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命运 作品

第847章 布局互联网(第2页)

  

  尽管官方并不支持,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一些城市建立了小规模的局域网。新西伯利亚的一所大学时,一台计算机直接与几千公里外莫斯科的一台计算机实现了联网的。他们使用网线是实心金属的,虽然效率很低,而且这只是网络的雏形,并不是真正的网络。可惜,最终,他们的创举还是被官方给否决了,最终,导致了苏联互联网的消失。

  但是对于南洋来说,即便是失败的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

  如果先从这方面进行研究呢?

  “要不然,就先让大学之间尝试一下?或者说,先给他们提供一个构想?”

  很多时候,伟大的发明都起源于一个构想。

  “互联网是怎么发展的来着?”

  尽管李毅安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那怕是有系统加强的记忆,关于因特网的历史和发展,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顶多也就是知道基本的一些概念。

  “基本的概念就是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拥有的大型计算机,现在都是独立的设备,可以通过某种标准协议,让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通信。”

  “也就是说,在制定相应的标准,对,标准才是最贵的,”

  其实标准不贵,标准之所以贵,是因为标准制定者让它变得昂贵,这正是李毅安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经验,所以一直以来,他都非常喜欢当行业开创者,无它,就是为了制定标准!

  “所有使用这个标准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通信,这是互联网的第一步,也就是“e-,它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机连到了同一个网络。虽然当时的传输速度只有50kbps,但是已经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最终它发展成为民用领域的游乐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进而把人类带进互联网时代。

  南洋完重复类似的道路,只不过走的更早一点,而且也更远一些,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对于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李毅安来说,他至少不需要去猜测互联网是什么东西。

  提出一个构想很容易,但是细化这个构想却有些困难,从傍晚直到深夜,等到李毅安凭着记忆把互相网的概念和一些技术概念给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或许是因为即将一脚踢开互联网的大门,等到忙活之后,李毅安依然感觉有些兴奋,于是便一个人在官邸的花园散起步来。

  “就这样,光纤先等等再说,先用电话线也行,一步步的来,对了,还有个人电脑,这个问题也要解决掉。”

  忙活着这么多,也就是为了上个网,没准将来还有机会在论坛里灌水,在聊天软件里约个网友,面个基呢。

  想到这,李毅安的嘴角上扬,那脸上竟然全都是期待。

  期待的倒不是什么网友啦,面基之类的事情,而是一个更为遥远的未来。

  毕竟,到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那可是一个充满无数可能的未来啊。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