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余火 作品

第824章 最终结果(第2页)

  平心而论,这么大的一件案子现在就结案算得上是迅速了,也是因为这么件谋逆大案没有扩大规模,大搞株连。

  长孙无忌、长孙冲等一众主犯从犯以及知情者全都处死,家眷要么被打入掖廷要么被流放。

  长孙无忌只有一个幼子活了下来,不过也要别流亡。

  李泰被削去爵位,除宗籍,终身圈禁。

  高阳公主、丹阳公主、巴陵公主赐死。

  先帝才人武氏被贬为庶人。

  李治同宰相们商议好了处置方案,随即在大朝会上宣布。

  朝臣们对此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谋逆本就是死罪,参与者、知情不报者都该处死,家眷也理应受到牵连。

  对于三位公主被赐死他们也没有任何意见。

  公主怎么了?

  谋逆大罪,公主也不能幸免。

  他们只是对李泰和武才人的处置有意见。

  当初李承乾谋反没有被处死,他们就很不满了,怎么李泰谋反又没有被赐死?

  他们甚至觉得,

当初若是李承乾谋逆被处死了,李泰得到警示就不会谋逆。

  但是李治认为李泰并非主谋,而且先帝临终之前还殷殷嘱托过要照顾好李泰,若是处死了李泰,他如何对得起先帝的嘱托?

  说着说着李治甚至当着群臣的面流下了眼泪。

  皇帝都哭了,群臣还能怎么说?

  皇帝真是仁君啊!

  皇帝可真是孝顺!

  李泰的问题说完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先帝的才人武氏被贬为庶人。

  武才人既然是谋反逆贼武元庆的妹妹,受到惩处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了,鉴于武才人对谋逆毫不知情,也不当被处死。

  惩处归惩处,但是被贬为庶人却不妥当。

  因为武才人是先帝的嫔妃啊,先帝的嫔妃为什么会被送到感业寺出嫁?

  不就是怕出现什么丑事吗?

  所以,怎么能将武才人贬为庶人呢?

  万一武才人离开了感业寺做出了什么丑事怎么办?

  一众朝臣纷纷劝谏起来。

  李治却坚持认为武才人的兄弟谋反,是大逆不道的罪行,武才人没有资格留在继续留在感业寺侍奉先帝的灵位。

  群臣们又接着劝谏,既然如此,那就将武才人打入掖廷赎罪。

  对于武才人被贬为庶人之事,房遗爱毫不知情。

  刚刚听到李治对武才人的处置,他整个人都懵了。

  他好不容易跟武媚娘达成了协议,武媚娘答应安安稳稳的待在感业寺,再不搞事情。

  没想到李治竟然决定将武媚娘贬为庶人,这是什么脑回路?

  有不少朝臣纷纷出面劝谏,房遗爱并没有出动,因为他跟武媚娘有私情的传言早就传的沸沸扬扬,无论他出面说什么都不方便。

  劝皇帝将武才人留在感业寺?

  那不等于替武才人求情吗?

  赞同皇帝将武才人贬为庶人?

  说不定朝臣们还以为他是对武才人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