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推行石膏板书(第2页)

  “还有那纸。”

  又有一位官员道:“那纸的韧劲儿,压根儿不像草纸,甚至本官觉得......比上宣纸也不输。”

  “可沈大人说造价低于草纸。”

  “本官不信。”

  “可沈大人不是那种哗众取宠之人。”

  “......”

  “牛大人,你也变了。”

  “我们大周有句古话。”牛大人抬头望月,语气坦然:“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又有两名官员从他们身旁而过。

  其中一人嗤笑:“肖想别人眼镜罢了。”

  牛大人猛地转身,帽子上的小耳朵刚好扫到这人脑袋。

  他道:“本官敢想!你敢想吗?朱大人,本官可记得,水稻消息传回上京之时,你唱衰的声音,可不小呐!明日本官见了沈大人,可要好好与她说道说道。”

  朱大人怒目:“你敢!”

  牛大人回瞪:“你看我敢不敢!”

  又有一人从二人身旁经过,低声嘲笑道:“一猪一牛,圈里闹麻了。”

  怒目相视的二人似有感应,齐声喝道:“马大人!”

  “......”

  礼部侍郎林昭贺还没见着天子,也没见着沈筝,便又领了个香香活路。

  ——安排官学与私塾板书事宜。

  为啥这活儿香?

  因为这事儿和同安县沾边。

  他脑海中有道声音,一直在告诉他——将同安县的活儿办好,陛下必有重赏。

  可这香香活路,说臭,其实还是有点味道。

  官学多为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他们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不说,更是追求极致笔锋笔法之人。

  让他们写硬笔?

  怕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若论官学当中,最为通情达理的山长是谁?

  ——西郊官学的邓山长。

  林昭贺暗中点头。

  说来,西郊官学与沈大人,其实还是有一段渊源在其中的,将板书一事先放在西郊官学,说不定......能开个好头。

  朱雀门。

  “老爷,您可算出来了!”

  随着抵达门口的官员越来越多,朱雀门前也乱成了一锅米糊糊。

  无数关切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倒显得这会儿时辰还早。

  “回马车上说!”

  不少官员带着家人上了马车,紧接着,不同的叙事声从车厢内响起。

  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话本子之味极浓,让人不禁怀疑:这一出一出又一出的,当真是今儿个一晚上发生的?

  沈大人也太神了吧!

  随着车轱辘声逐渐远去,朱雀门前终于恢复了清净。

  月亮逐渐西移,夜虫声窸窸窣窣。

  今日的上京百官,约是彻夜难免。

  宫中,沈筝与帝后一齐打着盹儿。

  哈欠声响彻景仁宫殿,沈筝又给自己灌了一口浓茶。

  她放茶盏的动作很轻,但还是将帝后的瞌睡虫吓跑了几只。

  二人同时眨了眨眼,天子轻咳一声:“继续。”

  沈筝面露痛苦,不过不是她自己感到痛苦,而是替帝后痛苦。

  斟酌一番用词后,她说道:“陛下,娘娘,您俩的龙体和凤体要紧,要是实在困倦,微臣明日再说也是一样的......”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