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三行 作品

第一回《越海登陆,新篇揭幕》第四节(第2页)

 潮州人知感恩、尊先贤。当初韩公贬到潮州做刺史,建学院播扬文化,为百姓造福,潮州人便将本地大江叫韩江,好山叫韩山。韩公祠有诗云:“民心如镜长相映,山水於今皆姓韩。”接力建造康济桥的十一位太守,曾、常、朱、王、丁、沈、陈、林、赵、林、孙诸公,也被潮州人所铭记,在桥上刻碑记下其名字与事迹,行人过此便可怀缅其千秋伟绩。

 知恩感恩怀恩,恩莫大于祖宗。潮州人十分敬仰祖宗,祭祖的风俗颇多,到处都是祠堂。黄氏宗祠诗云: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早晚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这首诗便是潮州人四海为家却不忘祖先的一个写照。整首诗通俗易懂,就连没什么文化的黄老大也能背诵。他的人生也恰如此诗,“男儿当自强”,三七二十一岁离家闯荡,风里来雨里去,打拼多年取得了一点成绩,成为一个有威望的船老大。

 如今又得到大机会,拼死也要干。要争取光宗耀祖、遗泽后代。当然得到得不到,也须看运气,不是拼了就一定会得到。总之机会上门,好歹总得一拼!拼过了,才不会后悔,有运无运,交给老天。

 当下黄老大与各家船老大率领本地船夫们冒死相助吉义奇袭潮州城。也是因为如今官府极为腐败无能,民怨极大,故能一呼百应来相助义军。

 于是黄老大指挥整个船队,林老大开船打头做先锋。吉义手下十几个得力头目,在林老大单船载送之下先行,上溯韩江,领先于后续三千精兵大约半个时辰左右,抵达凤凰洲。前方就是康济桥,由于船小,可以直接穿过桥墩之间的桥洞,直抵潮州东门外。

 头目们皆扮作卖艺人的样子,下了船就往城门走。

 城门守兵喝问:“咩囊?”

 头目们一副懵然样子。

 守兵略一打量他们,见不像本地人,便换了不标准的官话再问:“甚么羊?”

 头目们还是听不懂。

 林老大从后面赶上来,对守兵陪笑,代答道:“外地羊!外地羊!摆方来滴外地羊!”转头对头目中年纪较大的巫叔卓道:“你萌摆方羊,来我萌这里可要讲规矩。”说着把手指勾了勾。

 巫叔卓会意,掏出一小块碎银子,塞进守兵手里,说道:“俺们北方人,老家兵荒马乱的,逃难来此,卖艺混口饭吃!望守门大哥行个方便!”

 由于巫叔卓来之前,优卿给他化了一下装,一副饱经风霜的江湖半老汉子风貌,惟妙惟肖。守兵看巫叔卓满面沧桑样子,再看一伙人之中有大有小、有男有女,遂相信是卖艺人不假,加上有银子打点,便放他们进去,还指点道:“向西走一里路便系开羊社,那里香火旺,在那萌口卖艺不错!”

 “开羊社?”头目们又听不懂了,面面相觑。

 “开羊正国常社!”守兵努力想要让他们明白,可是潮州人的官话实在说不标准。

 好在巫叔卓明白了过来,连连点头道:“知道了!开元寺!开元镇国禅寺!多谢守门大哥,俺们知道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