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得道多助,仁者无敌》第五节
仲春时节,江南春暖花开,江北也苍茫转翠。
消灭了大吴皇朝紫金天子成山宰的大越皇朝天命天子吉义,在鄱阳湖口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集结兵力二十余万,发起对大化皇朝无极天子段仙芝的第二次渡江作战。
这些兵力的攻守安排大致是:约三万兵防守金陵;约二万兵防守金陵以东的苏州、无锡、常州、润州一线;约二万兵防守金陵以西的太平、池州、饶州一线;约二万兵在金陵附近佯动,作出要攻打滁州的样子;约三万兵留在池州江边大营作为预备军;约八万兵渡江进攻;另有水师二万余人配合作战。
为了加快渡江,义军又征调民船三千余只协助载运人马和粮草,与正规水师一同集结在金陵附近江面上。到了要进攻的日子,水师带民船浩浩荡荡溯江向西,从瀛洲岛调来的雷池水怪团在水底协助推船,速度很快,滁州一带的敌军就算发现也来不及跟上。
但是段仙芝军发现义军水师大举调动之后并不仓皇,而是有条不紊行事。应无涯事先已看破吉义的打算,派了耿可泰率兵五万前往安庆一带防御。安庆是安徽道首府,自身有约二万守军。作战开始之后,双方在安庆的陆上兵力对比是七万对八万,段仙芝军有地利,并不居劣势。
应无涯所统管的江北淮南各路兵马共有近四十万之众,比义军对应战线的兵力多出将近一倍。如果论各自的全国兵力,北朝的军队有一百余万,南朝的军队只有不到五十万,北朝比南朝多出一倍有余。历史上的南朝,往往要占据淮河以南与北朝对垒,还要有巴蜀地区,才差不多能够与北朝抗衡,饶是如此还输多赢少。光有江南,没有淮南和巴蜀的话,只能算是打折的南朝。好在对方北朝也不完整,虽然多了淮南,但缺少辽东与河西,并且贺兰、陇西、荆襄、江汉四道还没完全拿下。而且如今江南的人口有所增加,差不多有江北的一半了,不像以往朝代江南人口只有江北几分之一那么悬殊。
段仙芝有谋朝篡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如今国力仍然远胜于吉义。吉义必须继续抢时间,趁段仙芝还没完全消灭臧天佐,赶紧发动进攻,争取多占些地盘人口,扭转国力劣势,否则就晚了。当然吉义也有优势,就是扎实发展,统治基础比较巩固,讲信义,得人心,这些比段仙芝好得多。吉义的军队之忠诚,远高于段仙芝的军队;吉义的民众之拥戴,也远过于段仙芝的民众。
吉义此番渡江作战,心知登陆之后必须尽快立足,否则敌方兵力远胜于己方,很快就会有更多兵力赶到登陆地点,那时候立足还不稳的话就会被赶下江去了。
由于大江隔阻,双方探子难以往来,彼此对于对方情况探得都不甚明朗。义军在登陆之后才探知安庆周围已经有敌军重兵防守。这下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御驾亲征总不能畏敌而回!吉义只有抓紧时间挥师强攻。八万攻军要迅速击败七万守军,拿下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