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克莱因瓶

余晖看着那四个字,心中一阵纳闷,孙振鹏是怎么想到克莱因瓶的? 虽然克莱因瓶入口既是出口,但现在也没绕回到入口位置啊……

 难道……

 想到这里,余晖怔怔看向孙振鹏。

 孙振鹏则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指向左侧方位。

 余晖顺着孙振鹏手指的方向看去。

 隔着一片蔚蓝,竟可以隐约看到他们之前进来的那个被怪壳鱿鱼撞击过的洞口!

 如果按照余晖之前的前进方式,沿着熔岩壁继续前行,用不了几分钟,就可以重新经过洞口位置。

 这熔岩壁,原来是个弧形的,只是因为空间太大,余晖之前根本就没有觉察到!

 难道现在几个人是处在一个巨大的瓶子中?

 不对,真要是那样,暗流的作用力又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瓶子能从瓶身中源源不断的往外涌出水流?

 这一刻,余晖终于明白了孙振鹏的设想。

 没错,只有克莱因瓶,是内外相连的。

 如果现在几人确实处在瓶身最粗的位置,那这里一定还有另外一个洞。

 不对,另外一个洞……应该跟刻有字符的平坦位置附近的洞口相连才对。

 但余晖清楚记得,最初进洞的时候用过好几次观字诀,如果有跟洞口相连的另外一处通道,没理由看不到的。

 克莱因瓶的造型,上学那会儿就见过许多次的……

 不对,不对不对。

 克莱因瓶的造型是上个世纪基于数学领域中的一些定论被设计出来的,但这座火山起码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以五千多年前归藏古国先民的生产力,是无法在这个地方修建工事的,再看周围的熔岩石壁,这洞穴显然是天然形成。

 天然形成的克莱因瓶……

 或许概念一致,但造型并不一样。

 如果把整片海洋当做入口的话,好像就解释的通了。

 整片海洋是入口,也是出口。

 如此看来,现在所处的空间一定最少有两个洞,海水来回穿梭,形成了暗流。

 可来回穿梭,也需要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又是从哪里来的?

 正当余晖大脑飞速旋转的时候,孙振鹏又开始拍他的肩膀。

 这一次,是还陨铁短刀,顺便指了指身下的方向。

 孙振鹏的意思,是继续下潜。

 在这水中无法用语言沟通,一头雾水的李美琪在一旁快憋炸了,见孙振鹏往下指,想都没想就快速点了点头。

 他去哪都行,只要别在这儿飘着,那样显得自己太傻。

 余晖稍微有些迟疑,抬头往上看了一眼。

 确实,上方的蔚蓝与周围相比,明显不怎么透亮,估计游不了多远就是熔岩石壁。

 如此封闭的空间内,却有这般程度的光亮,周遭已经转了一圈,光源也只可能出现在下方了。

 圆形结构中,暗流会在接触到熔岩壁后发生变化,所以熔岩壁位置相对微弱的水流方向并没有太大参考价值,探索的方向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眼下的情况,也只能下潜探个究竟了。

 想到这里,余晖点了点头,稍稍调节呼吸阀,俯身开始下潜。

 下潜路线,依旧选择贴近熔岩壁,下潜的同时,余晖还会用陨铁短刀在熔岩壁上浅浅划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