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钢成 天子赏赐
三日后清晨,余时章派人来沈府拉书。
之前余时章送来的那些书,被沈筝分成了三类。
其中第一类,是被同安印坊选中的“幸运儿”,可在印坊印刷、书肆售卖,造福天下百姓的书籍。
第二类,则是那些不急着“印刷出版”的书籍,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有东西,但不多,可以排队获选。”
第三类书籍,是给沈筝带来身心不适的书籍。
过度压抑、打压女性、伪神学、虐待动物、过度美化历史帝王政绩、掩盖社会现状、美化底层百姓生活等等。
每一本都在她雷点上蹦迪。
她不明白这些书为何会被当做藏书,没一把火将这些书给烧了,都算她脾气好。
来沈府交接人姓霍,是永宁伯府大管家之子,如今也是伯府的管事,在上京设立印坊分坊一事,他也参与其中。
无数书籍被分门别类地搬上马车,但地上那堆随意堆叠的书册,格外引人注目。
霍管事往地上看了好几眼,终于问道:“沈大人,那些书......”
那些书做错什么了吗?连箱都没装
“那些书你带回伯府,让伯爷处置了吧,勿要流入市场。”沈筝随意踢了书堆一脚,问:“伯爷这两日在忙些什么?”
霍管事收回目光,赶紧道:“回大人的话,伯爷这两日在给印坊选址,伯爷还让小人给您传话。”
沈筝看向他,他说:“昨日西郊官学的邓山长得了消息,上门拜访,说愿意将官学旁的一片空地借给印坊,还说他有不少肄业的学生,有意到印坊做工。”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
沈筝认真想了想。
邓山长为人清正,早年能在他的教导下肄业的学子,人品应当也差不到哪儿去。
若是这群人愿意来印坊做工,那上京印坊的规模,怕是会比同安印坊还要大。
而上京是大周之都,来往文人、商人众多
“伯爷如何想的?”沈筝问道。
“伯爷也有意向。”霍管事道:“今日下朝后,伯爷便带人去了西郊,查看场地。但伯爷不想借西郊管事的地,他说该赁赁,该买买,还说您......您有钱。”
沈筝微滞,挠头。
她带来的钱基本都充了公,前几日搞“慈善竞技”,连零花钱都交代进去了,哪里还有钱
现在写信让小许支点银子,还来得及吗?
正想着,府门口突然热闹起来。
古嬷嬷提裙跑了过来,素来稳重的神色都染上一丝急切,“大人,宫里来人了!”
沈筝抬眼,都还没见到人,便听到洪公公熟悉的嗓音。
“圣旨到——”
她猛地转头看向霍管事,“这就是伯爷口中的‘我有钱’?”
合着今日早朝又有事发生,且她也远程参与了?
来不及细想,沈筝先带着府中众人跪了下去。
洪公公笑眯眯地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同安县令、工部检校拾遗沈筝,敏慧端方,恪尽职守。自任职以来,辅政勤谨,兴利除弊,政绩昭然,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