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拍云崖 作品

第616章 谁言医者无害人心

清塘县城新开了一家医馆,仁芝堂。

 

医馆门前几位伶人正在卖力表演,且歌且舞,腰柔似无骨,身轻如燕飞。

 

往日得掏钱去瓦舍或是青楼才能看一眼的乐舞此刻在医馆门口就能过足眼瘾。

 

时不时传来几声喝彩引来不少百姓前去瞧个热闹。

 

巡街的捕差收了医馆一些心意,既没出声驱散人群反而挤在最里头欣赏乐舞,眼珠子瞪得老大,紧跟着伶人的腰腿转。

 

大家伙儿兴致勃勃,眼直勾勾地盯着伶人的细柳腰看,人群外围一些身体有恙的百姓前来看病都得连声借过借过地喊。

 

好嘛,挤不动。

 

仁芝堂医馆大夫本家姓柳,不知故籍何处,两月前拖家带口的来到这清塘县落脚。

 

筹备个把月工夫新开的这家医馆算的上是“一炮炸响”。

 

医馆新开一旬之内汤药费打七五折。

 

只需两天清塘县城其他六七家医馆门可罗雀。

 

仁芝堂外街巷口,有两个贼眉鼠眼的小伙儿盯了小半天才离开。

 

清塘县城某药堂。

 

“周爷。”

 

“打探的如何?”一位慈眉善目的黑须男子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不养神也没事啊,药堂里无客求药治病。

 

“那新开的仁芝堂也热闹了,我跟小五在门口盯了不到一炷香工夫。病人排队都排到门外街上了。小的还瞅见有官爷在街头帮忙镇场子呢。”

 

一伶牙俐齿的药堂小厮三言两语就把仁芝堂的“生意红火”讲得周郎中胡子直颤颤。

 

嗯,那是气的。

 

“好个柳匹夫!刚来清塘县拜访我等时何等落魄,连住的地儿都没,还是老夫差人帮忙的。如今如此对待我等,真不怕惹了众怒?”

 

周郎中睁开双眼,怒气难消。

 

初到清塘县就拜“码头”,虚情假意结交同行,然后借同行之便利疏通药材供应后,立马开医馆,低价挤兑同行药堂医馆。

 

好手段啊。

 

步步为营。

 

这柳旺德真是缺大德!

 

“不能坐以待毙!任由仁芝堂这么搞下去,其他医馆药堂如何生计?”

 

周郎中行医二十余载,救死扶伤无计,虽曾在药材上动过手脚,但从未害人性命。

 

现在他年近五十却动了杀心。

 

周全周郎中现在真的很缺钱。

 

抱月楼灵芷姑娘的茶位钱就得百两银子,若是让灵芷姑娘抚琴独奏的话需再出三百两银子。

 

灵芷姑娘的歌舞造诣更不凡,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周郎中寥寥几次出钱凑份子听过,还不是独享。

 

仁芝堂。

 

患者排队,拿药的也在排队。

 

柳郎中一团和气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事无巨细,不厌其烦,病人从没体验过这种问病手法。

 

即使没吃药,但听得柳郎中一番抚慰,病情也好转几分呢。

 

柳二郎,柳郎中幼子,十五六岁的模样,正熟练地帮忙抓药,瞅那手上抓药的娴熟怕是做惯了抓药的,医馆还有俩伙计也忙得脚不沾地,打包药包,嘱咐熬药手法。

 

午时,医馆里都不带歇的,有家中老仆提着食盒来送饭。

 

排队抓药的人更是简单到街旁的食摊儿喝碗稀粥了事。

 

直到傍晚,城门将关时,看病的抓药的才渐渐稀疏下来。

 

最后一位病人提着药包一番感谢离去后,柳郎中敲了敲自己僵硬的臂膀,对药柜前盘点药材的幼子笑道:“二郎今日辛苦了,你母亲炖了一罐鸡汤,一会儿回去喝上几碗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