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上京秧苗

  三位农师和红薯一起留在了庄子上。

  因着种植时间紧急,没那么多时间肥地,所有只有让农师在地里随时看着,少量多次垫基后再耕一次地,尽可能地让薯种早些下地育苗。

  农户们看着马车驶过豆田渐行渐远,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库房里那就是咱们要种的作物?”

  “装麻袋里的,看不到哩。”

  “别说,那女娃好像懂挺多的,一直在给农师大人们说话,农师大人都只有听话的份儿。”

  另一头,曲老农师拿出沈筝留给他的册子。

  册子不厚,只有十来页,但每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沈筝说,这都是她积累出来的种植经验,希望对新作物也有用。

  实际上,这些都是红薯育苗扦插期间的注意事项。

  她写得隐晦,但却有意将阅读之人往“正道”上引,跟着册子上的节奏进行种植。

  曲老农师看入了神,下意识觉得不对劲之处,都被他那颗好奇心给压了下去。

  “咱们下来再商讨商讨。”

  曲老农师将册子递给另两位农师,“种植新作物的农户,要特意挑选过,不论是家中还是个人,都不能有任何人品问题。脑子也要够灵光,然后咱们再给他们上两堂课,这新作物......马虎不得。”

  马车晃晃悠悠出了嘉禾圃,往城外东郊驶去。

  瑞谷轩位于上京东北方向,紧邻洄河。

  洄河类似于上京的“护城河”,是大河溯河的分支,由后期人工开凿而成,取名“洄河”,意为“溯洄”。

  上京近郊百姓都赖以洄河生存,不论是农田灌溉还是取水洗衣,都靠洄河。若往深处论,洄河也算上京的“母亲河”。

  马车行至一半,拐弯后便沿河而行,河面浮光跃金,碎成万点琉璃。

  此时刚过枯水期,河滩有一半隐于水面下,一半还能站人,浣衣人三三两两蹲在滩上,捣衣声混杂着笑语,惊起丛中白鹭。

  热风沾着水汽,裹着河滩特有的气息涌进车厢,沈筝轻嗅。

  又过了两刻钟,岸边人烟逐渐稀少,洄河河面更加宽阔,左右蔓延的高墙映入沈筝眼帘,马车正前方上头有匾——瑞谷轩。

  整个瑞谷轩,都被高墙围了起来,因为再过不久,里头便会种上数百亩高产水稻。

  守卫一眼认出户部马车,小跑上前后,见着了车厢内坐着的季本昌。

  “小人见过尚书大人!”

  今年的季本昌,是瑞谷轩的常客,就连他这个轮流值守大门的守卫,都见过好几次。

  大门打开,马车入内后,轻车熟路朝左拐去,而后不久,一大片翠绿秧苗直接闯入沈筝眼中。

  “哎哟——”季本昌直接唤停马车,撑着车板跳了下去,“我的小宝贝们,又长高咯!”

  沈筝闻言,双脚微滑,一屁股坐在了车板上,惊得车夫回过了头,华铎赶紧上前扶她。

  面不改色地下了车,沈筝走向季本昌,眼睛却一直放远。

  水渠纵横交错,流水潺潺,这一大片秧苗像是被揉碎的碧玉一般,被铺在了天地之间。

  季本昌脱了鞋,挽起裤脚,撅个腚在看秧苗蘖部,沈筝蹲在田埂上,挽起袖子,将手伸入浅水地中,细细摸了好多根秧苗的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