是扎堆儿“切磋”学问,惹得麻子数日来狠狠的畅游了一番书海。 

 每逢月末,有书院不轻易“出手”的夫子上台讲大课,麻子有幸蹭进享受一番露天大会的新奇感。 

 绿城书院的二奇之一,卫夫子以例讲书法,诸多学子清晨破晓早早来占位子。晨雾绕绕竹林间,在旭日下渐渐消融,春天的清晨清新澈肺。 

 麻子与近日相处不错的几位学子扎在一堆儿等大佬出场。卫夫子出场前,露天的大平台如同鸭场,有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也有窃窃私语的坊间花边。 

 刹那间,鸭场变听雷鸭,寂静若落针可闻。 

 有人御空飞过来了。。。 

 麻子顺着大家的目光,瞪大了眼睛,一位身着竹青色剑袍的黑须老者驾一道明暗隐隐的剑光在空中飞,宽口袖袍衣带飘飞,绝似飞仙。 

 有人在飞呢。 

 卧槽空中飞人。 

 (⊙o⊙)…,大家竟然都不惊讶,麻子转首看周围诸人表情,有羡慕有微笑有敬仰唯独没有的是惊讶。 

 看来是我草率了。 

 “今日课,书法。”一道清灵之声从高台上传来,卫夫子转眼间已“平安降落”于高台。 

 “谨遵卫师。”平台上甭管抢没抢到位置的,皆是立身静立躬身喊道。 

 “坐。” 

 “谢,卫师。”诸多学子齐声喊道惊云散。 

 啧啧啧,绿城书院真是底蕴深啊。 

 麻子趁着大课间的几丝领悟一路小跑到寮舍,备墨,展纸,提笔点墨,书写起自己过西陇遭遇大雨滂沱时偶作的一首小诗。 

 大雨 

 应是狂云醉过天, 

 须臾墨染舞成烟, 

 一觞琼浆泼千里, 

 西陇揽风画人间。 

 春天这里也能下瓢泼大雨?真奇也。点点墨,染雪纸,笔劲轻灵若云,飞扬显仙气。 

 麻子的书法在经卫师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后,进境不少。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卫师御剑的英姿,大丈夫该如此逍遥才是。 

 御剑青冥破云霄, 

 大漠绝地如平鹞, 

 千里快哉胜啸风, 

 悬崖之巅瞰众生。 

 。。。 

 “牧之,走,一同品茗玄谈去。”雷剑秋最近来寻麻子很频繁。 

 雷剑秋是陇西玉州本地人,古城县的邻县陇川县人,家中殷实,于陇川县城有几家铺子,经营米粮生药。至今仍是童生一枚。每年在书院的“学费”就达五百两银子,换而言之,这位雷大少每年在书院“读书”要读掉一座大宅院。 

 因为人性格豪爽,出手大方,谈吐幽默风趣,从未与人口角,遇到手头不宽裕的同院学子总大方施以援手,遂在绿城书院里混得很开,大多学子都愿意与之结友。 

 几人坐在望陇居临街窗口的位子品茗闲聊。 

 望陇居是家“高档”茶馆,因书院的诸多夫子学子爱到此处品茗玄谈,一般凡夫富商遂渐渐绝了来此楼喝茶听曲找乐子的兴趣。 

 望陇居有几道名茶可赏观,一曰雀舌。茶叶缩卷若雀舌儿,茶液微黄透亮,入口桃花香蕴郁,回甘生津,颇受诸多书生喜欢。 

 雀舌茶产自陇西山脉中的三桃山,三桃山漫山遍野的野桃林,只有几十株年份不一的老茶树,出茶稀少。爱饮此茶的学子往往凑份子来上一壶,坐而论道。 

 二曰云团,陇西山脉“附近”的云隐谷出品,一家修道宗门出产的云茶,自然带了几分“仙气”,两三茶叶泡入茶碗中,腾起阵阵热气旋而成云团,弥久不散,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